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遠播教育舉辦的2020IEIC國際教育創新在線峰會•北京站,今日在線上完美開幕!
本次峰會的直播間匯集了包括:
教育專家陳默女士、心理學博士張怡筠女士、北外國際課程中心曹文教授、海淀凱文馬德玲副校長、中育貝拉田敏校長、諾德安達鐵艷校長、清華附中國際王實先生、北外國際高中名譽校長劉杰、清華志清吳樹珊校長、提雅學園鄭方圓招生官等諸多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大咖。
諸位嘉賓大咖針對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各階段的備考、規劃、培養方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分享,為直播間的觀眾們帶來了一場教育知識的盛宴。
在峰會中,
北外國際高中的名譽校長劉杰在直播間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留學成功的基本》的演講,數千名學生家長在直播間積極互動,表示收獲頗豐。下面阿擇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內容:

▲嘉賓在直播間做分享
主講嘉賓

劉杰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高中名譽校長
●曾任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出國留學培訓基地主任
●原北京外國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
●北外留學基地奠基人
演講內容
今天,劉杰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5點,相信這也是很多學生家長所關心的話題——
第一、家長選擇出國留學教育機構的關注點
第二、成功留學≠留學成功
第三、成功留學的背后
第四、人才的培養≠人的培養
第五、留學成功的基本
那么關于這些話題,我們來看看詳細解答~
01 家長選擇出國留學教育機構的關注點
這里是IEIC國際教育創新在線峰會。我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朝陽雙語學校名譽校長劉杰。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留學的知識。我分享的第一主題是:家長選擇出國留學教育機構的關注點。

第一,關于課程
一般來說國際課程現在分四大類:
第一類,
A-Level課程。這個課程只適合英聯邦國家,它是由英國政府主導的統一的課程。也就是說英國的孩子們通過這個考試,來選擇學校。
第二類,美加課程。加拿大的課程是按省來劃分的,比如BC省的課程,多倫多省的課程,它是以省為單位,省與省之間的課程標準不完全一樣。
美國的課程更隨意,因為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家,所以他的課程是以學校為主的,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課堂。美國聯邦政府是沒有教育部的。如果說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怎么說,這個是一個外行的話。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美國課程的縮寫,大家看不明白,因為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縮寫,所以大家不要去糾結這個問題。
第三類,
AP課程。它是幫助學生提高背景的課程。也就是說高中畢業了以后,假如有能力,去學習
AP課程,得分在4分以上,申請院校的時候可以加分,這是在美國大學才有效的課程。
但是這個課程對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來說,可能就有一些困難,又要學校的標準課程,再要學AP的課程,兩套課程一塊來學,有些學生就承受不了。
第四類,語言課程。語言課程大家比較熟悉的,有雅思課程、有托福課程等等,這就是語言課程。假如一個學習中心或者一個學校,如果把語言課程放在一個首位,他不是一個標準的國際型的學校。
第二,關于校園
這里,我們家長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把外在的物質條件看得很重的話,有可能會分散你們對學術方面的關注??匆粋€學校,要看它的校園環境,但這不是的標準。一般來說,校園可以滿足學生的日常的學習生活就可以了。
第三,關于教師
在看教師隊伍時,我么首先要看,學校的教師隊伍是否穩定。因為這學校辦了3年、4年、5年,他送出了很多屆的學生但老師還未離職,并且教的學生也不差,這就是一個好的教師隊伍。假如教師隊伍一個學期一換,一年一換,那就證明學校的教師隊伍是有問題。
第二個,要看外教。有的家長認為外教越多越好,其實這個是一個誤區。因為國外的教師在中國更適合教語言課,而不適合教專業課。因為中國學生的語言能力沒有達到用英語去聽課水平,所以有的時候外教多了,我們的學生上課反而聽了天書了。
第三個,管理的老師的水平。有的家長認為你學校既然是
國際學校,它的管理老師,他的校長應該一定是學英文的。這個觀點對不對?我不排除學英文有學英文的好處,但是不學英文也不是管不好一個學校,所以講大家不要把這個問題去作為選擇學校的標準。
看管理水平要看什么呢?
我剛才講了,首先,教師隊伍要穩定;第二,他的服務團隊是否標準化;第三,他們的管理程序是否嚴謹。也就是說他各項都要有自己的規章制度,而不是說領導今天說這么說,咱就這么做,領導明天那么說就那么做。
第四個方面講價格問題。家長可能有一個誤區,認為價格越高學校肯定越好。我這告訴家長,完全是錯誤。一般的學校,特別像我們
國際學校,它的價格會有一個合理區間,并不是價格越高的學校就會越好。
02 成功留學≠留學成功
下面我們來說說留學成功的問題。學校把學生送出,學校完成任務,學生成功留學。但是學生出國了以后,是否能做到留學成功呢?

