家住的遠,接送不方便,孩子可以選擇住宿嗎?
孩子平時太依賴大人了,自己的內務還不會收拾,怎么辦?
貴校的住宿條件是什么樣的?
住宿生活可以給孩子帶來哪些方面的提高呢?
......
面對家長的種種困惑,今天來給大家一一解答關于青浦平和住宿那些事兒~
1、青浦平和住宿條件怎么樣?
俯瞰校園,造型“8字型”螺旋建筑即為學生宿舍樓。宿舍樓共8層,配備學生宿舍180余間,中小學皆為3人間或4人間,男女生宿室分別分布在“8字型”的兩半邊。宿舍樓設施完備,配有專屬洗衣房、獨立衛生間、淋浴房、電話室等。
除了完備的設施外,每間宿舍也給學生提供了貼心的安全健康管理服務。宿舍樓門口的門禁系統,有效控制人員出入宿舍樓。24小時的生活老師護導、24小時的保安執勤服務和24小時專業校醫服務,讓住宿生活可以成為放心的選擇。
2、住宿生的作息如何?
我們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制定了學生寢室生活作息表,讓小學生有10小時的充足睡眠、初中生9小時的睡眠時間。
3、孩子能在晚自修期間完成學習任務嗎?
放學后,每天18:00開始是晚自修時間(小學生晚自修時間1.5h、初中生2h,其中八年級學生2.5h),由學科老師值班。學生會在晚自修時間內完成當天作業,并開展自主閱讀。我們不鼓勵學生將作業帶回宿舍,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學習,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能力,而晚自習所營造的良好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專注度,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4、晚自修前的空閑時間,住宿生會有哪些活動?
放學后一個半小時的空閑時間,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選擇想要參加的活動。體育館和操場是校園最熱鬧的地方,羽毛球、足球等體育運動成為了學生放學后的熱門項目;圖書館豐富的閱讀資源吸引著熱愛閱讀的同學前往借閱;有的住宿生還選報了諸如橄欖球、“小鐵三”等課后課,利用放學時間加強學習和訓練。每逢佳節,生活部也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制作重陽節桂花糕、包餛飩、做披薩、放風箏、眼保健操比賽、足球賽……這些活動充實了學生在校生活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生活技能、發展興趣愛好提供了有力支持。
5、住宿生有校車嗎?
目前,在青浦范圍內,學校為走讀學生提供了5條校車路線(單程不超過一小時)。為了方便住宿生家長的接送,學校為住宿生開設了2輛直達校車,在浦東世紀大道和徐家匯分別設立站點。
6、住宿對孩子生活習慣養成有哪些幫助?
住宿期間,每天學生都需要自己疊被子、整理柜子、清洗衣物(低年級的學生會由生活老師指導協助),生活部也會定期開展寢室內務大賽、寢室評比等活動,鍛煉學生生活自理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潤物細無聲的養成教育體現在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部在管理學生“衣、食、住、行”中落實養成教育的要求。“著裝禮儀”、“光盤行動”、“用餐禮儀”……生活部設計了豐富的活動和課程,讓孩子在生活點滴中,成為有教養的平和人。
7、住宿生的伙食如何?
每周班主任會將一周菜單通過曉黑板發送給家長,從精心搭配的中餐、西餐、特色餐、面檔到水果和點心,琳瑯滿目的菜品以健康、營養、美味為關鍵詞指引,為在校生提供了豐富的選擇。每天晚自修結束后,餐廳會給住宿生提供點心和牛奶,為他們的成長提供能量。
8、住宿生可以帶零食或者手機來學校嗎?
不可以。根據寢室公約規定,住宿生不能帶零食和手機來學校。我們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菜品和點心,過多的零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另外,自律是使用電子產品的前提,學校已出臺學生手機管理辦法,原則上在教室和宿舍不能使用手機(若教學活動需要可申請使用),幫助孩子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每一位住宿生作為集體中的一員,需要遵守集體的共同規則。住宿生需要學會的不僅是如何獨立生活,更是如何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會在集體中生活。
9、生活老師的配備是什么樣的?
小學每一個班級都配備一位生活班主任,目前的師生比維持在4.5:1。午間,小學生在生活老師護導下圍繞校園散步,若遇雨天則開展室內手工、折紙等活動;傍晚,生活老師會在操場、歡樂島等區域進行安全護導;晚間,生活老師會在宿舍樓內維護秩序,督導同學們的內務及個人衛生情況。
每一位生活老師崗前都通過了嚴格的工作規范及崗位職責的培訓與考核,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生活部每個月定期圍繞崗位要求、日常管理、工作手冊等內容進行專題培訓。
10、住宿那么好,我可以送孩子來住宿么?
選擇住宿,確實可以給家長在接送、陪伴學習減輕了很多壓力,也讓孩子的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生活自理能力等多個方面有很大提高。如此完備的設施、專業的老師、豐富多彩的活動,對于孩子來說是一段非常珍貴有益的成長體驗。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孩子都適合住宿。每一位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擁有不同的個性。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若孩子存在較嚴重的分離焦慮,和家長尚未形成安全的依戀關系,我們并不建議孩子住宿。所以,到底選擇住宿還是走讀,這個問題需要您根據孩子的情況,征求孩子的意見,和孩子共同商量決定。
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上海青浦平和雙語學校公眾號,僅作分享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