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課堂里我們都有小組討論,有些孩子可能會表現出他們的領導力,有些孩子可能是很好的執行者,也有孩子可能會在隊員之間充當協調者,我們希望隊員之間可以互相平衡,基于IB- PYP框架,在整個課程體系下培養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不是要讓學習成為孩子非常強的內驅力,而是可以一步一步讓他們享受學習這個事情,或者是讓他們在成長中不斷地獲得快樂,在外部激勵的步驟上一步一步往前邁進。
——摘自3月13日Mr. Roel N. Cruijff 現場演講
3月13日,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 · 春季峰會 ·上海站,在上海寶華萬豪酒店(靜安區廣中西路333號)隆重舉辦!
本次IEIC春季峰會將以“教育點亮未來,學習鑄就人生”為主題,匯聚海內外眾多教育專家和行業大咖,以新的視角探討國際化教育,聚合多方訴求促進教育產業深度合作,解決家長教育過程中的痛難點,推動國際化教育未來新發展!
大會現場聚集了20000+學生及家長,他們與眾多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討規劃困惑,很多家長表示受益匪淺。
在本次大會上,上海虹橋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學術校長Mr. Roel N. Cruijff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IB-PYP Curriculum at HQIS》的演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內容——
演講嘉賓
Mr. Roel N. Cruijff
上海虹橋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學術校長
國際教育學學士學位,持QTS國際權威教師資格證與教育學管理MBA,具有國際課程教研和教育管理專業資質。擁有13年以上國際教育課程管理經驗,擅長幼兒至小學的英文強化和IB探究能力培養,以更好地提供學術嚴謹的幼小一貫制課程,為學生未來選擇夯實基礎。
演講內容:
今天,Mr. Roel N. Cruijff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以上海虹橋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教學實踐為切入點,為大家詮釋IB- PYP課程的特點,對孩子的教育展開了深度討論——
第一:IB- PYP十大學習者培養目標
第二:IB- PYP培養的五項終身學習技能
第三:如何激發孩子的自我驅動力?
那么關于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Mr. Roel N. Cruijff的精彩解讀~
▲Mr. Roel N. Cruijff精彩演講
IB- PYP十大學習者培養目標
我想大家對IB- PYP課程應該耳熟能詳,前面幾位嘉賓有提到和IB相關的課程體系,我們今天會從其中一個角度為大家詮釋IB- PYP的特點,以及在我們學校的實踐。
上海虹橋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是國內首批IB世界學校,經過23年腳踏實地的辦學,目前已經發展成集幼兒園、小學、初高中于一體,15年一貫制的綜合性國際學校。我們學校的IB- PYP課程適用于幼兒園小班開始到小學5年級的孩子,在IB- PYP的課程框架下,學生們學習的課程標準包括美國的CCSS數學和英文學科標準,以及科學,社會學等其他課程的標準。進入中學以后,我們在高中引入AP的課程體系。
首先我想為大家簡單的詮釋國際組織建立IB課程體系的使命,IBO組織希望培養有探究能力、博學,并且有愛心和同情心的年輕人。在我們學校,我們把IB- PYP課程融入到HQIS體系當中,建立了自己的價值觀。我們希望培養具有學術能力、21世紀的技能,并且關注生態環境的孩子。這三個特點也是貫穿于學校幼兒部到中學部的三大支柱體系。
在虹橋,我們不僅培養孩子們的學術能力,希望他們在學術中有自己擅長的學科,能獲得一技之長。我們同樣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技能,他們的軟實力可以遷移到別的事情中,可以讓他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來適應社會。
這張圖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是IB- PYP大的框架,在較中心大家可以看到IB- PYP學習過程當中十大學習者培養目標。
圖片來源:嘉賓演講PPT
我們針對每一個孩子都有個性化的培養目標,每個孩子都不一樣,IB- PYP有十大培養者目標,它們是堅守原則、關愛他人、善于交流、平衡發展、勇于冒險、樂于探究、批判性思維、知識淵博、善于反思、思想開放等。我們會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發現他們不同的閃光點,通過贊賞強化這些閃光點,同時也希望他們在自己已有的閃光點之外發展出更多的能力。
這十大學習者培養目標沒有前后順序,每一個都非常重要,我們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他們各種各樣的特質。
圖片來源:嘉賓演講PPT
