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困擾導致總愛大發脾氣;遇到問題無力面對,選擇逃避;自我為中心,不愿與他人分享;膽小、害羞、害怕失敗;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總是欺負其他孩子,愛打人;孩子為什么會有這些表現?并非孩子不聰明,這是孩子的社會情緒能力不佳的表現。
“社會情緒學”,就是幫助孩子解決情緒困擾的一門學科。它幫助孩子培養社會情感能力,俗稱“情商”;
較新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歸諸智商,80%則取決于情商。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而培養情商應從小開始。
10月18日10:00~12:00,在凱萊德國際幼兒日托,我們做了這樣一場關于孩子情緒的課程分享!
《社會情緒學》起源于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學院,李貝貝老師就是這所學校的經濟與心理學學士,是中國首位社會情緒學培訓師。
同時,她對孩子成長階段的心理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曾任職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附屬幼兒園、北京的Kids R Kids,現任凱萊德國際幼兒日托教研總監,并將社會情緒學融入到凱萊德的教學體系中,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情商,獲得幸福的能力。
這種幸福的能力,我們總覺得玄幻,到底應該怎么培養呢?實際上在心理學發展相當成熟的現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教學體系。
在凱萊德國際幼兒日托,從小在融入社會情緒學的教學體系下成長的孩子身上,可以看到臉上溢出的自信和快樂,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實際案例。
社會情緒學,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縮寫為SEL,直譯為社會情感能力學習。
源于何處
社會情緒學始于1987年,由Pamela Seigle發起,是第一批確定社會和情感學習領域(SEL)的目目之一,它仍然是一個創新項目,致力于提供高質量的SEL課程和參與SEL專業發展。
《社會情緒學》為什么重要?
教育的較終目的是要使孩子取得成功和幸福。而情緒意識和自我調節能力將是達到“情緒健康”的有效工具。因此,在美國的許多學校,人們正在開始設立情緒學習方面的課程。
社會情緒學自1987年發展至今,已有300多所學校開始納入學習,200多萬學生,有15000多名教育工作者參與研究和教學。
目前,SEL計劃已經由美國輻射到了包括歐洲、南美洲、北美洲、東南亞地區、大洋洲在內的全球眾多的國家和地區。
《社會情緒學》學什么?
情感學習5項核心技能:自我管理、自我認知、社會認知、人際關系、負責任的決策能力。
讓孩子學什么?社會情緒學習,包括學會如何對社會和情緒信息進行編碼、解讀、推理、表達和調節。SEL所獲得的能力能夠促進學生的學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健康的社會關系……
教育者應該做什么?
1.理解發展階段
¡ 2~3歲的孩子會有的社會情緒表現
¡ 喜歡跟其他孩子一起
¡ 擁抱在哭的伙伴
¡ 要求獨立,開始反抗
¡ 說“請”和“謝謝”可能需要提醒
¡ 開始主動分享玩具
¡ 參與簡單的團隊活動
¡ 在幫助下開始可以輪流
¡ 開始說出一些情緒的名字、并留意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 有固定的伙伴
¡ 對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并表現出來
¡ 情緒變化比較快,可能有攻擊性
¡ 嘗試解決社交問題
2.創建的環境
依戀關系是母親與孩子較重要的親子關系,也是孩子情感建立和形成較開始的地方,依戀關系常見的類型有:安全依戀、回避型依戀、矛盾型依戀、混亂型/排斥型依戀。
我們常常聽說孩子哭鬧的時候, 需要冷處理,其實這是不可取的,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當孩子表達需求的時候,我們及時的給與回應。觀察孩子的需求,給予合適的回應,孩子收到回應,需求被滿足。養成孩子健康的情緒,而不是發展成歇斯里地式的不安全感。
3.支持能力發展
幫助孩子提升自我意識與社會意識
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情緒的發展越來越發雜,父母也要學會根據孩子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對應的變化.
4. 幫助孩子學習表達情緒
理解,同步,表演“Name it to tame it"
用夸張一點的方式,讓孩子更容易識別,用表演的方式將情緒的表達和處理演出來給孩子,幫助孩子學習和表達情緒。
5. 幫助孩子理解和提升人際關系
提供榜樣,引導互動
在幫助孩子的同時,我們大人也需要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緒,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并通過以下一些方法有效的引導孩子進行互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 Being Calm
¡ Problem Solving - Traffic Light
¡ Giving And Receiving Complements
¡ Including One Another
¡ Dangerous And Destructive Behavior
¡ Positive Self-talk
寫在較后
沒人是天生的母親,在為人父母的路.上,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會覺得知識儲備不夠用,不過媽媽們因為更早更快更深入的進入這個角色,在孩子的培養方面其實有更多的沉淀和經驗。
但是在日常孩子的陪伴中,當發現爸爸經驗不夠,或爺爺奶奶的一些知識過的話,我們也很難營造一個統一穩定的環境給孩子,所以我們建議可以帶爸爸或爺爺奶奶一起來參加我們的課程。
社會情緒學是需要整個家庭一起參與的一門學科,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創造一個穩定,安全,積極回應的情緒環境,給孩子幸福人生一個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