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所有家庭來說,國際教育終究是一件“奢侈品”,縱然是財務自由的家庭,在孩子的國際教育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決定了國際教育不會“便宜”。
于是性價比變成了家長們在考慮的東西,是否走國際教育路線的決定也隨大環境影響搖擺不定,一個新聞便會略微左右我們對于國際教育的看法。其實,孩子的教育和做生意不一樣,其目的不是追求性價比,正所謂沒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圖片來源:搜狐科技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楊念魯談到目前的教育與時代時說過:“未來社會,職場變化非常快。今天追逐的目標崗位,也許20年后就不存在了,今天的學習未必能對未來的就業,謀生產生直接的作用。”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育的目的正在轉變。
過去,我們的家長把孩子送進所謂“洋校”,希望孩子能夠變成“洋孩子”,很多學校也為了迎合需求,也把培養“洋孩子”作為目標。但如今,天地換新,國際學校數量年年在增長,留學生回國越來越多,很多家長本身就是海歸背景,國際教育的目的,才被真正地拾起。

圖片來源:搜狐新聞,《2015年度財富報告》
中產階層早在數年前就已經破億,而低齡留學并沒有劇增,正是家長們看到了國際教育的利弊,用腳投票做出的選擇。過早留學,對一個純中國的孩子而言,意味著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缺失,而一直走體制內教育,許多父母又希望孩子能出去看看,有更廣闊的天地。解決這種兩難的困境,才是本土化國際教育的存在意義。國際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無問西東”。科學的教育既非西方的,也非東方的,而是世界的。
在中西方的教育體系中,有一種深受好評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全人教育。這種教育來自于人本主義教學理論,根植于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之上,在人本主義學習觀基礎上發展而來。
許多人認為全人教育起源于西方,比如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的代表人物羅杰斯,他的教育理想中就是培養“軀體,心智,情感,心力融為一體”的人。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實際上作為一種較為理想化的教育觀念,教育家,北京大學前校長蔡元培早就講過:“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份子的責任。”如果我們把西方對于全人教育的理解整合在一起,會發現其實都在“德智體美勞”的范疇之中,全人教育,“無問西東”的國際教育理念,是屬于世界的共同認知。
未來的世界,學習將會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的日常行為,隨著技術的發展,學習場景會突破家庭,學校,遍及生活中線上線下各種場景中。
而知識在信息爆炸時代也進入了一種總體增長遠大于學習速度的狀態,結果就是知識已經學不完了,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學科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換句話說,學到的知識有可能被快速迭代,而如何快速學到新知識的學習能力,會成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圖片來源:鷹式家庭
學科之間的聯系,也隨著行業的融合互相影響,知識,已經不再孤立。而這一點,也是許多家長看重的,當學科不再是單一的一個個科目,而是一個科學合理的體系,比如代表性的STEAM,那么它對未來的適應性就能隨之增強。這樣再面對時代變化的時候,教育就可以發揮它的作用:在沒有路的時候幫人們找到路。
ref:
《楊念魯:未來的學習觀應是去除功利的“全人教育”》
《老俞閑話|我為什么要倡導“全人教育”理念?(上)》
《應試教育順勢而為,全人教育逆流而上,學生、家長買誰的賬?》
如果您想一站式解決國際學校的擇校問題,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國際教育,給孩子一份專業的國際教育規劃,這將是一場您不愿錯過國際教育展會。
深圳國際學校規劃教育展,將于10月17日在深圳圣淘沙酒店(金雞路1號)舉行,諸多教育界大咖和國際學校校長及相關負責人會在此為您解惑,解決國際學校,國際教育的相關問題。

屆時許多國際學校都將開設展臺,家長們可以自由咨詢

以上就是有關于遠播教育深圳規劃教育展的相關介紹,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為了更好地為您提供選校咨詢、生涯規劃、留學、背提、研學服務,點擊下方咨詢入口,遠播老師會第一時間致電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