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文集
趙慧斌
?成都石室天府中學國際部日語教學主管
?山東大學日語專業學士,日本創價大學日本語教育專業碩士。
?獲得日本語能力考試N1滿分成績,日語專業八級。
?師從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日本學研究院日語被動句研究專家川村大教授。
?連續2年日本創價大學外國人學生學費減免獎學金,獲得牧口記念教育基金會留學生獎學金。碩士論文入選創價大學紀要論文集。
?于日語研究和教學領域深耕近10年,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留學經歷做到了對日本本土語言教學方式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國內學生的因材施教。在堅持國際化教學的道路上,力圖在國內階段實現和目標留學國家教學理念上的接軌,尊重傳統的同時,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體會到基于國外學術研究成果的教學方式。
有關趙老師與日語的一切
如果讓我聊一下日語的學習和教學,我可能會喋喋不休地大談特談幾個小時;而讓我向所有的讀者朋友介紹一下自己,除了自己簡歷上的那些經歷,我還一時不知道怎么開口了。思前想后,我決定從幾個關鍵字入手:
日語學習、N1滿分、日語研究、日本生活、日語教學、行業現狀。
未來的一系列專題文章,也都會圍繞這幾個關鍵字逐漸展開,全方面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現給大家,供大家批評指正。
今天的內容,就請允許我從自己個人的日語學習經歷,簡單地把自己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日語學習
我的學習經歷可能和大多數日語教師不大一樣。我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大部分省會城市一樣,石家莊有著屬于自己的全國第 一批外國語學校。和現如今雨后春筍一般的外國語學校不同,當年全國只有少數幾所外國語學校有著送學生到牛校外國語專業的資格。而我就是這些“幸運兒”其中之一,相對輕松地進入了現如今被稱為“雙一 流”的大學之中。
這樣的外國語學校,是真正的“外國語”學校,而不是現如今只在外語中開設英語科目的學校。我國幾十年前就在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中設置了日語和俄語,又在近年增設了德語、法語、以及西班牙語的課程標準,推廣多語種教學。
所以我能夠有這樣的入學機會,其實也僅僅是因為在初中階段有著可以將日語作為第 一外語學習的機會,被我把握住了而已。從此就走上了這條與日語難解難分的道路。
回想起我日語的啟蒙老師,現在看來,她可能只是一位剛剛畢業的日語本科生,既沒有什么教學經驗,日語水平也沒有理想中的高度,對教學也沒有什么熱情(我們一度懷疑她是被家里逼著來學校上班的),最終也確實因為不喜歡這份工作在幾年后離職了。
所以雖然我學習開始得早,但因為課標要求極低,課程進度極慢,教學方式老舊,一切以考試為中心而非以語言為中心,正常最多三四年的課程被拉伸到五六年,橫跨了初中和高中,再加上老師的不專業,現在回頭看來其實我還是浪費了一些時間的。
這一點也在大學里的學習中得到驗證。我入學的時候基本就已經是其它同學畢業的水平了,所以對日語學習并不是特別的感興趣,精力都放在了別的事情上。隨著其他同學學習程度不斷加深,以及諸如日本文學、商務日語等我不曾接觸過的領域的課程展開,我漸漸喪失了“起跑線“的優勢。
一切的轉機都在畢業后。人生在迷失方向時總會試圖抓住任何一根手邊的稻草,而這根稻草對我而言就是日語教學。雖然我有著接近十年的日語學習經歷,但是不曾在日本生活過成為了我一大短板,一切的知識都來自課本,而非現實。這也成為了我的一塊心病。所以在作為日語老師活躍了幾年以后,認為自己的水平遠超同行業老師,自己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我當即決定準備到日本留學,繼續深造。
所謂人外有人,雖然我在日本讀碩的幾年里也是同期里優異的學生(也許沒有之一),但隨著眼界的打開,我發現在日語其它專業領域的欠缺、距離學長學姐的差距,是令人無比震驚地大。我第 一次在日語方面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意識到了什么是知識的海洋,也意識到了自己在其中的渺小。經歷過一段心情的低谷期之后,我最終還是通過不斷學習來重新樹立起了對自己的自信。碩士畢業后,我毅然選擇了回國繼續擔任一名日語教師。
然而一切就像一個圈,似乎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
要么選擇回到自己曾經的圈子,進入商業化培訓機構,身邊全是水平堪憂但因為有著幾年教學經驗就對自己有著過高評價的同行老師(確實有著我當年的影子);要么就選擇進入與我學術理念有出入的一些初高中學校里,單純進行“刷分式”的教學。
轉折再一次來得突然。
回歸語言本質,不忘初心
石室天府中學國際部向我伸出了橄欖枝。在這樣的一個教學環境里,我可以使用經過無數實驗和理論驗證過的直接法(DirectMethod)教學方式,實現在國內環境中盡可能地打造與日本當地相同的語言學習環境,不再因分數至上而犧牲口語、犧牲寫作、犧牲語境理解等非語言信息,犧牲太多的一切。
為什么我一再強調不再分數至上。因為和傳統教育不同,出國留學是需要在目標國家長期生活的,語言能力是一位的,用來解決生活和學習各方面的問題。而日語又和英語不同,日語能力考試不像托福雅思考試,有著極多考生和高昂的考試費用來支撐聽、說、讀、寫全方面考察。日語能力考試的形式只有選擇題,而內容也只有筆試和聽力,不包括口語和寫作。所以在市場營銷的裹挾之下,消費者的“分數至上”思想被進一步加強,通過精妙的“考試技巧”可以投機取巧地獲得不錯的考試分數,從而實現短期的利益實現(滿足大學錄取至低要求)。我之所以這么了解,是因為我曾經就是這領域的一把好手,無數學生經過短期培訓都被我培訓出了一身應試技巧,短期獲得了高分。
然而在日本生活過的都知道,這種投機取巧在課業壓力下會暴露得一覽無遺。這種經歷同時也包括我自己。在體驗過這種口語能力低下、被比自己小10歲的學弟學妹鄙夷的經歷后,再結合受到恩師的諄諄教誨,認真學習過語言教育相關知識后,我自幡然悔悟。
回國后,不管是和商業機構還是大學的外教交流,我都獲得了口語比較自然的評價。這樣的評價也給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同時我也憑借我扎實的學識,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吸引了200多名日語教師每日分享教學中的問題一起討論(雖然主要是我來答疑和分享資料、分享經驗),同樣獲得了較高的人氣和評價,結交了非常多的同行友人。
所以在現在的授課過程中,我一再向學生們強調,分數只是一部分,語言能力同樣非常重要。分數不能傳達你的思想,只有語言可以。也希望各位家長、同事、朋友同樣能夠理解這一點。
回歸語言本質,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