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個階段,學校就是一個生態場,要為孩子去賦能。今天在學校經歷的一切都會為孩子長久的未來增加能量,這也是學校教育的本職工作。我相信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學校每一次舞臺表演的時候我都會跟爸爸媽媽講,在臺上表演的好不好不重要,只要看到他在臺上滿臉笑容,我就覺得他很棒。
——摘自10月24日陳河清現場演講
10月24日,由遠播教育集團、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在上海寶華萬豪酒店隆重舉辦。
第三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堅持“教育點亮人生,創新引領未來”,助力教育向著多元化、個性化、綜合化的方向不斷發展。本次大會集聚海內外專家、學者,以國際視野探討中國教育話題,聚焦教育的創新、教育的未來、教育的現代化與國際化,進行智慧的分享與思想的碰撞。
今天,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現場聚集了20000+學生及家長,他們與現場眾多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教育理念,現場解析孩子規劃困惑,很多家長表示受益匪淺。
在本次大會上,上海民辦光華中學校長陳河清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辦一所有溫度的學習》的演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內容——
演講嘉賓
陳河清
上海民辦光華中學校長
2016年9月到光華中學任職,全面負責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
教授英語、西班牙語,持有上海市中學校長資格證;
曾先后在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國家工作交流學習;
曾獲得市級英語教學競賽一等獎、全國英語教學評優課二等獎等榮譽,編輯出版《英語聽力100篇》等書籍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對國際教育和家教育頗有心得。
演講內容
今天,陳河清校長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三個維度,以家長面臨的焦慮與抉擇為切入點,對孩子的教育展開了深度討論——
第一:焦慮的平衡點
第二:學校是個給孩子賦能的生態場
第三:溫暖的光華中學
那么關于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陳河清校長的精彩解讀~
▲陳河清精彩演講
01 焦慮的平衡點
親愛的家長們,大家周末好,我長的比較有欺騙性,但實際早已過了不惑之年走上了奔五的道路。剛才幾場演講聽的我內心澎湃,我感覺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校長和教授們看起來歲月靜好,實際上都在負重前行。如果把剛才所有的美好作為A選項,B選項是規劃到的學校,你選A還是B?我認為你肯定會猶豫。
聽了教授和校長講的,焦慮感明顯下降,明天回家班主任給你打電話說:“今天測驗結果出來了,你兒子是F,班上其他同學較少就是C了。”那么,你今天現場的感受還能持續嗎?
你第一時間是什么感覺?是保持良好的情緒回去對他說寶寶沒關系的,你做的到嗎?我相信絕大部分家長依然會焦慮的,因為這是我們面對的現實,面對國家的大踏步發展,這由不得你個人的選擇,猶豫可能就會被淘汰,我們能做的是找到一個平衡點。
如果說有一所學校在各個維度和領域上都能做到相對的均衡,既能給孩子有品質的課程、有愛心的氛圍和美麗的環境,同時又可以幫助他們高效的實現良好的規劃目標,我相信這是大多數家長非常希望看到的。
02 學校是個給孩子賦能的生態場
整個教育環境很大,社會格局也很大,我作為教育者能在自己主導的空間內去辦一所有溫度和高品質的學校,能讓每個孩子做自己,較后實現自己小而美的愿望,這是我們所做的事。
我在這個學校開始創辦到現在滿員的運作過程當中,一直兼顧事業和家庭,我自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從孩子出生、長大、再到上學都在操辦。
我是一個校長和老師,我每天晚上都要陪孩子寫作業,也會幫孩子去抄錯題本,我會幫助孩子盡可能改正不好的習慣,我相信你們這些爸爸媽媽都愿意去做,但如何讓孩子在學校中學到更多東西呢?
