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哲
愛哲這一所公園里的學校是如何有機生長的?
歡迎來愛哲一探究竟!
愛哲是一所致力于“愛與智慧”的12年一貫制學校,一個以人的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全人教育體系。
自然優美的環境
學校坐落在朝陽區將府公園內,擁有宜人的戶外活動環境。經過改造后的平房建筑自然雅致,榮獲AEEDA亞洲教育環境設計獎校園建筑設計(改擴建類)銀獎。學生可以近距離感受四季變化、鳥啼蟲鳴,在與大自然的親密互動中舒展身心、強健體魄。
專業有愛的老師
愛哲擁有專兼職教師團隊三十余人,平均教齡10年以上,均是專業超群、經驗豐富又懂孩子的教育人。其中碩博士比例和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的占60%以上,中學部老師均具有雙語教學能力。
面向未來的中國課程
愛哲在小學階段提供高水準的融合課程,在國內課綱基礎上進行大幅拓展,奠定扎實的學術基礎和英文能力,無論在中學階段選擇國內還是國際體系都能有效銜接。中學實行3+2+2培養方案,有班主任+導師+生涯規劃多種方式保障學生的學業、生活與升學得到指導。課程語言逐步從小學中文為主,走向雙語,再到英語為主循序漸進;從分班分級制轉向選課學分制。
深度學習
無論是高標準的基礎課程,還是豐富的選修課和社團課,學生都會獲得大量基于真實問題的項目學習體驗,在探索、合作和創造中提升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愛哲學生在參與國內外數學、物理、科創、辯論、樂隊、藝術和體育的競賽與活動中均有出色表現。
深度關系
愛哲現在師生比1:5.小班額。課堂有大量參與和互動的機會,師生和同學之間關系緊密。在這樣安全和包容的文化里,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砥礪品格。
人文藝術的氛圍
愛哲是一個具有人文關懷和藝術氣息的學校。除了高品質的思辨和藝術課程,師生對音樂與藝術的熱愛體現在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個學校的角落。我們也鼓勵學生從關愛身邊的人、參與公共事務開始,關注真實的社會和世界。
關注人
我們竭力幫助每一個孩子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最終能在復雜多變的未來創造有意義的人生和更美好的世界。
愛哲在探索一種敏捷型、混合式和個性化的未來學校模型,希望構建出適合中國兒童的、可持續發展的融合教育體系,成為創新學校的孵化器。
招生概況
2025-2026學年
小學部:1-5 年級
初中部:6-8 年級
高中部:9、10 年級以及適齡升入愛哲姐妹校加拿大蘇安高級中學(SuOn Academy)、美國領導力學院(American Leadership Academy) 、美國新英格蘭創新學院(New England Innovation Academy)等學校的高中學生。
*目前已開設的各個年級均有少量余位,可接受插 班入學。
入學流程
學費(2025-2026學年)
小學 G1 - G5:13.8 萬元 / 學年
初中 G6 - G8:14.8 萬元 / 學年
愛哲貫通培養方案
愛哲始終將人的可持續發展置于教育的核心,著力把孩子培養成為敏捷的終生學習者。當孩子離開校園(父母的視線)后,他們仍然能自我生長,能在復雜多變的未來找到自己的方向,創造有意義的人生和更美好的世界。
成為敏捷的終生學習者,是一個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和學會做人的過程,最終每個人在追尋自己心中那座“山峰”(PEAK)的過程中成就自我、超越自我。
▲愛哲育人目標
To Understand
知識學習是技能和高階思維形成的基石。在愛哲,知識學習的重點不在于知識點和解題技巧。我們更重視核心概念的理解,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遷移,在深度學習中拓展認知的邊界。
To Do
在學習和生活中發展學生的4C能力:關愛、合作、思辨和創造。超小班額、信任、自主、參與和鼓勵創造的文化,是愛哲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獨特優勢。
To Be
比知識和技能更深層次的是人的自我認知和期許,這是學習的底層力量,也是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在深度學習和在深度關系浸潤的愛哲學生,會擁有更加豐盈堅實的內核,更舒展的生命狀態,更加蓬勃有力量。
學生發展支持體系
升學支持
小學雙出口
|
愛哲在小學階段提供高水準的融合課程。語文和數學在國內課綱基礎上進行大幅拓展,英語對標國際體系。同時學生在豐富的選修課、社團課和實踐活動中會獲得大量真實問題的項目學習體驗,在探索、合作和創造中提升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學生綜合素養高,求知樂學,無論在中學階段選擇國內還是國際體系都能無縫銜接。
