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6日-29日,青島嶗山金家嶺學校迎來了首屆國際教育高階對話周。在為期四天的活動里,我們和卓越學生群體、教師群體共赴金嶺之約,探尋國際教育之路,以夢想為牽引,以對話為契機,創建與世界對話的舞臺。
舞臺一 | 卓越學生聯盟 - 博眾家之所長,集群英之薈萃
本次國際教育高階對話周活動開幕當天,我們發起并成立了“卓越學生聯盟”組織。聯盟成員不僅有金家嶺學校一眾優秀的金小嶺們,也囊括了眾多來自世界的學長學姐們。我們希望通過成立“卓越學生聯盟”,博眾家之所長,集群英之薈萃,為孩子們提供一個發揮才華的平臺,也為未來想要加入聯盟的孩子們提供一個優秀的團隊歸屬。
活動現場公布了首屆“卓越學生聯盟”名單,并為來自劍橋、帝國理工、倫敦政經和金家嶺學校的卓越學子們頒發了“卓越學生”勛章。
之后,卓越學生聯盟成員里來自世界的學長學姐們,傾情獻上了一出“留學大戲”:到底為何要出國讀書?如何準備各種出國考試和材料?國外的真實生活是什么樣的?…… 來自世界的學長學姐們帶著自己“過來人“的經驗和故事,就出國留學種種相關的問題為大家做了精彩分享,并回答了大家的提問,為在座心懷留學夢的孩子及家庭,詮釋了如何身在中國也能面向世界,鋪設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
舞臺二 | 國際課程-數學之舞
作為一門國內和國際方向課程都會包含的學科,數學往往會讓孩子們覺得充滿挑戰,甚至有些望而卻步。數學確實是神奇的,她可以使人眉頭緊鎖,寢食難安,也可以使人茅塞頓開,欣喜若狂。她可以是復雜的,同時也是單純的。她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國際周活動的第二天,到場的孩子們就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數學國際課程公開課。
屏幕上高中難度的眼花繚亂的英語題目和公式,讓剛剛上初中的孩子們都有些面面相覷。而反觀我們邀請的老師——一位畢業于麻省理工的博士后,同時也是一位國際課程特級教師,卻一臉輕松地向孩子們,上完這節課,大家都會變成數學“天才”。
隨著老師將原本復雜的題目漸漸展開、簡化并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孩子們共同協作,不僅成功翻譯出了題目,還通過自己的思考,一步步掌握了原本從沒學過的數學概念。數學,尤其是用英語學數學,對孩子們來說不再像深淵一樣不想去觸碰,而是充滿了意外與驚喜。成功挑戰了遠高于自己目前所學知識水平的數學思維難題,讓孩子們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了自信與肯定。
其實,注重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和自主思考、真正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也正是國際課程中的數學所注重和追求的。數學不該是只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的學科,也不該是與生活和實踐脫節的學科。只有在過程中讓孩子們感受到數學的“接地氣”,以及挑戰自己思維的樂趣,才能讓孩子們愛上數學,與數學共舞。
舞臺三 | 出國英語-走進雅思
去往一個陌生的國家求學和生活,語言通常是我們會面臨的較大挑戰。作為世界上使用較廣泛的語言之一,英語為我們打開了與不同文化交流的大門。沒有這扇門,留學也就失去了工具和載體。面對眾多對英語水平能力考試——諸如雅思和托福——還不甚了解的孩子及家庭,在國際周活動開展的第三天,我們直接邀請到了雅思考官,帶領大家一起揭開雅思神秘的面紗。
考官老師除了帶來精彩的分享,還現場邀請孩子們上臺參加了一次模擬雅思口語考試。在臺上,孩子們從較開始的略微緊張和無話可說,慢慢變得侃侃而談,躍躍欲試。一個個豐富多彩的口語考試主題,小到個人的興趣愛好,大到社會現象,吸引孩子們放飛自我,各抒己見。雅思考試,在從沒有接觸過這個領域的孩子們眼里,也變得更加具象化。
語言學習,靠的是日積月累,而非一日之功。此次走進雅思的舞臺,希望為想要出國留學的孩子們點亮英語學習道路上的一盞燈,讓他們找到自己的方向,不僅把語言當做一種溝通的工具,更要當成一種文化去學習和感受。
舞臺四 | 留學規劃-打造你的專屬舞臺
“規劃指導”這個詞,在很多人的眼里,或許就是在畢業的較后一年,開始準備考試、文書、推薦信等等材料這個過程的代名詞。其實,在系統的國際教育中,規劃指導往往是第一件而不是較后一件孩子們要開始接觸的事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國際課程?如何挑選和了解自己心儀的世界高校?如何豐富自己的簡歷?如何合理安排好自己參加各種活動、競賽的時間?……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孩子們在國際課程較初就需專業老師幫助進行規劃的。
在國際周活動的較后一天,我們邀請了規劃指導顧問,為大家解讀規劃指導的秘籍。老師用精彩的分享帶領大家了解了英國、美國、加拿大三個國家的大學申請要求、時間線及流程。每個孩子的經歷都不盡相同,在金家嶺學校,我們希望能夠把規劃指導的工作前置到孩子們入學的那一刻開始,以孩子們為主導,制定個性化的留學規劃,鼓勵孩子們用未來幾年的時間充分準備和打磨,挖掘自己、認識自己,打造自己的專屬舞臺。
落幕
本屆國際教育高階對話周,雖已完美落幕,但孩子們的夢想才剛剛發芽,在新的旅程上才剛剛邁出腳步。未來,希望孩子們在國際教育的道路上,將夢想作橋梁,以世界為舞臺,一起秉承“非常理想,特別現實”的理念,堅持“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眼光,做具有中國情懷、全球視野的卓越人才。
我們明年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