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課堂里,每一粒思維的種子都在舒展枝芽。本周,北京新學道青年教師以“跨學科·深融合·真生長”為主題,開展了一場教育理念的生動實踐。讓我們透過課堂切片,感受每一個生命的精彩綻放。
語文課堂:在文化基因里培植精神根系
二年級師慧杰老師的《千人糕》課堂上,孩子們通過解碼“勞動協作”的密碼,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學會了感恩他人的付出;三年級王臻老師的《守株待兔》寓言故事,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去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五年級弓曉慧老師的《青山處處埋忠骨》,帶領孩子們透過歷史資料包與影視片段的交織,在深度閱讀中,讓家國情懷自然生長。三堂課形成螺旋上升的人文素養培養鏈。
數學王國:讓空間思維看得見摸得著
一年級馮變杰老師的《解決問題》課堂,變身生活劇場,孩子們舉著自己親手繪制的不同形狀的扇子展開數學討論解決問題;五年級王麗娜老師講解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和孩子們同組學習小組,讓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觸摸的創意作品,讓數學思維在指尖流動。
英語天地:架設通向世界的語言階梯
二年級逯曉慧老師帶領孩子們走進《Peter and Wolf》,三年級杜磊老師和孩子一起創編英語戲劇《A bad cold》,四年級崔密偉老師用純正的英語全英文教學帶領孩子們走進《Nasreddin》,李丹老師一首旋律優美的英文歌曲《five hundred miles》讓孩子們入情入境,六年級閆雨萍老師的《Breakfast or lunch》貼近生活,一起與孩子們深度共讀,構建“雙語雙文化”浸潤場域。讓語言學習充滿驚喜,讓學生的跨文化理解更加生動深刻。
教研活動:聚焦核心素養,賦能高效課堂
青年成長課的研討如火如荼,學部以“聚焦核心素養,賦能高效課堂”為指引,成功舉辦了語文、數學、英語三大學科的教研活動,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注入了新的活力。英語教研特邀劉博士帶來專題講座,他結合自身深厚的學術底蘊與實踐經驗,從語言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維訓練及學科融合路徑等多維度進行了深度剖析,激發了教師們的教學創新靈感。語文組聚焦學生特點,深化了“學生為本、素養為綱”的教育理念;數學組則圍繞“問題驅動式課堂與高階思維培養”展開了深入探討,通過課例分析、集體備課等形式實現了資源共享與策略優化。
學部始終將教研視為教學質量提升的核心動力。此次系列活動不僅進一步錘煉了教師團隊的專業素養,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展望未來,繼續搭建多元化的教研平臺,為孩子們打造更加優質、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
“真正的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教育的美好,在于看見每個孩子獨特的生長姿態。北京新學道臨川學校國際部小學將用心守護每一株幼苗按照自己的節律,綻放出生命最本真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