|
中學 3+2+2 培養體系 |
愛哲中學分為3個階段,6-8年級為初中,主要進行義務教育階段融合課程學習。9-12年級為高中,其中9-10年級在愛哲北京校區就讀,提供國內外銜接課程,11-12年級在愛哲海外合作高中就讀,獲得海外高中畢業證,并申請國外大學。
|
生涯規劃與升學指導 |
愛哲為中學學生和家長提供生涯規劃課程和一對一生涯規劃咨詢服務。學校也會邀請各行業資深人士、合作院校負責人、高中或大學畢業生與愛哲家庭面對面交流,獲得更多資訊與機會。 |
個人支持
導師制
|
中學實施班主任和導師雙軌管理。在每周固定的導師時間里,導師根據學生情況安排針對性活動,為學生的個人成長提供更個性化的指導。導師和學生在每學年初雙向選擇確定。
|
個人輔導 |
根據具體情況需要,老師可利用自主學習課、大課間或中午時間跟學生進行個別談話與輔導,支持學生在學業和行為方面取得進步。 |
評估體系
評估是學校理念和技術的核心體現。
在愛哲,評估是一個多主體、多緯度、多形式、持續進行的動態過程。評估不是評判,而是診斷、反饋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多緯度評估有助于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形成對自我更積極的認知,對他人更多的接納與欣賞。多元形式的評估,有利于將非智力因素納入到認知過程的管理,促進學生21世紀所需技能的發展。學生參與評估,是提升其自主意識和元認知的重要方式,是“成為敏捷的終生學習者”的開始。
愛哲的評估包括標準化測試的終結性評估;關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發展、綜合素養、情感動機等非智力因素的過程性評估;評價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完成復雜任務的過程及結果的表現性評估;由學生主導、面向家庭成員和教師展示并反思本學期學習成果的一種發展性評估方式的期末答辯;旨在培養學生良好日常習慣和品質的一系列獎懲制度。
課程介紹
▲愛哲課程體系
中文
愛哲的中文課程,從讀寫能力出發,指向理解、思維、審美和表達。
在低齡段,孩子們要精確地掌握漢字的形、聲、義。通過朗讀和閱讀,增加對漢字在不同語境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通過一筆一畫的書寫練習,逐步達到書寫準確和美觀。在整個識字寫字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接觸到大量的繪本、童謠和經典短篇;除了基礎語言要素訓練、還有詩歌創作、故事編繪、演講表達等創造性學習方式。愛哲的老師非常了解低齡段孩子學習的特點,會把基礎讀寫能力拆解為一個個有趣的小任務,孩子們在日積月累中夯實基礎,感受到漢字的美,更自信地邁向獨立閱讀和寫作階段。
在閱讀與寫作部分,我們依托教材的主題單元進行大幅度拓展,深化同類同主題文本的情境。老師會帶領學生梳理文本結構,比較不同文本的特點、提取關鍵信息,理解語言如何服務于表達的目的,為寫作提供更多支架。比如,在學完童話單元后,學生要自己去續編創編童話;在學習關于動植物的科普文本后,學生要撰寫科普短文或演講。
閱讀和寫作實質上從一年級就開啟,思維訓練滲透在讀寫訓練當中。
除了單篇和主題單元文本,整本書閱讀也貫穿始終。整本書閱讀不是泛泛而讀,而是精細且完整地獲得全局的理解,鍛煉學生深度閱讀的理解力和耐力。我們也通過課外推薦讀物和閱讀活動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拓展其閱讀的寬度。
自三年級起愛哲單獨開設詩文進階課,并在中學開設人文專題選修課,涉略古詩文的數量遠超出教材篇目。愛哲通過主題學習的方式把把傳統經典的審美和思想性盡可能帶給我們的孩子。
在愛哲,中文學習的過程是具體的、扎實的,也是充滿想象和挑戰的。它的詩性和思想性會吸引學生們不斷向前,涵養文化底蘊。我們也期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領略到語言與其他學科交匯時產生的深刻、清晰和華美。
詩文進階
詩文課是愛哲學校的一門校本課程。愛哲在一二年級的中文課程中滲透漢字字課學習,從三年級開始單獨開設詩文課程。從語文統編教材中拿出所有的“詩詞”“文言”篇目,并加以整合、補充、深化、拓展;同時吸收更多經典篇目,按主題單元編排,形成了一門融合漢字、文學、歷史、民俗、審美、思想、科學等要素的人文通識課程。這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既有課程進行有機融合的一種嘗試,也更充分地落實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目前,愛哲已編成四個學年共八冊校本教材《木蘭堂.詩文課》,詩詞和文言的學習篇目遠多于相應學段語文統編教材的數量,并且主題式、思辨式的學習讓理解更加深刻,收獲更加豐富。