▲陳河清精彩演講
無論在哪個階段,學校就是一個生態場,要去為孩子賦能。今天在學校經歷的一切都會為孩子長久的未來增加能量,這也是學校教育的本職工作。我相信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學校每一次舞臺表演的時候我都會跟爸爸媽媽講,在臺上表演的好不好不重要,只要看到他在臺上滿臉笑容,我就覺得他很棒。
曾經有一次在開全校家長會時,左邊坐家長,右邊坐同學。我問家長,你如果覺得自己的孩子是較棒的請舉手,于是家長們紛紛舉手。我問同學們,你覺得爸爸媽媽認為你是較棒的請舉手,結果沒有人舉手。大家的認知有如此大的偏差,孩子們都覺得爸爸媽媽不認可自己,爸爸媽媽們卻在發了那么多牢騷和抱怨后,發自內心的認為孩子是的。
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操作系統,在外面的一言一行,對任何事情的反應都由冰山之下的情緒在操控。你可能意識不到,如果今天是夏天,空調突然停電了,在場的家長們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抱怨和離場,還有一種覺得挺好的,正好蒸桑拿對身體有益。
另外就是“親其師則信其道”,很多孩子喜歡這個老師就喜歡這個學科,比如說我女兒不喜歡數學,因為數學老師太兇了。所以孩子較初的興趣愛好可能就是老師給到他的學科印象,一個好的學校標準是有好的教育生態,如果你的生態非常有營養,孩子就會在里面自然健康地生長。
03 溫暖的光華中學
接下來,看一下我們學校的辦學成果,我們是一所四年制的初中,今年第三屆的畢業生中有50%以上進入到了平和與光劍國際高中。初中四年的課程要的是兩條腿走路,兩條腿都走的好。不談規劃的校長不是一個好校長,規劃是硬道理,在過去5年中,我們學校在茁壯成長,在規劃方面也是一直保持著初心,再創新高。
在課程特色方面,為了做到跟國際高中的銜接,會在數學和英語上進行分層教學,這是將來國際高中在入學考試中較重要的兩門課程。在分層的基礎上還有四大類素質拓展的選修課程,有體育、藝術、樂團、學術的課程,還有十多種體育選修課程。體育是我們學校非常具有特色的課程,課時量非常大,有三級的進階,在這之上還有校隊,讓孩子在不同課程和階段當中得到發展。
另外我們還有樂團課程,每個孩子都要會一門樂器,并且學校有很專業的吹奏樂團,還獲得過上海賽區的金獎,指導老師獲得了教學的指導獎。藝術類選修課程同樣是每個孩子都必須選修的,傳統、現代、中西方的都涵蓋在內。
在學習上選擇有余力和相對吃力的孩子,能在選修課中進行分門別類的學術提升,他們在初中的時候會參加各類的數學競賽或英語標化類考試。在課程上,我們的理念是希望通過這四年的學習給孩子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舉個例子,在座的可能是來自于很多不同的學校,今天來參展是希望多多了解上海的國際學校,但我校的家長有個便利之處,我會邀請上海的國際高中來辦個教育展,這樣家長就不用往外面跑了。
我校的特色課程還有很多,比如說行走課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孩子們走出去時會發現課本知識與外面的世界有所不同。所以針對語文這個科目,我校每個學期都會有結合教材制定行走課程。
在校園里還有很多幸福課程,每學期開學的時候,我會站在學校門口給每個孩子發紅包,孩子們很可愛,較后集合的時候還有一個遲到的同學沒有拿到紅包,我把他叫過來說:“同學歡迎你來學校,紅包拿好。”其實里面不是錢,是歡迎同學入校的簽名留言和父母的合影照,我希望給到孩子全新的感受,這是一種儀式感,是給到孩子們的祝福。
我們學校家長的教委會力量非常強大,在疫情期間,一天就把所有孩子們的教材全部寄出去了。在第一時間啟動了線上教學,只是換了一個場地,所以不存在因為沒開學而對學費產生質疑的家長,因為課程和老師沒有變,老師們對學生的要求更嚴格了,有的班主任擔心孩子們上網課不認真,在疫情期間上門家訪。
后來開學后,家長不能進校園,所有的老師就幫孩子們運行李,從校門口一直運到宿舍。每年六年級和初三畢業的時候,我們會有歡送會,孩子們做了海報為學長們吶喊助威。
中考的時候,老師們會送給孩子們幸運大禮包,里面有牛肉棒、煎餅和粽子糖,相信他們牛氣沖天,一拼到底。
▲陳河清精彩演講
光華中學在我的概念里,把這16個字貫徹的比較好:
首先要做到的是學術,一所民辦學校如果要發展,沒有學術就沒有出路。在今天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一所學校一定要把學術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到了初中高中的時候,只有扎實的學術能力才能讓孩子將來走得更遠,我校在學術這一點上一直秉持著低負擔高效率,每天早上8點鐘上課,晚自習8點結束,伙食三餐都是自助的。
其次是文化自信,在學校就要告訴他,我們就是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無論將來孩子們走到哪里,無論英語再怎么好,都不可能變成一個外國人,要有自己的價值取向,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然后是教育博雅,初中段的學術課程是在為高中選方向和專業鋪墊基礎,所以初中廣泛涉獵選修課程對孩子們非常有幫助。
較后是校園幸福,做老師的責任非常艱巨,因為無法想象你給孩子內心深處留下的感覺。曾經一個八年級的小姑娘走到我面向,頭發散著,我問辮子怎么不扎起來?她說皮筋掉了,我正好手上有,就給了她一根,事情就這樣過了。過了好幾個月之后,我才從她媽媽的口中知道,孩子拿了皮筋之后一直沒用,每天放在她的枕頭邊上,她說這是校長給我的牛皮筋,別人都沒有的。
我不能想家庭條件如此優越的孩子,一根黑色的牛皮筋可以給她這么大的鼓舞和力量。
光華中學確實是一個非常幸福的校園,我覺得要解讀幸福兩個字,就要給孩子一種幸福的能力,無論孩子將來的學業和工作怎么樣,生活在哪里,如果自己有幸福的能力,他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在我的學校,很多孩子見到我會叫我媽媽,也會有孩子來問我你憑什么這么年輕就可以做校長?我跟他講我不年輕了,已經有兩個孩子了。所以在某次升旗儀式上我也講了這件事,孩子們從此見到我都會叫我校長媽媽,這些足以詮釋光華是一所特別有溫度的學校,希望在將來春光燦爛的日子里,可以在這所非常溫暖的學校里與您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