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教育,是希望培養出那些能夠理解和解決全球問題的未來領航人。
我們深刻地明白,我們傳統的課堂設計已經不能夠滿足現在孩子的個性化需求了,我們的課堂設計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
——摘自11月21日徐吉現場演講
在深圳國際教育圈,每年春招季都會有一場萬眾矚目的高端教育盛會——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今年我們全新升級,如約而至!
11月21日,由遠播教育集團主辦的第三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深圳站,在大中華喜來登酒店6F隆重舉辦!
第三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深圳站以“教育點燃孩子未來”為主題,匯聚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領導、校長、家庭教育指導師、留學移民專家等多行業多領域大咖,他們分享教育經驗、解讀教育政策、探索教育未來發展,以獨特的視角共話教育新未來,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在本次大會上,愛文深圳校區幼教及小學部執行校長徐吉女士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用改變世界的創意科技,構建的教育項目》的演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內容——
徐吉 愛文深圳校區幼教及小學部執行校長
演講內容
11月21日,徐吉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3個維度展開,相信這也是許多教育從業者和家長非常關心的話題:
第一:教育在各個時代的演變和發展
第二:愛文的課程體系
第三:愛文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
那么關于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徐吉的精彩解讀~
▲徐吉演講現場
教育在各個時代的演變和發展
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未來教育,在我開始分享之前我想跟大家回顧一下歷史,看看我們的教育和人類發展是如何息息相連的。
原始時代:
我們先回到原始時代。好像一聽到“原始時代”這個詞,大家的感覺就是特別原始、特別落后,然后馬上會有一種情景浮現出來,比如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畫面。
在這樣一種過程中,人類面臨的較大挑戰就是生存,也就是俗話說的“活著”。我們想想,在那樣的情景下我們人類較需要的教育就是教會孩子如何生存的能力,比如說狩獵。
農耕時代:
接下來我們到了農耕時代。有一句話說“面朝黃土背朝天”,這是我們中國農民的真實寫照。有一種說法,說農耕時代的祖先們,在某一天發現有一些作物可以耕種了,有些動物可以馴養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不用狩獵了,于是就留在原地,安家落戶。
也有一種說法是,生活環境的溫度急劇上升,很多動物已經滅絕了,人們沒有辦法再狩獵了,于是人們必須要找到可以種植的作物以及可以馴化的動物。
在那個情境下,你可以再想想當時的教育需要什么呢?需要解決溫飽問題,需要有一門手藝,不管你是在果園里種菜,還是到市場上賣菜,還是在街道上剪頭發,你一定需要有一個手藝才能幫助你過上一個“小康之家”的生活。
工業時代:
再到我們的工業時代。我們知道大量的機器開始高效率地產出,大機器的出現我們社會需要什么教育呢?需要大批流水線的工人,這些工人需要知道怎么運用這些大機器,所以如何培養和教育流水線的工人是當時教育的需求。于是,那個時候出現了很多學校,也出現了很多科目。
信息時代:
我們再看看現在的信息時代。很多人說這是我們的后工業時代或者是人工智能時代,或者是全球化時代,不論你叫什么,現在的科技充斥著我們整個生活。
我前段時間看了一個段子是這樣說的,現代人較不能忍受的三件事是哪些呢?他們做的一個調查,調查出來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現在人類不能忍受的就是減肥??梢韵胂瘢F在美食特別多,不管是北京菜、還是粵菜,這些美食會使你的減肥計劃變得很難執行。
第二件事較不能忍受的是早起。為什么早起?我們很多的企業已經不再是朝九晚五的生活作息時間了,很多的科技包括創新的科技公司不需要每天早上8點鐘準時打卡上班了,所以早起對于現代人來說很難。而你可以看到,在新科技園那些地方,晚上10點鐘、11點鐘你是打不上車的。
第一件較不能忍受的事情就是手機沒電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讓你10分鐘不看手機是什么感覺?是不是突然感覺好像失去了整個世界,好像覺得如果我不看手機就缺點什么。
你想想我們的孩子呢?在這樣一個科技時代我們孩子的教育需要什么?我們的模式不再是當不知道什么知識時,就一定要等到第二天到學校問老師才明白,或者只能查資料、查文獻、查字典了。
我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新華字典》,我小時候是有的,我一直用到高中,但現在的孩子已經不知道《新華字典》是什么了,因為我們現在可以從手機上查詢知識,我們可以讓Siri告訴我接下來做什么,或者問問小愛今天的天氣怎么樣,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
這些新的科技確實在我們獲得信息的碎片化和及時性上面有了很大的改變,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學校存在的目的或者我們教育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我覺得我們現在的教育,是希望培養出那些能夠理解和解決全球問題的未來領航人。我們不能只是站在過去,更多的是要著眼未來。如果正如很多預言家說的那樣,再過50年,我們50%的工作已經不需要人力了,那么需要未來的孩子做什么呢?