事實上,學生出去了以后,能不能在國外順利的完成學業,這才是留學成功的一個標志?,F實中,有很多學生成功留學,但是留學不成功。
大家可以在網上查,美國現在有中國各類學生,包括博士、碩士、本科、高中,大概有35萬?,F在在美國留學的,你看一看大學每年的淘汰大概在1萬左右。有些中國學生被淘汰,這就是留學失敗。留學失敗有很多種原因,所以成功留學不等于留學成功。
03 成功留學的背后
聽到這些,家長就要問了,成功留學和留學成功之間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

我們首先講高分。
家長到了一個學校喜歡聽什么?我們學校培養的孩子,雅思達到6.5以上的百分比多少、托福100分以上多少,家長喜歡聽這些,但是家長千萬不要忘了,如果我們的孩子基礎不好,短時間內,他能夠達到這么高的分嗎?
家長一定要想這個問題,如果說我們在一年的時間內,且還在孩子基礎不好的時候,都能達到這么高的分,中國的孩子們還要學13年的外語嗎?
所以語言這個東西沒有速成。如果真有速成,國外還有中國城和唐人街嗎?所以一個學校如果對每一個家長都高分,這個學校是不負責任的。
第二個講一下錄取的問題。
有很多學校提到,我們學校送出多少學生到,比如說到美國的Top前50有多少?英國的Top前10有多少等等。大家在網上可以查,的錄取率是多少。全世界優秀的孩子都想去這樣的學校,你如點沒有點特殊進不去。
第三個,講一下機構合作。
有很多學校說了,我跟國外很多的學校有密切合作,這些合作有些是虛的,有些是實的。
為什么說是虛的呢?有一些合作機構孩子去了某個國外的院校,他就說你看年哪年我們的學生去了這個院校,所以這院校和我們有合作,這說法對嗎?
錯!因為申請不管是留學中介、個人或者學校都可以幫你申請,你的檔案都可以投向任何一個學校。所以這些國外的院校選擇了這個學生,并不見得跟他們有合作。
什么叫真正的合作?
第一要看協議。學校,國外的院校跟我們學校有沒有標準的協議?有標準的協議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
達標。也就是說在協議里邊會規定標準,你達到了這個標準,他就會錄取。
第四個,講一下高昂的費用
除了學費,家長還要知道,在國內幫你申請學校還要有申請費,學費里邊一般是不含申請費的,申請費有高有低。還要有一些學生的活動經費,這里也都是可以在費用里面去可以看。
再一個就是國外的費用,越是費用越高。簡單的說,美國的學校一年學費加生活費大概35萬人民幣,英國大概25萬人民幣,澳大利亞、加拿大現在大概在20萬人幣。
04 人才的培養≠人的培養
接下來,我想說,人才的培養不等于人的培養。為什么這么說呢?中國的教育方針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是把德放在第一位,智是放在第二位。但我們對于人才的培養,一般的來說,是才能的培養,技能的培養,不是人的全面的素質的培養。這也就是說在一段時間內,我們中國的教育理念與國外的教育理念雖然就一個字,但這差距很大。

我們一般把我們的學校都辦成了技能性的學校,將勝任崗位為第一標準,但是真的是這樣嗎?中國大學畢業的學生有多少從事了自己所學的專業,我剛才說了馬云學外語的,他從事外語專業了嗎?沒有。那他的能力從哪來?從人的培養來。
人的培養就是人的全面方位培養,注重孩子的人格培養、素養培養,這才是人的一生的價值。
人才的培養有什么短板呢?只培養人才,那你所學那點知識有可能過時,有可能你不從事那崗位了。所以學校與學校,國家與國家對于人與人才的培養就差在這一個字上。
05 留學成功的基本
留學成功取決于什么呢?

