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德威國際高中于2012年建校,是德威國際教育集團(Dulwich College International)旗下所管理的系列學校之一。而這些學校都在謹遵德威國際教育集團愿景和使命的基礎之上堅持秉承自己的特色愿景,使命以及價值觀。
學校為14-19歲學生提供既富挑戰性又極具價值、學術嚴謹的純英語授課精英國際高中課程。包括全球認可的IGCSE和A-LEVEL課程。為學生提供充滿支持和關懷的環境,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發掘自身潛力并充滿自信。不僅幫助他們考入適合自己的大學,而且也為他們在畢業后走向社會做好準備。
學院制度傳統
蘇州德威國際高中是第六所加入德威國際教育集團學校的學校,與德威公學聯系緊密,與德威國際教育集團中的其他學校也有著密切的合作。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在尊重愛護、勇于擔當、誠實正直、國際視野、充滿自信、標新立異、合作共贏、換位思考以及精益求精等價值觀的培養。
目前學校有超過750名學生,他們來自6個不同的國家。學校采用學院制,包括范仲淹學院, 格倫維爾學院, 雷利學院以及斯賓塞學院,學生在校期間將會被分配到四個學院之一,學院間也經常有友好競賽活動,學院制有利于學生培養社區醫師以及領導力的提升。
嚴謹治學,創新教育方法
蘇州德威國際高中目前開設有IGCSE和A Level課程,學校治學嚴謹,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求廣度又要求深度,由經驗豐富的老師為學生提供教學指導和幫助。學校特別注重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學生自信流利的使用英語,也為學生提供公眾演講的機會,提規劃生的交流能力。
在學生未來的大學深造規劃上,學校提供專業的團隊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有價值的指導和幫助。
在教學創新上,在“基于證據的教育研究”的引領下,德威國際教育集團在其十所學校開展循證教育,幫助學生在學習和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
師資力量
教師都是根據教學經驗和技巧嚴格挑選而來。所有的外籍教師都具有本科以上學 歷和高中教師資格,并且都有在中國教書的經驗。他們畢業于國外大學, 包括牛津、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伯克利音樂、明尼蘇達、愛丁堡、倫敦國王學院、華威、杜倫、伯明翰、諾丁漢、加州州立理工、中國香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 大學等。學校在2019-2020學年共有119位教職員工,外籍教師占比為89%。教師與學生比例約為1:10。中外教職員工緊密合作,共同努力,在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下,幫助學生不斷進步,實現夢想。
辦學優勢
1. 學生成功率高。蘇州德威的學生在IGCSE與A-Level階段CIE全球統考中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劍橋國際考試委員會(CIE)的IGCSE及 A-Level課程素以高學術質量著稱,不僅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在英美及世界諸多國家的大學也倍受歡迎。
2. 教師量多質優。學校擁有資質精良且經驗豐富的教師,為學生做專業的指導與支持。大多數教師具有多年在中國教學的經驗,部分教師精通中文。
3. 課程廣泛均衡。學生可以選修各種課程,這樣他們在A-Level階段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學生參加劍橋國際考試委員會主辦的CIE全球統考,該考試委員會具有超過25年IGCSE考試和A-Level考試設計與安排的豐富經驗。
4. 英語表達流暢。研究表明,語言能力高低與考試成績密切相關,所以學校特別注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使他們能非常自信流利地使用英語。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還為學生提供美國學術評估考試(ACT, SAT),托福和雅思考試的輔導。
5. 交流技巧嫻熟。與人交往的能力是學生未來成功的關鍵,所以學校為學生提供大量公眾演講、展示成果的機會,培養他們在公開場合發言和表演的能力。
6. 聯課活動豐富。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拓展課外興趣和技能,符合世界大學選擇學生的標準,即學術,全面發展。
7. 集團資源充分。作為德威教育集團的學校之一,蘇州德威的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其他國際學生,與德威在亞洲的其他國際學校及倫敦的創始校德威公學的學生一起參加眾多文體交流活動,共享資源。
8. 個性化規劃指導。學生不僅被國際大學錄取,更重要的是,他們優異的學術水平、獨立的生活能力以及非凡的自信能他們在大學以及更遠的未來取得成功。學校擁有的大學規劃指導團隊,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制全方位個性化的指導與支持。
9、與海外大學合作密切。蘇州德威的學校網絡與的大學及其它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學生可以參加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西北大學、愛爾蘭皇家音樂學院、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和都柏林圣三一學院教授的大師講堂。
招生簡章
招生對象:全國初三至高一學生。
年齡要求:入學前需滿14周歲。
入學要求:必須參加德威入學考試并通過考核。
學期要求:只招收秋季學生,不接收第二學期轉學生。
關于中考:初三學生需提供中考成績,學校將存檔并作為初步英語和數學分班的參考之一。
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下,幫助學生不斷進步,實現夢想。
蘇州德威國際高中報名咨詢、參加入學考試及校園開放日,請撥打電話或在線咨詢,或通過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