這些圖片是我們課堂里面的教學實踐,比如每一個課堂里我們都有小組討論,有些孩子可能會表現出他們的領導力,有些孩子可能是很好的執行者,也有孩子可能會在隊員之間充當協調者,我們希望隊員之間可以互相平衡,基于IB- PYP框架,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特色,并在整個課程體系下培養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IB- PYP培養的五項終身學習技能
IB- PYP大框架中第二個環就是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下圖所示),我們學校以學生為中心設置各項課程內容,如何幫助學生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自己主動學習的能力,是我們的目標。
我們在IB- PYP階段,從幼兒園小班到小學五年級,主要培養孩子五項學習技能。第一個是思考的技能,批判性的思維技能。大家聽起來可能會覺得這是軟性的,或者說不知如何評價,但我們有自己的評價體系。舉個例子,小朋友在一年級的時候如果可以想出一個點子,并且自己能夠決定這個點子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或者適不適合繼續去探究,那么這個小朋友就符合這個年齡段對批判思維能力的要求。
第二個例子,孩子們可以做反思,對自己過去做的事情反思一下,想想什么做得好,什么做得不好,我之后怎么改進會更好?反思對我們成人來講都很困難,我們從幼兒園階段幫助我們的孩子慢慢具備這樣一個能力。
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小朋友在不同的年齡段會重點發展不同的能力,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段,給他們制定不同的評價體系。比如剛剛提到的是幼兒階段和小學一年級的評價標準。還有如何通過平面設計展示他們的想法?就是通過繪畫,把它視像化,解釋他們的想法,這個是在三年級時對孩子的評價標準。到五年級,我們要求小朋友用提供證據的方式解釋他們的決策過程,很明顯這個也是涉及到小朋友的研究技能,這個技能會在中學階段幫助我們小朋友更好的完成中學學業。
我們在每一個年齡段,對每一項學習技能都有至少15項左右的非常細節且能描述的評價標準,因時間關系,我們不再一一為家長展示了。
研究的技能,比如說孩子能夠自己尋找對相關主題有用的信息,使用相關的書籍和網絡資源。
溝通技能,包括小朋友能不能向別人傳達他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讓別人理解他們說的事情。 社交技能,包括小朋友在一個小的社會群體中和別人協作。
較后包括自我管理的技能,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如何平衡?這是孩子在未來受用終生的很重要的軟技能。
在我們學校,這些技能的培養是跨學科的,無論是在中文、數學、英文,甚至體育、藝術等課上,我們所有的課程都向同一個目標前進。
如何激發孩子的自我驅動力?
接下來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有這些技能,想讓孩子享受學習,我們怎么激發孩子的自我驅動力,我們分享一些關于內驅力的信息。
這張圖較左邊,就是無動力,經常有家長會提到自己的孩子學習沒有動力,讓他做什么都沒有興趣。相反右邊的是有非常強的內驅力,即使你不要求他,他非常有興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們想要集中討論的就是中間這個部分,就是外部給予孩子一些激勵,這些外部的激勵和驅動力可以分成四個不同的層級。
第一個層級就是來自外部的激勵,舉一個例子,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說你必須要收拾你的房間,否則就會怎么樣,這個否則多數是懲罰。
第二個層級,比剛剛說的稍微有一點進步,孩子在內心有一個小魔鬼在問自己,我如果不收拾房間,我的朋友怎么看我,如果我女朋友來到我家看到這么亂怎么辦,他已經開始從內心煥發自己的驅動力。
第三個層級,又更進一步,不像第一個,如果你不做是不行的,是有外部的壓力,第二就是小天使在你內心折磨你。第三個層級就是我希望我能夠做得更好,這樣我可以舒適,比如說我做完作業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數,我的成績單好看,我覺得非常好,自己有進步。
第四個層級,就是孩子會完全的享受自己做了這個事情以后帶來的積極影響及后果。老師和家長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用一些小的方法和目標來幫助我們的孩子一點一滴地往第四層級發展。
成年人和孩子一樣,都可以通過一步步的用心培養,煥發非常強的內驅力,我們可以一步一步讓孩子享受學習的過程,或者是讓他們在成長中不斷地獲得快樂,在外部激勵的步驟上一步一步往前邁進。
舉一個例子,扔雞蛋這個實驗,這個是人類的本性,不僅小孩子,可能有一些大人也喜歡扔東西,弄得一團糟,不管是發泄還是淘氣,扔完以后覺得很開心。這個不需要外部驅動力,大家很想做這個事情,那我們如何利用它?在我們做這個事情的過程當中,把它分成不同的步驟,并且在不同的步驟中制定不同的評測標準來幫助孩子一步一步走在建立自我驅動力的路上。
較后想說的是,非常有趣的學習過程才可以真正的吸引孩子,讓他們融入到學習本身,這個是我們在課堂會做的教學實踐,老師會運用這些方法和步驟,幫助孩子發展,逐漸讓他們把外部的驅動力、壓力變成內驅力。
不僅是我們的老師,家長在家里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互動,這樣的方法不僅在我們的幼兒和小學階段有實踐,在我們中學的階段也有項目制學習,項目制學習也會運用大量的激發孩子內驅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