我們深刻地明白,我們傳統的課堂設計已經不能夠滿足現在孩子的個性化需求了,我們的課堂設計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這包括了很多現在的小組學習、個性化差異學習等等,這些都是每一個學校都應該有的。
我們也知道,傳統的分科教學,比如數學課、語文課、科學課、歷史課等等課程已經不能夠滿足這些孩子,因為它們只能滿足孩子考試,不能幫助他很好地解決未來的問題。
傳統學習體驗與愛文學習體驗的對比:
我們都知道未來所面臨的社會是更加復雜的,所以我們現在高考也在做改革,國外有些大學不需要SAT考試了,從芝加哥大學開始已經有大學說需要有自主挑選學校的能力了,等等。
因此,孩子不再需要太多考試記憶的東西,于是我在想這種跨學科、探究式和在游戲中學習的方式方法也許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幫助他們不只是在學,而且是在用他們所學的東西。
愛文的課程體系
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愛文世界學校的課程體系。2012年在美國,愛文創辦了第一所校區,2018年在圣保羅,2019年在深圳,每一所學校我們都是全球化校區。
我們的課程體系是如何打造世界學校、同時又扎根本土的呢?在美國,我們把美國的孩子培養成為世界公民,在巴西圣保羅,我們把巴西圣保羅的孩子培養成為世界公民;在中國也是一樣,我們為中國的孩子設計打造了一所培養中國孩子成為世界公民的學校。
愛文世界的課程體系包括了60個元素素養,來幫助孩子實現知識的積累和運用。這60個素養又分了10個大類,比如較上面綠色部分是思維能力的培養,它包含同理心、創造力、抽象思維等等。
愛文世界學校的課程體系詳情:
除了課程體系,我們老師應該如何教孩子呢?老師的教授方法和孩子的學習方法又需要做什么改變呢?
愛文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三個特別的學習體驗,我覺得適用于每個學校。
第一,游戲中學習。我發現現在的孩子玩的時間越來越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園還有玩的時間,上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玩的時間逐漸減少。
其實,對學習較有幫助、較確切的方式方法就是游戲,因為游戲可以給孩子帶來非常多的好處。
哈佛大學的教育專家TonyWagner去年來到了深圳,他是愛文的一個教育顧問,他帶我們看我們課程的時候說,不管是幼兒園、小學,還是初中、高中,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必須是游戲式的方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出孩子的熱情。當孩子有熱情去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就可以從中間找到某一個領域并且想要深挖下去,而這會變成孩子以后上大學選專業時的方向。
游戲中學習的理念:
所以從玩耍到有激情,再到人生目標,這樣一個過程才能讓他變成一個世界,并且能夠在某一個領域為社會作出貢獻。
第二,項目式學習,項目式學習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就是更高級地“玩”。
項目式學習,就是幫助孩子們把所學的東西揉在一起,然后讓他自己去發掘需要有哪些知識的儲備才能解決實際問題。
項目式學習的理念:
第三,全球游學。當我們在講“世界公民”這個概念的時候,不是說從書本上學世界,因為你很難從一本書上或者視頻里面學習整個世界,你需要自己親身去體驗、去沉浸在那個環境中,與那里的人、那里的孩子有互動、交流和合作。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我做得很好”,“我每年都帶我的孩子去國外留學或者去旅游”,但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游學不是走馬觀花,而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環境,讓他們能夠跟當地的孩子一起互動、做項目、創造合作關系。
我們愛文紐約的孩子,和愛文圣保羅的孩子就曾一起來到愛文深圳,和我們當地的學生一起做了3D打印機的項目,這些孩子不光是在語言上面進行了交流,還在文化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他們在做項目的時候有更深入的互動。
好的,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作為沉浸式雙語教學專家和國際教育本土化先鋒,徐吉校長為我們梳理了教育在各個時代的演變與發展,她根據每個時代的特點深刻剖析出了這個時代對于教育的需求,較后落腳到信息時代的教育需求是培養能夠理解和解決全球問題的未來領航人。由表及里,深入淺出,相信給教育者和家長帶來了不一樣的思想火花和教育思考。
如果您錯過了本次深圳IEIC,也可以報名12月5日遠播規劃教育展·廣州站,直接點擊下方咨詢通道填寫#家長有問必答#報名,展會上也將有重磅嘉賓精彩演講,以及眾多國際化參展!
更多精彩,我們廣州站現場見!讓你不虛此行!
展會時間:12月5日(星期六)
展會地點:廣州天河希爾頓酒店3樓(林和西橫路215號)
活動費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