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的老師。”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是的,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它對孩子的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
今年寒假,我們的姐妹學校上海閔行區諾德安達雙語學校5年級的詹恒之同學參加RoboRAVE國際機器人大賽亞洲公開賽,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讓我們來看看STEAM老師Focus給他的評語吧:祝賀Gordon同學在機器人比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這與他平時在STEAM課堂上的學習表現密不可分。以“邂蟹農”為代表的學校STEAM特色項目課程以充足的課堂時間為,給孩子們提供了自主設計和動手實踐的機會。而Gordon在這些項目上的濃厚興趣,幫助他能夠在STEAM團隊教師的指導下,在發展計劃、選材、動手等基本實踐技能的同時,也提升了他的溝通交流、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在項目中的決斷和領導力。
關于比賽
- 比賽介紹
RoboRAVE是一項由Intel公司主要贊助和支持的國際機器人競賽,它已經在美國有15年的歷史,每年吸引上萬名學生參加。目前,除美國本土學生外,中國、法國、西班牙、日本、哥倫比亞、墨西哥、捷克、印度等十余個國家的學生也已經參與其中。
- 比賽內容
創新賽要求參賽者設計、搭建任意類別的自主或遙控的機器人,幫助人類或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并向評委和大眾展示出來。
- 規則和評分
參賽隊伍使用的器材種類和平臺不限,并在現場向評委演示自己的創客作品并完成答辯。比賽結果由評委分數和現場投票兩部分組成。可以準備傳單、易拉寶、PPT等輔助手段。
Gordon同學賽后的回憶日記充分展示出他對機器人的熱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比賽經歷
第一天比賽,乘著大巴去往比賽地點—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根據上海選拔賽來的經驗,我就總結出來了5個字:拉票要積極!不然前期不拉票,后期兩行淚啊。我先介紹一下我們親愛的組員:我們的程序員——衡藝軒; 我們的隊長——楊之恒;我——搭建手;大副,資源提供者——胡漢華。
我們的機器叫做“賽車游戲”。我們把一般傷害眼睛的手機游戲改編成一個機械版的,所以這樣可以讓小朋友們又保護眼睛又開心。我們的程序可以讓賽車游戲變檔速,剎車、開動……所以它繼承了電子屏幕的效果又融入了真實特效。想要玩,那就得先踩油門(綠),然后履帶會開始轉動,你要做的就是躲避障礙物。想要調到二檔速,你需要先踩剎車調到二檔,再踩油門即可,三檔如上。
我們的機器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歡迎,心情好極了。過了不多久,裁判就來欣賞我們的作品了。我們邊介紹邊演示給裁判看,“請問你們的機器有什么對別人的幫助嗎?”裁判親切的問道。“我們的機器是在普通游戲機上做了改進,使玩游戲不再傷害眼睛。”我胸有成竹的回答道。裁判點了點頭,露出欣賞的表情。中飯過后,我們發現機器有些損壞,電池不翼而飛,我們的程序員仔細排查了程序,發現了程序問題的倪端,排除了問題。另外我們還遇到了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變速的檔位桿它的難度很高,因為它需要檢測四個速度,我們之后就安裝了一個陀螺儀來檢測檔位。
第二天,我們隊一早就起了,速速趕去了比賽場地,“我們只有一早上的比賽時間。”我自言自語道。一早上的奮斗,又介紹又演示。“加把勁,就算較后一秒鐘也打起精神來!”我默默給自己鼓氣。我和隊友坐在看臺上看頒獎,心里非常緊張。“什么時候才能到我們啊?”“快了快了。”突然,隊長叫我們:“快點快點,我們得獎啦!”我心里的石頭落了地。我的身邊響起了歌聲,快樂的歌聲。兩天的比賽就貴在堅持,我覺得努力就會有收獲。
堅信每個孩子都有無限潛能是培養興趣的基礎。在諾德安達學校,我們的老師堅信每個孩子都有可能獲得成功,他們給與每個孩子特別的關注,有針對性的引導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鼓勵孩子們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在課堂內外給孩子們的興趣“澆水”“施肥”,幫助他們茁壯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