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優秀的孩子,孩子們更渴望有一位智慧的家長,家長好好學習,才是給孩子的禮物,更是給自己的禮物!
盧梭先生講了這樣一句話,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
——摘自11月21日趙志偉現場演講
在深圳國際教育圈,每年春招季都會有一場萬眾矚目的高端教育盛會——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今年我們全新升級,如約而至!
11月21日,由遠播教育集團主辦的第三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深圳站,在大中華喜來登酒店6F隆重舉辦!
第三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深圳站以“教育點燃孩子未來”為主題,匯聚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領導、校長、家庭教育指導師、留學移民專家等多行業多領域大咖,他們分享教育經驗、解讀教育政策、探索教育未來發展,以獨特的視角共話教育新未來,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在本次大會上,深圳市家庭教育協會副會長、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趙志偉發表了主題為《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如何因材施教》的演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內容——
趙志偉
深圳市家庭教育協會副會長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愛與幸福-原動力體系研發人“家庭教育進萬家”公益行發起人國內率先提出“完整教育生態鏈”深圳平凡英雄基金會青少年成長專項基金發起人
演講內容
11月21日,趙志偉先生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相信這也是許多教育從業者和家長非常關心的話題:
第一: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面臨著不同的挑戰
第二:家長教育≠家庭教育
第三:因才施教or因材施教
那么關于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趙志偉先生的精彩解讀~
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面臨著不同的挑戰
我姓趙,趙志偉,我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如何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是天才”。
我們每個人在培育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PPT里面的各種問題,我相信你跟我一樣都遇到過,這些問題都伴隨孩子成長每個階段,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困擾著各位。
作為父母的我們經常思考如何才能夠幫助我的孩子,如何能讓我的孩子更加優秀,怎么才能教得好他? 既然我們是教育創新的峰會,我們就談談教育的概念。我們大家都知道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都要面臨著三重教育環境,我們從今天早上到現在大家都在講學校的教育,但是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不僅僅要經歷學校教育,還要經歷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較重要的學校。所以,我在這里要著重講家庭教育。
我們來看一下,這是一棵教育大樹,我們所有的家長或者社會都會關注孩子的成果,像大樹上的蘋果一樣,他是果實,像每一次的考試一樣或者孩子每一次人生的十字街口,這些果實有時候會很豐盛,有的時候會遇到狂風暴雨,然后凋落。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較重要的是什么?較重要的是這個孩子,這一棵樹干是否能夠支撐起未來茂密的枝葉和豐碩的果實。這個樹干是什么?樹干就是我們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根又是什么?家庭教育的根是家長的教育。你會發現我們很多的教育學者都在研究老師應該怎么專業,我們的教學體系該怎么樣專業,但是要想一想我們的孩子每天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我們可以花錢把孩子送到好的學校找好的老師,較終的結果是什么?5加2等于0。在學校教得很好,回去以后,爸媽一句話讓孩子沒有了自信心,這些事情比比皆是,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做家長的不懂教育,我們只能花錢請老師教育,但是我想在這里呼吁所有的家長朋友,每一個學校,每一個老師只能為你的孩子負階段性的責任,他無法為你的孩子負一生的責任。 我們做家長的需要為你的孩子負一生的責任,同意嗎?所以家長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 接下來,我要跟大家分享,什么是教育?我們既然談教育,我們就談談“教”,“教”的是什么,怎么“教”,“育”,“育”的是什么,怎么育的問題。
我們看看教是什么?管教、教規律、教方法、教技能;而育呢?我們說德育、美育。育的是什么?育的是內在的部分,親信的部分,人的自信能力的部分,自我肯定,有愛的部分,負責任的部分,這是育的部分。
我們懷一個小寶寶的時候都在想什么樣備孕,我們想給孩子找一個好的學校的時候,我們找這個學校校舍怎么樣、飯堂怎么樣、老師怎么樣、學習氛圍怎么樣.......這都是一種育的過程。 但是孩子在家里面待的時間是較久的,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在研究孩子未來教育核心點在哪里,其實是在家庭教育!因為他的0-6歲時段非常重要,而我們這時候又無法把孩子送到一個全寄宿的學校里,因為那樣會對一個孩子內心愛的培育帶來負面影響,可能導致他將來成為擁有很強的知識能力,但反社會的一個人。因此,在這里我呼吁更多的學校,更多的老師,更多的教培機構或國際學校增加對家長教育的重視度。所以,“育”,育的是一種環境。