在初中,愛哲開設“人文專題”選修課,或是以古代材料談人文課題的“思辨文言”,或是精選《論語》《孟子》《世說新語》等典籍的“經典精讀”。
學校還開設了親子共學的線上課外課“詩詞通識”“漢字博物”等課程內容,形成了較為全面以詩文為主體的人文課程體系。
詩文課程自三年級起開設,已編成了四個學年共八冊校本教材《木蘭堂·詩文課》,課內學習的詩詞130首,文言66篇,遠多于相應學段語文教材的詩詞84首和文言17篇。而且,主題單元化、思辨式的學習,能使學習方式更加多元,理解內容更加深刻,學習收獲更加豐富,受到了師生和家長及業界同仁的廣泛好評。
數學
愛哲的數學課程,始于生活,注重表達,目標是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
數學從生活體驗開始,孩子能把數學應用到生活中,就會覺得數學有用、數學好玩。例如三年級的同學為了決定外出研學時要購買什么樣的午餐,自己設計問卷、統計結果,應用他們學到的數學知識把結果制作成圖表。
低年級的同學在數學課堂中,用說、寫、表演、講故事、畫圖的形式表達出他們對數學的理解。高年級的同學以思維導圖、視頻講題等形式梳理知識、總結算理,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進入初中階段,我們側重培養學生用嚴謹的數學語言進行表達、運算、推理和證明。在數學探究活動中,學生體驗并深化從現象、規律到猜想、證明的數學思維方法。
愛哲每年在3月14日舉辦數學嘉年華。在這一天,同學們可以在游戲中充分感受到數學的快樂。
愛哲根據需求開設數學競賽和數學建模選修課,幫助那些有數學特長的孩子走得更遠。愛哲同學在袋鼠數學競賽、美國MC8數學競賽、美國數學大聯盟、澳大利亞數學競賽、滑鐵盧高斯數學競賽、海貍計算思維競賽等國際比賽中屢獲佳績。
英語
愛哲從一年級開始實施英語分層教學,全英文授課。
以國家地理和劍橋系列為核心學習資源,配以分級讀物和題材豐富的圖片視頻資源,愛哲的學生可以在挑戰適恰的課程中持續精進英語能力。愛哲每學年進行兩次MAP測評,學生可以縱向評估自己在過去半年的語言提升,橫向比照美國同齡學生的英語能力。預期小學畢業生可達到相當于歐洲語言共同框架(CEFR)的PET水平,初中畢業生達到相當于CEFR的B2水平,具備使用英語作為信息獲取和工作溝通工具的能力,也能順利銜接海外升高中或大學的學習與生活。
小學的英語啟蒙從繪本閱讀、分級閱讀、聽力積累和拼讀能力訓練開始,并讓學生嘗試日常口語的表達。該階段注重建立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養成英文朗讀和閱讀的習慣。隨著語言的積累,英語學習逐步過渡到章節書閱讀,語法學習循序進入、螺旋上升,學生能進行更多主題和場景的表達,并從整句寫作走向段落寫作。
初中階段,閱讀擴展到經典長篇整本書閱讀,英語教學結合其他學科雙語教學同步開展,閱讀的廣度會顯著提升,同時刻意訓練學生精準、完整地用英語表達復雜思想,發展其批判性思維能力。
英語課堂的教學形式多樣,注重調動多感官的參與、真實語料的使用、同伴之間的互動,以及和真實生活的聯系。每學期都設計了各種不同的項目學習主題,學生需要借助英語不斷推進主題的探究,完成相關任務并最終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除了常規詞匯語法練習和讀寫任務,英語作業還可能包括類似英語配音的互動,輔佐夸張的動作表情,讓學生愛學不累;或者制作圖文并茂的小繪本;或者進行英文采寫和拍攝等。
愛哲持續為學生創造與世界交流的機會,比如與英國姐妹校的書信來往、線上互動;外部合作嘉賓、機構或組織進校的分享活動;寒暑假微留學體驗等。在每學年的國際周,全校師生和家庭都將參與到異彩紛呈的多元文化體驗和展示活動中來,感受英語帶來的文化和思維碰撞。
科學
愛哲的科學課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目標,引導學生研究真實世界,解決真實的科學問題。
在小學階段,科學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1-2年級開設趣味科學實驗課,從好玩有趣的實驗入手,讓學生愛上科學。3-5年級的科學課強調“learn by doing”(做中學),通過動手實驗,學習“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中學階段,科學課更重視科學思維的訓練。6-7年級開設綜合科學課,從真實問題、真實情境出發,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建立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不同學科的內容在其中自然融合。8年級之后,單獨開設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學生可以選擇在自己優勢的方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在教學方式上,我們采用教師導學、動手實驗、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6-8年級授課語言主要是中文,但會廣泛使用英文材料。在保證學習效果的同時,為高中階段的英文科學學習打下基礎。
