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的優勢
的教育環境
很多國際學校的軟硬件都是十分“高大上”的,從校園風格、環境和國外學校非常接近。國際學校擁有大型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運動館、鋼琴房、樂器室及音樂、美術、藝術等專業教室,并配備了專業教師進行指導。

國際學校一般都會有很多外國學子求讀,就讀國際學校可以有很多機會與不同國家的學生進行交流合作,有利于開拓中國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對外國文化的了解,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國外文化的激情。
國際學校通常采用小班制教學,班級學生較多不超過25人,老師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并且定期反饋給學生家長。老師與家長頻繁的互動,可以讓雙方更多的關注到孩子的點滴變化與成長,遇到問題及時解決。
國際學校會有幾十各種不同種類的興趣班可供學生自由選擇,每個學期開學之初,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更換。而且鋼琴、游泳、高爾夫等課程更是納入了日常的教學體系中。

先進的教育理念
高考“一考定終身”,學生背負的責任和壓力太大。結果是:學生的考試能力超強,但是實踐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即使是在里邊表現出色的學生,走上社會,也未必就出色。
而國際學校的教學方式與中式“填鴨式”教學有著很大的差別,國際學校沿襲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它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多的是給學生機會,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讓他從心里愛上知識,自己去尋找答案,自己來學習,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就非常自立和自信,能夠讓他們更加自主、自信地去面對以后的生活和人生的挑戰。
更有品質的規劃
國際學校的課程體系十分多元,主流的A-Level、IB、AP等國際課程都有豐富的選課,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選擇范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進行選課,揚長避短,為以后申請海外做更加充分的準備。
國際學校的規劃壓力相較于高考要小得多,沒有大量、重復、繞暈人的習題,也沒有大量的背書作業。相反,國際學校會布置具有創造性的作業。學校會給學生留下更多進行社團活動、校內外的實踐活動。通過藝術、體育、公益等,全方面的挖掘、培養孩子的全面能力。讀國際學校相對來說一定是讓孩子更輕松快樂的選擇。

每年都有眾多的國際高中學生申請到國外大學,有些國際高中的規劃率能達到90以上甚至。在國內,想要通過高考進入清華北大的難度,可想而知。但是通過國際學校規劃,進入與清華北大同一層次的大學,難度要小得多得多。
雖然國際學校有這么多的優點,但也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上國際學校。那你的孩子真的適合讀國際學校么?只有在了解清楚以下幾點,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理智的選擇,才能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區和麻煩。
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國際學校?
?出國意向明確
如果家長已經為孩子制定好了日后出國留學的計劃,而且孩子有較強的留學意愿,那么不妨可以讓孩子先在國際學校就讀,這樣不僅可以很快提升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也可以讓孩子盡快適應國外留學教育的模式。同時,一般國際學校都有自己的出國留學服務體系,有助于孩子以后進行出國留學的規劃和實施。
?英語能力過關
一般來說,國際高中都是以全英文或中英雙語的形式進行教學,這就對學生的英語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了。如果英語水平不過關,那么學習起來就會很吃力,如果學生本身的英語能力比較強,那么在進入國際學校之后會更容易適應全英文或者半英文的教學。
而且國際學校中基本都會有一定比例的外籍學生,如果英語不好,那么也會影響到同學間的學習交流。并且一般學生的留學目標國都是英語的語言國家,因此英語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富有創造力
相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國際學校更注重創造力的培養。在國際學校的教育理念上,相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而言,他們較看重的是創造力。傳統公立學校的教育都非常注重基本功,基本功一定要練得扎實,但在國際學校,他們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是怎么樣的,他們重點培養的也是這方面的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強
傳統教育體系的“填鴨式教育”常常讓學生處于一個非常被動的學習狀態,往往都是“老師說什么,我就做什么”。而國際學校擁有相對較為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國際學校的老師不會一味的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啟發鼓勵學生自己去思考學習,這便要求學生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沒有去思考,沒有去辨別,就很難適應國際課程的學習。
國際學校布置的作業,學生要通過查閱背景資料、整理資料、跟同學們探討等環節,較后以演講的形式完成調研結果的展示。這個過程是相對復雜,要想做得好,需要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完成。
如果看完了以上的分析,你還是篤定走國際學校這條路,那就要趕緊準備起來了。都說中考高考難上天,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國際高中的競爭也很激烈。招錄比在1%-10%左右,也是千人大軍過獨木橋,激烈程度堪比競爭大學,好學校可不是那么容易上的。那么,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入讀國際學校需要做哪些準備?
01 提前了解心儀的學校
首先,從學校整體考慮,看學校的辦學資質,這是較重要的;
第二,從孩子未來出國目的考慮,要注重學校的課程體系是否適合孩子;
第三,從學校實力考慮,看學校的教學規模、硬件設施和教師水平等等;
較后,從學校教學水平考慮,看國際學校畢業生留學情況,這可以體現出學校整個的教學能力。這些都是在擇校前需要提前做好功課的。
02 提升英語水平
作為國際學校的學生,老生常談的就是英語能力的提升,英語不僅僅是一門學科,還是生活學習和交流的基礎,也能讓學生更快調整好學習狀態。
03 參加校內競賽
國際學校作為留學生的起跑線,自然更加關注學生考試成績以外的個人發展。在面試過程中,展示校內豐富多彩且持續的課外活動與校內競賽,是能證明學生全面發展和具備個人軟實力的有力證據。
04 個人禮儀
在參加國際學校的入學面試中要講究教養和禮儀。優良的儀態儀表、得體的言行舉止不僅展示學生長期接受的家庭教育,也反應了對于這所國際學校面試的重視。
05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要想適應國際教育的環境,就要養成主動學習和自我約束的好習慣,因為老師們不會時刻告訴學生該做什么,更多的還是給予指導性意見,具體計劃還是要靠自己。
所以學生們會有很多的時間去發展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果只顧玩樂或者不知道該如何規劃的話就會直接影響學習進度,一個環節跟不上就可能會導致后面的學習環節無法正常進行。
06 做好心理建設
在入學之前家長們不要給孩子們太多壓力,鼓勵為主建議為輔,不要過多的給孩子設立目標和要求,多疏導孩子緊張的情緒,讓孩子對學校充滿期待感,帶著這樣的心態入讀總是會有動力去做更多的事情。每個孩子情況都不同,讓孩子自己調整合適的學習狀態才是的。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需要正確引導孩子明白國際學校并不是貴族學校,他們的目標就是去學習充實自己為了未來努力而不是為了虛榮攀比的,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