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學和線下教學的結合,將會是以后的一種趨勢。因為所有人都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的老師,但是好的老師無論是外國的大學還是中國的大學,它全都是有限的,如果是網絡教學的話,就能突破這一點。
——摘自3月13日武新平媒體采訪
媒體采訪時間:2021年3月13日
媒體采訪地點: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 · 春季峰會·上海站 新聞媒體中心
媒體采訪嘉賓:武新平,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處教育官員
▲武新平現場媒體采訪
媒體記者:您認為家庭教育中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國際化視野?
武新平:
在培養孩子之前,首先家長得有國際化視野。因為大家得知道現在國際人才的需求,它需求的能力是什么,當你了解到這些能力的時候,你就要給孩子創造培養這些能力的機會。比如說帶他去旅行,帶他去見識各種各樣的能夠培養這些才藝的環境。
那有些還是要通過孩子自己的這種需求去看,哪一樣更適合他自己。通過比如說游學或者夏令營,這些都能夠讓他開拓他這種世界的視野,同時知道世界是多么的廣闊和美好,這樣他就會自己也有一個自驅力,說我特別想干什么,這時候家長我覺得在給予一定的支持跟幫助就可以了。
媒體記者:您認為我們該如何看待國際教育行業的“變”與“不變”?
武新平:
其實這個去年展示地特別明顯。因為我們國際教育行業確實受到疫情的影響非常大。
變化我們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網絡教學和線下教學的結合。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發展其實也是將來以后的一種趨勢,因為所有人都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的老師,但是好的老師無論是外國的大學還是中國的大學,它全都是有限的,如果是網絡教學的話,就能突破這一點。
不變的是什么?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說有這個疫情,包括今年疫情有好轉,那仍然有一些學生還是,比如說在美國留學的這些學生,那他可能就是在國內在家日夜顛倒的學習,這就說明他們對國際教育的這種追求還是不變的。那這種為什么?是因為能力的培養。所以說通過目前的這種情況,我們國內大學也做了很多的這種改變,就是說能夠接受一些在國外讀書的孩子在我們學校讀書。同時的話,這也讓我們中國的教育有了一個很大的啟發,就是我們的教育應該做更大的一種改革,能夠和國際教育接軌。那不變就是家長們、學生們對國際教育這種追求,可以說是一種對能力,對這種培養的追求。好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