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您認為中外教育各自的特色是什么?差別在哪里?中外教育融合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學校該如何實施?
國際是我們所處的時代,我們常說中國的全球化和全球化中的中國,我們的孩子都在追求國際化的視野和全球勝任力。萊克頓的學子能夠走出去,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安居樂業;也可以回得來,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力量,讓世界了解中國,欣賞中國。
在萊克頓,我們在中國教育的基礎上,實施國際化的教學方式,比如說圓桌教學法和項目制教學。我們秉承多元評價體系,多一把尺子標準就是多一位優異的學生。再以體育為例,國內教育現在大力提倡青少年的體育活動,注重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這點與國際教育很有相通之處。體育是萊克頓全人教育的特色,體育運動不僅僅是鍛煉,更多的是體育精神。萊克頓的體育教育不僅是給孩子運動和放松,而是讓每一個孩子在遇到高壓、困難的情況下不放棄,堅持不懈并找到自我。同時,萊克頓通過體育教育來形成社區,幫助孩子們在課堂外加強交流,形成社交紐帶,變得更加團結。
Q2、目前國外留學大環境千變萬化,讓很多家長猶豫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對此您的建議是?
從今年的出國人數來看,基本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數量,且近兩年國外牛校收到的申請數量不減反增。2021年國家教育部對于留學提出的新政策是“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各大城市,尤其在一線城市都在不斷出臺各類利好留學生回國的政策。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愈發明顯的當下,跨文化溝通能力、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于世界認識的深度與廣度將成為提升職場競爭力的有力支撐。而出國留學恰恰可以鍛煉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學生們拿到國外院校的錄取,僅僅只是留學的起點而非終點。提前的規劃不僅僅是各類考試,更是需要學生提前去了解、適應國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環境,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到達國外大學的時候,能夠很自然地與之銜接,從成功留學走向留學成功。在高中階段就讀國際學校便成了一種非常好的選擇方式。在萊克頓,學生除了可以充分使用軟硬件設施、全英文的學習環境以及國際課程體系,同時也在培養自我學習能力,自我規劃能力,獨特的個性,以勝任未來在海外學校的學習與生活。
Q3、據悉,重慶是萊克頓教育集團在國內建立的第二所海外分校的選址,您能說一下為什么會選擇在重慶嗎?
上海萊克頓于2018年9月份開學,我們A Level考試A*到A的比例達到了77%,第 一屆畢業生全部去往世界百強大學。我們的辦學團隊覺得可以把這樣一種中西融合教育的成功經驗復制到中國其他的地方。
那么正當我們有這樣一個想法的時候,我們與中冶置業重慶公司進行了接觸,中冶在鐵山坪國家森林公園有這樣一個非常美麗的場地,能夠讓我們在一座森林當中去創辦一所具有非常強烈英國元素的學校,因為英國萊克頓也在森林之中。近年來,重慶不斷提升開放環境和國際化程度,我們對重慶進行了非常細致的市場調研,并且有信心像萊克頓這樣的國際學??梢詽M足重慶對于全球勝任力人才的培養需求。
重慶萊克頓的創校師生比例預計將達到1:3。我們對師資團隊的選聘標準和要求,面試和考核流程都非常嚴格。大部分老師具有碩士學歷,也不乏有科研經歷的博士,外教平均教齡12年。目前已經確定8位教師團隊成員,包括兩位校長ClemParrish先生和SarahEzdani女士。
Clem先生是上海萊克頓學校的校長,并且擔任重慶萊克頓的總校長。Clem校長在教育領域深耕多年,培養出眾多進入包括牛津、劍橋在內的高等學府的孩子。Sarah女士擔任重慶萊克頓的學術校長,她曾任上海萊克頓學校的學術總監與助理校長,并在2021年獲得了全球牛津考試局的杰出教師獎。Sarah與Clem同為上海萊克頓學校創校團隊的核心成員。從上海萊克頓委派校長到重慶,展現了萊克頓全球學校網絡的強鏈接,彰顯了萊克頓教育基因在重慶的延續。
Q5、重慶萊克頓在培養學生方面的愿景是什么?
萊克頓持續貫徹精英教育和全人培養。我們為學生提供非常豐富的IGCSE和A Level課程選擇,體育運動、拓展實踐、國際競賽等。英國、上海和重慶萊克頓的學生會互相交流、研討、促進彼此的發展。學生可以去探索自己的學習興趣,發掘自己的特長,真正了解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此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為每一位孩子的天賦喝彩”,這是每一個萊克頓人都銘記于心的一句話。我們把對人的關注和尊重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和歸宿,讓學生以“每一位”的方式走進我們的視野和培養體系。我們的畢業生,在藝術、音樂、設計、航天航空、電子電氣、教育、法律等領域中繼續深造,作為辦學方,我們很高興看到他們真正的找尋到自身內在的天賦和能力,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Q6、很多家長都會面臨為孩子擇校的問題?您認為擇校最關鍵的問題是哪些?有哪些好的建議給到家長?
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對于學校的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學術和課外活動資源,教學質量、學校規模、學校師資、學校設施和環境等都會有一個調研。也需要與孩子做好溝通,讓孩子也要參與并充分了解。
有些家長和孩子以為國際學校會很輕松,其實不然。要想取得好成績都需要努力,萊克頓向來重視學術教育,視學術為立校根本。而且萊克頓學生需要參加體育運動、社會實踐、拓展課程、音樂藝術活動等,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非常忙的,但是他們忙得會有方向感和目標感。
國際教育應該是一個主動的選擇,而不是被動的。國際教育更多的是給到孩子不同的文化環境,語言環境和教學環境,如果國際教育能夠賦能于孩子的優勢,孩子未來職業方向偏國際化,或者家庭有國際發展的規劃,那么國際教育是適合的。
Q7、可以介紹一下與英國萊克頓合作的原因嗎?
英國萊克頓在中國落地的故事起源于一位英國萊克頓的校友——羊曦先生。羊曦是重慶萊克頓的理事會主席。羊曦不僅是英國萊克頓第 一位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也是英國萊克頓第 一位外籍學生會主席。2016年,萊克頓的校董會聯系到羊曦,希望他能幫助萊克頓海外建校。經過慎重思考,羊曦接受了邀請,他辭去了畢馬威倫敦辦公室管理咨詢的職務,把萊克頓帶回了自己的祖國。
英國萊克頓始建于1708年,歷經三百多年傳承,在理事會運營管理機制下教學教研,全人教育、寄宿制、學生關愛和品格培養上積累了很多成功實踐經驗,我們積極采納和運用。同時,我們堅持以強大的文化自信辦學,基于英國校董們對中國文化的尊重,萊克頓放手把中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合進中國教學體系中,確立了“延續英國傳統、秉持中國初心、拓寬國際視野”的育人理念,集中西之精華,給我們孩子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