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師都會告訴你:“想要錄取,沒有一個優秀的分數是很難的。”
但是,我們要怎么解釋那些超低分錄取的黑馬?什么比分數更重要?領導力?創新力?同理心?社會責任感?
看重什么特質?
以前中國家長只重視分數,現在希望孩子均衡發展。于是,很多中國學生的簡歷看起來都“大同小異”,很多人會覺得的自己的履歷十分厲害,上面寫滿了他們參與的各種課外活動:運動、音樂、公益服務、學術活動。看起來沒有任何缺點,這是一個有領導力,有責任心的孩子。這些孩子沒有短板,均衡發展。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卻拿不到自己夢校的錄取。
究竟哪里做錯了?這些難道不是美國大學看中的品質嗎?
但是,美國大學真的要找這樣的人嗎?完美得像個機器人?絲毫看不出個人特點?
美國注重多元化,希望招到的有個性的、的學生。
何謂、就是與別人可以很快的區分出來。當招生官看完你的全部信息,你的個人形象就會在腦中浮現。
比如,“這是一個十分有愛心的孩子,他四年如一日的在窮山村的學校做志愿者。”
“這是一個對游泳著迷的學生,他在繁忙的課程中,還不斷的在社區內的游泳館當助教,教小朋友們游泳。”
“這個學生喜歡追星,但是她卻在追星之余學會了剪輯視頻,繪畫,制作海報。她把自己的興趣和對偶像的青睞融入一體,不斷成長。”
看上面舉出的例子,是不是可以生動形象的想象出這個學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們的活動也許不是“面面俱到”,但是卻讓人一眼忘不了。
課外活動背景是美國的錄取標準之一,因為招生官想從學生的課外活動經歷中,看到一個真實的、有創意、有激情的申請者。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活動和千篇一律的學生。
激情
“自我到中國以來,每年都會看到這樣的人被錄取——他們不只學業優秀,而且對某種東西懷有全然的激情。”有過多年招生經驗的麻省理工中國總面試官,在招收了很多優秀的中國學生后指出:“這幾乎是常春藤招學生的一個重要標準,任何時候激情都勝于智力。”
激情是所有所強調的特質。每個人都有愛好,每個人也都有感興趣的活動,那么能堅持下來的又有多少人呢?很多學生雖然有很多類型的活動,做過志愿者、參加過實習,但是整個簡歷看起來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喬布斯給畢業生一條忠告“忠于內心和直覺”,喬布斯對畢業生、校友和家長們說:“Yourtimeislimited,sodon'twasteitlivingsomeoneelse'slife(你們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要浪費在重復別人的生活上).”
激情勝于智力
什么是激情?如何展現對于事物的激情?堅持!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一位學生從初中開始帶著相機和筆記本,獨自去云南、緬甸、西藏,在途中經歷了許多驚險,體驗不同的生活克服不同的困難幫助不同境遇的人,收集整理旅途中特殊的收獲,較后沒有SAT成績,卻申請到了Top20文理學院。這就是一個女孩身上體現出的激情。她沒有其他的活動,相比起其他學生,可能稍顯“殘缺”,但這也體現出她的熱情和專注。
再舉例一位曾經低分被麻省理工錄取學生的故事——
這位學生在描述自己參加過的活動時,只介紹了一項活動而已,她的小弟弟很早就被診斷患有自閉癥,從父母的行動中,她學會了幫忙照料弟弟,并和父母一起成了自閉癥的行家。她全部的業余時間都花在了解自閉癥和較新治療方法上。她有一個目標,就是用一生的時間去尋找自閉癥的治療方法。
雖然年紀輕輕,她卻擁有出色的關于自閉癥的知識主體架構,這些知識積累來源于她對這一疾病的科學調研,她在當地為大量自閉癥病人服務的實踐,還有她的親身體會——這種疾病如何影響病人及其照看者的日常生活。
2018申請季,啄木鳥教育有一位低分被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錄取的學生。他對商科,甚至對沃頓商學院有著近乎癡迷的態度。他的活動全部都突出他的經商和領導才能。他在高中期間更是成立了學生公司,并始終處于盈利狀態。他參加投行的實習,也幫助過尼泊爾的貧困人民。他在在商業的道路上從未停止。他的活動充滿了真情實感和對商業世界的追求。
這就是熱情和激情。對于事物孜孜不倦的探索。
在約翰·奧特伯格的《你一直想要的生活》中有這樣一段話:
“人們尋求平衡,事實上卻沒有意識到:生活被賦予了某種超過我們自身的東西,它忽略自我犧牲和自我否定,而是讓我們瘋狂、大膽、冒險,不惜一切地投身于一個更偉大的事業。”
如何挖掘和培養激情?
課外活動是美國的錄取標準,多參加課外活動就能符合美國的錄取標準了,顯然這是對美國要求的誤解。
課外活動的重要性不在它本身,而是從這些活動中體現出的,或者鍛煉出的品質才是美國所看重的。這些活動是怎樣幫助你成長的,給你的精神和靈魂注入了什么力量?給你留下了怎樣的烙印?對于你的世界觀和人生有著怎樣的影響?這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也是想要看到的。
我們如何判斷哪一種激情轉瞬即逝,而哪一種激情可能持續終生呢?《自主學習》一書的作者伯林·伯格提出了一些激情的表現特征:
專注:一般人只能做十分鐘的事,他能專注一小時,不會輕易被打斷或分心。
堅持:始終堅持到底,即使失敗了,也會收拾殘局,從頭再來。
沒有時間感:忘記了時間,經常忽略正常作息,不分晝夜,廢寢忘食,討厭別人干預。
不覺得疲倦:經常廢寢忘食,只要他開心,即使體力透支也不覺得苦,他可以因而不休息,不睡覺。
動機十足:短暫休息之后,他會很容易繼續工作,如果需要他人協助,他會找人幫忙,解決問題后,又投入工作。
發現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并且想要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去,這就是激情。有些老師說,活動要與眾不同才能脫穎而出。快報君想說的是,活動要突出自己的熱情和執著,才能脫穎而出。
假如,你就是喜歡彈鋼琴,但是中國學生給予招生官的刻板印象就是“會彈琴,會打乒乓球,會奧數,”這個時候,你可能對于自己“鋼琴”的興趣猶豫不決。你可以選擇放棄這個“活動”,但是你也可以選擇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
比如,你可以自己創立鋼琴社團,創辦音樂的公眾號;你可以自己作曲;你也可以舉辦慈善音樂會,把錢全給山區進行音樂普及教育;你可以用音樂關愛自閉癥兒童;也可以去老人院給老人合唱團伴奏。只要你有熱情,“庸俗”的活動也可以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