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海淀北部新建國際學校,系清華附中承辦
二、北京懷柔科學城將組建一所國際學校,系北師大承辦
海淀北部新建國際學校
系清華附中承辦
這所新建的國際學校位于中關村翠湖科技園E6地塊,占地9.56公頃,總建筑面積16.1萬平米。學校由清華附中承辦,按照“一個校園、統一師資、統一資源分配、統一教學組織”的原則統一管理,計劃舉辦1所國際化民辦學校、1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及1所國際化民辦幼兒園,擬設160個教學班,計劃招生規模約為3200人。辦學模式為寄宿式和走讀式相結合。
3月17日,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黃侃一行,來到海淀北部,調研海淀新建國際學校的建設情況。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對學校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并表達了他對國際教育本土化的思考。王殿軍表示,除了的硬件設施外,學校還將聘請世界的校長擔任外籍校長,豐富課程體系,完善 ”美式+中式” 的課程體系,開發 “英式+中式” 的課程體系,滿足不同學生的多元化成長需求。
黃侃強調,當前北京市高度重視國際學校建設和國際教育發展。海淀區作為全市基礎教育高地,理應承擔起新時代北京優化國際教育布局的責任。他希望,海淀區教委和清華附中要從管理體制、課程體系、特色發展、師資隊伍、管理團隊、管理模式等方面,加強研究與頂層設計,將這所學校打造成為高水平、高品質的國際學校,為海淀區乃至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高質量的國際教育支撐和服務。
學校地址
該地塊位于翠湖科技園內,緊挨著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聯合實驗學校,占地面積9.56公頃,規劃建筑面積16.1萬平方米(地上12.5萬平方米,地下3.6萬平方米)。校園位于蘇家坨蘇三四村西南,距離地鐵16號線溫陽路站大約1公里的距離。
拓 展 閱 讀
近年來,海淀區不斷優化涉外教育供給和服務水平,基本形成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中外課程融通的涉外教育服務體系。
海淀區高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具有接收境外外國學生資質的學校這三類國際學校數量,在全市占比較高。其中經批準的普通高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3個,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5所,具有接收境外外國學生資質的學校69所。同時還有北外附中、北外附小、中法實驗學校等語言特色學校。
下一步,海淀區將加快推進海淀區教育對外開放,擴大涉外教育辦學規模,構建更加完善的涉外教育服務體系,提供與國外教育相銜接、中西融合的高質量、多樣化國際教育供給,打造“類海外”的國際教育服務環境,形成以“H”大街為核心、以杏石口路為國際學校聚集區,覆蓋全區、結構合理的國際教育資源布局。
北京懷柔科學城將組建一所國際學校
系北師大承辦
3月16日,北京市懷柔區委書記、懷柔科學城黨工委書記戴彬彬帶領區教工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赴北京師范大學,就組建懷柔科學城北師大國際學校、推動懷柔區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作交流座談。
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董奇,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郭鵬,區委副書記、區長、懷柔科學城黨工委副書記于慶豐等人也都參加了此次合作交流座談。
據了解,北京師范大學將發揮“大學辦中學”的專業優勢,在懷柔科學城內打造師資雄厚、理念新穎、辦學的國際學校;研究探索創辦國內典型、運行機制靈活、管理模式創新的一貫制公辦學校。
同時,北京師范大學將利用其基礎教育領域的豐富經驗、科技教育融合的成功經驗,針對懷柔科學城內辦學需求,力爭打造國家教育現代化試驗區,為提升懷柔教育質量、推動區域基礎教育水平再提升貢獻力量。
戴彬彬指出,2020年是懷柔科學城建設扎實起步之年,的基礎教育配套是懷柔科學城城市配套功能的堅實基礎。希望北京師范大學與懷柔區委區政府開展深層次合作,率先為懷柔教育“把脈”,協助區域做好教育頂層規劃;利用好懷柔的山水資源優勢,充分融合科學城、會都、影都發展,辦好學校,打造京北教育名區。針對懷柔科學城北師大國際學校和合作建設公辦學校的具體項目,懷柔區委區政府將密切與北師大聯系、成立專班,推動校、區合作相關事宜。
根據北京市教委官網依申請公開信息,北京市教委于2019年2月印發了《北京市國際學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下文簡稱:“三年行動計劃”)的文件,其中對北京地區國際學校未來三年發展的主要目標進行了明確:
“通過三年的努力和集中建設,在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三城一區”)引進人才密集地區和海淀區、朝陽區等重點區域新建一批國際學校,達到‘區區有國際學校’” 。
規劃附件中還列出了《區級擬建國際學校情況表》:
根據上述北京市《區級擬建國際學校情況表》,懷柔區的合作項目是由中科合成油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教博藝國際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懷柔科學城周邊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名稱待定)”。
聲明:圖文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