取決于第一個,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的培養,學校與學校不一樣,但如果你的能力到了,考試就是一個形式,你適應了這個形式,各類語言考試沒有太大區別。
當然如果是語言能力不好的學生,那必須要看形式,要講考試技巧。可是這樣的結果,孩子是高分了,但能力真的提高了嗎?我剛才講了國外的淘汰率,到了國外,人家老師認為這個孩子怎么上課老不發言,作業完成的質量怎么這么差,怎么思想都表達不清楚,這是語言的問題,還是學習能力的問題?語言都達到7分了,為什么還不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呢?你學習能力太弱,我不淘汰你,我淘汰誰呢?
第二個,學識能力。
什么是學生的學識能力呢?大家都說了,老師教我什么,那我就記什么不就完了,我記住了學識能力不就挺好了嗎?
錯。
學習有三個層次,第1個是學習能力,接收別人傳給你的知識,這叫學習能力。
第2個,學識能力。學識能力是什么?是你傳給我知識以后,我要識別,我要把它消化,變成自己理解的東西,而我不是原封不動的吸收。
第3個,學問能力。什么叫學問呢?你有了學識能力,你消化了,你要提出問題了。學完你要學會提問啊,你要問別人也行,你問自己也行。這是一種能力。
我們中國的孩子們習慣于繼承性思維。比如我今天講家長聽你可能都吸收了,你覺得我講的對,其實我覺得你的可能有錯,我們要去論證他。
國外重視的是批判性思維。繼承性思維再往上一個層次叫批判性思維,因為有了知識,才能提出不同觀點,如果沒學到知識,腦子一片空白,提什么呢?批判什么呢?首先要把知識學好,才能批判,有了批判才有創新。在培養學習能力的時候,并不是滿堂灌就好,老師講得多精彩就是好,但是講的精彩可能有助于學生們去理解,但是學生自己的能力一定要提高。
第3,人文精神。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了5000年,它有深厚的積淀。老子說過,“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是什么意思?為學日益,每天學,肯定有收益,你學問在增長,為道日損是什么?你知識增長的一個時候,你回過來去問這個知識對與不對了,你發現他不對了。所以人類的知識是不斷在更新在進步,并不是永久不變。所以,其實我們中國的人文精神也在講批判性思維,老子這話就是在講批判,國外更加注重的就是這種批判思維。
第4個,科學精神。其實科學精神我剛才在人文精神里邊已經講到了,我們科學精神講的是要批判要創新。其實中國傳統文化里邊,我剛才講了就有這個精神。
老子有句話,說,“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什么?“道”就是講要找到自然規律,所以中國有這習慣。道家講人與自然的關系,所以那個時候我們的國家也在探索自然的奧妙,要不然就不會有張衡他們的地動儀了,不會有羅盤和指南針了。
但我們的文化為什么后來少了這些呢?我認為是科舉制度造成的。科舉不考這個,科舉考的四書五經,所以那些文人們不研究這個了古代的學子為了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所以我就要學四書五經。所以,這是古代的科舉制度造成的,而不是說中國文化里邊本身缺的,這個要搞明白。
所以,總結一下:完善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就是我們對一個孩子的培養目標!
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希望我們同心同行,共抗疫情!謝謝大家!
小編會將本次峰會的所有專家和大咖們的演講干貨內容整理成文字內容推送給大家,請大家注意后續推文~
另外,其他城市的家長也可以關注遠播接下來即將在7個城市舉辦的在線峰會:

每場在線峰會,遠播都將邀請國際學校和重磅嘉賓大咖,讓我們相約線上,足不出戶一站式解決規劃難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