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他有他的行為,有外在的顯現,這是社會學的部分,他還有他內在部分,心理學部分,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去看每一個孩子內在部分是由誰來培育,是數學老師、語文老師、化學老師嗎?不是,而是我們在座各位家長,是父母。 除此之外,小朋友同輩或者我們國際學校的校園環境,這樣一個小的社會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影響也非常重要。 我們今天既然研究教育,就要研究心理的部分、行為的部分以及環境對他影響的部分。我們現在也都在講一個人的行為是由他的心理決定的,而一個人的行為會對環境造成改變,而環境又會推動心理的影響,整個三角形的循環關系哪個更重要?我認為都很重要,關鍵是你對孩子的教育從哪個環節開始下手,才能讓這個循環,循環起來,而不是停留在某一個環節。
家長教育≠家庭教育
今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兩個個體,那如何去改變他?你想用你的行為來干涉孩子的行為,這是外界強制性的行為,他不起床,你過去打他一頓,他起來了,當下有效,過兩天又沒效了,你用心理去影響他的心理需要很長時間。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有一個共同環境,當我們的教育者開始懂得營造一個好的環境時,我們的被教育者自然就會在這個環境中慢慢被熏陶,被暈染,然后形成你想要的樣子。
我們的老師、學校校長、班主任、代課老師,包括家長在內,無不都在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而這個環境不光有物理空間環境,還要有語言習慣、情緒控制的環境,更重要的是要有關系。
因此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家長教育不等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落腳點在孩子身上,但家庭教育的實施者是家長,但家長是無證上崗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完全不知道的,那他怎么能夠教的好呢?就像不會開車的人,就算給你法拉利,你都開不了。
因才施教or因材施教
《人民日報》在2013年登了這樣一篇文章,一位美國的教育專家,他提出教育改革要從家長教育開始,但我們現在往往想去解決孩子的問題,從來不去想解決家長自身的問題,他提出一個論點,教育是因才施教,還是因材施教?你會發現我們很多人都在研究的是因才,我想讓孩子擁有什么樣的才華,我就給他什么樣的教育方式,給他教育什么樣的內容,請什么樣的老師。
但在此,我想呼吁更多的家長朋友,以及學校老師,你們要開始關注因材施教。 較后,國際鋼琴家郎朗先生,很多家長很想把你的孩子培養成郎朗,但可能嗎?不一定。再比如,羽毛球冠軍林丹,假設讓他們兩個享受相同的學校教育,相同的家庭教育,什么都一樣,難道你可以把林丹培養成鋼琴大師嗎?打個問號,不一定!你可以把郎朗培養成羽毛球冠軍嗎?同樣打一個問號,也不一定,因為他們原本的材料不同,你們家孩子是哪塊料在教育中很重要。
我有兩個女兒,老大是一個性格,老二是一個性格,不同的性格施教方法就不一樣。所以,因材施教很重要! 在這里送給大家一句話,人生真正的悲哀不在于擁有足夠的能力,而在于未能利用與生俱來的天賦,每個人都有天賦,你相信你有天賦嗎?我們大家都知道齊白石老先生是國畫泰斗,但他不是從小開始學畫畫的,他60歲才開始學畫畫,但仍然能夠成為國畫泰斗,但有些小朋友從3歲就開始學畫畫,卻仍然不能夠成為,原因可能是他不是這塊料。
讓我們每個家長、每個老師開始真正把教育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開始研究孩子是什么料,他什么性格,有什么特長、優勢,我們因材施教。 分享一個多元智能理論,這個理論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他發現每個孩子從出生就具備了八種智能方向,每個孩子不一樣,有些孩子喜歡體育,有些孩子喜歡音樂。就像有些孩子不喜歡做作業,但喜歡看書,曾經遇到有家長跟我反映說,我們家孩子特別不喜歡學習,我說,那他做什么呢?他說一有時間就抱本書在那看,我說挺好啊!但他不做作業,這難道他就不愛學習嘛?不是這樣的。
這是每個人的八種智能,回去對照你的孩子研究一下,我的孩子在哪方面是有優勢的,也許他人際關系智能特別強,特別喜歡跟人打交道。有沒有發現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很有出息、很有發展的人不一定是很專研技術的,但他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交往能力特別強。我們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讓他考上某所學校,而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夠立足于社會,能夠獨立于天地之間,但我們很多時候忘了這點。 所以,因材施教,潛能才能綻放,每個孩子都有天生十大能力,而你沒有關注,你只關注他做作業的能力。這十大能力包括開創力、管理能力、操控、推理......每個孩子都有這十項能力,他們天生具備,只不過像我們十個手指一樣有高有低而已,你只要把他優勢部分發揮到淋漓盡致就可以了。
我們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優秀的孩子,但是孩子更渴望有一個智慧的家長。所以,家長好好學習,才是給孩子更好的禮物,更是給自己的禮物。 盧梭先生講了這樣一句話,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所以,教育是有方法的,是要去研究的,你要關注你的孩子。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伯樂是我們每個家長,你是否能夠觀察到你孩子的優勢,把他培養成才,我們都聽過很多偉人的故事,都是因為他的爸爸媽媽很重視他,很在意他。一些人說你們家孩子有問題,趕緊退學吧!但他的家人不認為,他的家人認為孩子是很優秀的,把他培養成才。所以,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我們應該因材施教,家庭教育第一課就是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謝謝大家,非常感謝主辦方給這樣一個機會,較后這堂分享由我來做,我覺得更像是一個完美的句號,謝謝你們!
作為擁有多年家庭教育經驗的教育專家,趙志偉先生以家庭教育為切入點,為大家講述了家庭教育、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希望能夠給在教育路上充滿困惑的家長提供一些新的啟發。
如果您錯過了本次深圳IEIC,也可以報名12月5日遠播規劃教育展·廣州站,直接點擊下方咨詢通道填寫#家長有問必答#報名,展會上也將有重磅嘉賓精彩演講,以及眾多國際化參展!
更多精彩,我們廣州站現場見!讓你不虛此行!
展會時間:12月5日(星期六)
展會地點:廣州天河希爾頓酒店3樓(林和西橫路215號)
活動費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