學校每年秋季舉辦科學周活動,透過科學知識競賽、實驗設計展等形式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體驗研究的基本流程。
人文&社科
人文社科課程生長自愛哲人本、人文的理念和自主、參與的文化。
課程注重取材自真實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關注真實的社會問題、鼓勵學生參與公共事務。我們期待在真實有意義的學習體驗中,煥發人的真情實感,養成求真務實的態度,培養學生參與所在社區和廣泛社會議題的意識和能力。
在小學階段,愛哲通過項目學習、班會、兒童哲學課、議事會、學生法庭、綜合實踐等多種形式的課程和活動,達成道法教育的目標。
到六年級,審辨式思維則成為必修課。學生在該門課程獲得的一般性思維框架和方法論,將在之后的人文社科學習中不斷得到運用。
初中的社會研究課融合了人文地理和道法課的課綱。學生將從個人和社區出發,探究社會和制度的變化,追潮人類文明的起源。學習方式也極為多樣靈活,包括文獻閱讀、課堂討論、社會調查、撰寫報告、模擬聯合國、辯論、社會實踐等形式。
歷史課的目標是涵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厚植家國情懷、培養全球視野。除了必要的歷史專著和文獻閱讀與分析,我們也設計多種表現性任務,如命題演講、歷史劇表演、歷史圖表繪制、海報制作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學生未來在國內還是國外升學,我們相信他們都將從愛哲的人文社科學習中受益,開啟看自己、看世界和看未來的大門,我們也期待他們由此通往自主之路。
思辨與4C教育
愛哲所有的課程注重創造深度學習的體驗,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思維水平,同時開設系列課程與活動,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包括低齡段的兒童哲學探究、小學中高段的思辨讀寫、初中的審辨性思維課程,時事分析、辯論和全齡段進行的期末答辯。
兒童哲學探究
愛哲的兒童哲學探究課程(P4C)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成式課程。在探究過程中,我們也注重培養這四種思維能力(4Cs):關愛、合作、思辨和創新
每一次完整的探究都會從學生的近身體驗開始,生發不同的感受、觀點和問題;在此基礎上提煉選取具有哲思性的“大概念”,學生們圍繞這個概念生成更多問題,進行對話式討論。
在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是對話的促進者,為探究團體營造一個安全且包容的氛圍,鼓勵學生們不僅分享自己的觀點,并能在別人的觀點的基礎上再深入推進討論。
愛哲的兒童哲學探究課,不僅讓學生學會更好的思考與表達,也為師生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以及班級的建設提供了支持。
藝術
藝術課課程內容包括視覺文化、個性表達與創造、藝術批評、藝術史、美學和新技術的應用。
我們不滿足于形式和技法的學習,而是通過具有廣度和深度的課程設計,以及與真實生活體驗和社會變化的密切互動,促進學生的思維、審美和創造性表達。
主題和跨學科探索是藝術課的核心特征。一個適恰的主題可以給學生提供觀察和研究的框架,從而從紛繁的、看似沒有關聯的信息中找到其內在的聯系和意義。從藝術擴展到多學科的知識和探究方法,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興趣和各方面能力,獲得以藝術為核心的、富有意義的整體教育經驗。
G1-2注重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興趣,保護孩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創造力。課程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調動孩子的多感官來感受事物、理解事物,激發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以此建立一個可以發揮個體想象力、創造力和藝術表達的空間。
G3-5注重培養學生通過藝術方式表達對問題理解的意識,把現實問題轉化為藝術探究項目的能力。通過調研、方案設計和模型制作等流程培養學生設計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創作和探究過程中,學生將不斷積累繪畫、裝置藝術、雕塑等藝術創作的經驗。
