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懷特學校課程由合作雙方根據培養目標、學生發展需求共同設置,保留中國核心課程(語文、歷史、地理、政治)和優勢課程(數學),引進國際教育 (IB)的先進理念、課程框架、教學和評價方式,以及德懷特學校實施IB課程的豐富經驗和校本特色,構建“中西融合、優勢互補”的適合中國學生學習 IBDP項目的完整課程體系。 課程框架
涵蓋六大學科領域,包括語言與文學研究、語言習得、個體與社會、科學、數學、藝術,每一學科領域均開設多門課程,每門課程均設置高級水平和標準水平,滿足不同志趣、不同潛質、不同能力水準的學生學習需求。11-12年級開設IBDP 三門核心課程:認識論、專題論文、創新行動服務。
特色課程 商務管理、經濟、心理學、戲劇、視覺藝術、STEAM課程等。 課外活動 微電影、攝影、戲劇、民樂、合唱、樂團、籃球、瑜伽、戶外運動、新聞傳媒、烹飪、飛盤、美式橄欖球等。
規劃指導 學校設立規劃指導顧問,與德懷特學校規劃指導團隊一起,從10年級開始開設規劃講座,進行“一對一”規劃指導面談,幫助學生和家長了解申請國外大學流程,以及適合的大學及專業,制定個人規劃及生涯發展規劃,與國外大學建立良好的信任與互訪關系。
授課語言 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的授課語言為漢語,其他課程為英語授課或雙語授課。
中西融合:中美共同性大于分歧
作為一個在美式精英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人,龍梅從小熏陶在美式學校強調的自律、追求卓越下。她也發現中美間的共通性有可能甚至大于分歧:
“中西方教育共通性很強,從教學、管理、師訓等,都在追求同一種方法。就拿教學來說,以七寶中學為例,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優勢有兩點:一是老師和學生高密度高強度的投入,二是老師提出的要求清晰度非常高,質量很有效。這其實跟IBDP對學生的要求極其相似:
IB是目前較有體系的課程,從審核、評估到考核,都有一整套的清晰的流程。跟之前學生在公立的考試不一樣,IB考試得把前20個月學習的內容進行整合性的考試,你不可能只以刷題的方式應對IB考試,因為不僅只是寫作的要求,數學、經濟都要寫論文,而且每一門學科都有內部評估。這些評價標準和體系是很清楚的。
短短4年時間,中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中美合作高中,“中國的傳統公立教育”與“美國私立精英教育”的融合體——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以下簡稱“七德”),用數據和口碑證明了中美教育在高中階段初試水的成功,殺出重圍成為上海國際化高中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規劃上
每屆均有畢業生進入藤校(布朗大學);超過10人次進入TOP20大學;90%以上拿到了至少一個全美排名前50的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藝術院校、英國排名前20大學、加拿大排名前5大學、澳大利亞排名前3大學的錄取;
課程上
是上海第一所中美合作的高中,開設IB課程。IB報考人數堪稱上海較多。2017年136個學生中123個考了全科,平均分高達35分;
招生上
每年報考人數2000人以上,報錄比低于10%。學生普遍以體制內“學霸”為主,2018年錄取學生中考平均分達到580分,比上海實驗性高中的分數線530分高出近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