G6-8注重在主題課程中融入藝術史和美學,提升學生的藝術批判能力;注重藝術與科技的結合,以此呈現對現實問題的理解;培養學生自主創作和個性表達的意識與能力。有興趣在藝術領域深入學習的初中生可通過藝術選修課獲得朝向專業發展所需的指導。
除了大主題課,學生也有機會涉略多樣的專項藝術課:服裝設計、版畫、陶藝、展覽策劃等。部分課程會邀請社會藝術家和機構合作展開。
體育與健康
愛哲擁有宜人的戶外活動環境和濃厚的運動氛圍。
除了每天一節體育課,學生在上午30分鐘大課間和午餐后4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里都可以自主發起或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充分享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學校舉辦的趣味運動會、田徑運動會、乒乓球賽、羽毛球賽、足球賽等不僅有學生參與,也有老師、家長和社區的積極參與。
愛哲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則在國家課程標準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課程經過精心設計以達到專業性、參與性、趣味性和可持續性的高標準。
G1-2開設認知運動課程,也就是“大腦和身體一起練”的體育課。課程通過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方式,在提高學生平衡、速度、協調、靈敏、力量素質的同時,加入口令、形狀、符號、顏色、數字、字母等信息要素,學生要對聽到或看到的各種信息進行快速處理和判斷,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反應力、自我控制力、反應抑制力和工作記憶等認知執行功能。孩子的身體運動功能和認知情感功能會逐步平衡和提升。
G3-5課程以運動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在積極、快樂、和諧的運動氛圍和運動環境中學習各項運動技能,保持活躍的創造力;同時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
G6-8課程更關注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基本運動能力,掌握多種體育活動和項目的專項能力。
在國家課程之余,學生有機會接觸多種體育項目,在廣泛的探索后逐步確定自己有優勢的項目進行專項練習。為此,學校開設了多種體育選修課、體育社團和課外體育課,比如跳皮筋、輪滑、網球、飛盤、跑酷、跆拳道、足球、籃球、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此外,學校開設了中考方向的體育選修課,為學生的體育過程性評測提供支持。
愛哲團隊
愛哲專兼職老師三十余人,教齡最少5年以上,平均教齡10年以上,均是專業超群、經驗豐富又懂孩子的教育人。其中碩博士比例占60%,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的占50%,中學部老師均具有雙語教學能力。
這是一群善于學習和反思,愿意持續努力追求更理想教育的老師,也是一群博學多才、真實有趣的斜杠青年。除了擔任學科老師、班主任和導師工作外,愛哲老師也充分發揮“斜杠”的優勢,成立教師自組織,推動自發項目;為學生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和杜團課;在大課間和午間時間組織各種活動。在這所小而美的學校里,師生之間互動綿密,校園文化生機勃勃,老師能看見每一個孩子,發現孩子更多的可能性,竭力幫助每一個孩子成長。
愛哲老師也在"成為敏捷的終生學習者"的路上。老師的創新能力始于對真實問題的捕捉,以及面對真實的自己、突破自己的勇氣。核心路徑是在日常工作持續進行研究﹣實踐﹣反思﹣迭代的閉環,精進專業能力。這是一個不斷確認自我和信念的過程,也是一個追求身心完整和知行合一的過程。
愛哲的教研以學科和學生兩條線進行,每周有固定教研時間研討學科教學和學生發展問題。每學期,學校也會邀請校外專家入校指導、派送老師外出參訪參會聽課、組織主題工作坊或線上學習,學習同行優秀經驗,了解世界前沿教育動態。
除了專兼職老師,愛哲也邀請各行業專家名家進校課堂;與行業頭部機構合作,設計跨學科課程,支持學生參與辯論、科創、設計、藝術類賽事或展示,為學生提供更多社會化學習體驗。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
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
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