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要先從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開始。
當你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好是較早的時候。——摘自3月21日沈弋童現場演講
我們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認識自己和超越自己的能力。
我們相信,我們在哪里,都可以讓改變發生。——摘自3月21日莫單玉現場演講
3月21日,由遠播教育集團主辦,中國教育電視臺指導的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 ·北京站,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6層(朝陽區三豐北里3號)隆重舉辦!
本次IEIC大會以“教育賦能·讓孩子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為主題,匯聚海內外眾多教育專家和行業大咖,以新的視角探討國際化教育,聚合多方訴求促進教育產業深度合作,解決家長教育過程中的痛難點,推動國際化教育未來新發展!
大會現場聚集了10000+學生及家長,他們與眾多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討規劃困惑,很多家長表示受益匪淺。
在本次大會上,達羅捷派學院執行校長莫單玉和達羅捷派學院學生沈弋童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四年了,達羅捷派想和你見一面》的演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她們分享的精彩內容——
演講嘉賓
沈弋童
達羅捷派學院學生
達羅捷派學院創始屆第一位學生
達羅捷派學院首屆學生會主席
達羅捷派舞蹈社團創始社長/校籃球隊經理人
創始屆畢業生,獲得多個英國Top5、世界Top30大學Offer
多個全案落地PBL項目主理人
莫單玉
達羅捷派學院執行校長
達羅捷派學院執行校長
達羅捷派學院規劃規劃中心負責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游學傳真》欄目負責人,教育部留學中介協會特聘留學專家,十余年國際教育行業從業經驗,曾任職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中國科學院以及大型國際教育集團高管。
演講內容
今天,莫單玉校長和沈弋童同學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了分享,首先沈弋童同學分享了自己在達羅捷派學院的學習經歷,展現了母校達羅捷派學院對學子多維度的關注與培養。隨后,達羅捷派學院莫單玉校長詳細闡述了學院的教育優勢與培養模式。
第一:沈弋童同學分享高中四年的自我探索與成長
第二:羅捷派學院發展歷史
第三:羅捷派學院課程介紹
第四:羅捷派學院項目制學習
那么關于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莫單玉校長和沈弋童同學的精彩解讀~
▲沈弋童同學精彩演講
▲莫單玉女士精彩演講
高中四年的自我探索與成長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學習進步史,四年前剛來達羅捷派學院的時候,我的托福成績是19分,去年我申請大學拿到托福成績是110分。怎么從19分到達110分,不是靠補課補出來的,我進入到一個非常好的英文學習環境,像我之前也是在國際化學校上學的,但并不是全英授課的英文環境。達羅捷派學院全外教制的,師生比非常的低,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和外教老師進行互動。語言環境浸泡下,日常生活中運用語言,加深記憶,比較難記的高頻的單詞,在日常環境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記憶鞏固,包括語感還有發音不是專門補出來,就像中文一樣,沒有人專門學過中文做語法的訓練,都要有很好的英文環境才可以養成的。
說到學習我的學校采用項目式學習,把各種學科融入進去,進行跨學科的學習項目。我來到達羅捷派學院第一個項目,設計屬于自己的校服,學生沒有自己的校服,學生組織幾個小組,自己設計校服,測量計算預算等等,看似和大家認知的那種學習沒有任何關系,其實是融入到多個學科,鍛煉學生能力的一個項目。
還有這個項目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項目,就是聯合國有很多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然后比如說有教育不平等,減少貧富差距還有保護環境等等。像我們小組當時選的就是教育不平等這個目標,然后我們當時是調查了北京的一些打工子弟的這種留守兒童的學校。較后我們鎖定了一所希望之星小學的學校和校長進行采訪調研,因為政府的扶貧什么的現在這種學校缺的并不是基礎的教育也不是一些錢,而是幫助孩子們開闊眼界機會。我們通過進行跳蚤市場去義賣,用這些錢參觀博物館,參觀的是麋鹿院,每個孩子寫了一篇游覽的日記,告訴我們他們學到了什么。之后把音樂元素融入到項目當中,我們自己小組創建了一首原創歌曲,圍繞教育不平等現象創作的,這首歌在網上有幾十萬播放量,希望通過音樂讓更多人聽到我們聲音。
去年疫情期間很多學校都停課了,我們學校網課非常成功。不光教授平時在學校學到的英語等等學科,還有更有一些與時俱進的,比如說疫情的病毒學,當時圍繞病毒的學科去創作的項目,就是如何設計一個現代化和有效的組織,傳播意識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小組圍繞保護野生動物創造的項目,很多疫情報道,是因為吃野味的原因把新冠病毒傳播了,我們設計了一款白酒,這些圖都是我們自己手繪的,設計一款白酒去售賣,因為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我們也覺得酒這東西不容易過期,我們當時生產一百箱全部賣出去了,這個錢就捐給了需要幫助的人群。
我對于學習的總結,如果你想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要從先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開始。我當時來到達羅捷派學院,我的夢想想當一名服裝設計師,我參加冬令營以后服裝設計不是我感興趣,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是從自己知道不想做什么開始,剛才的那些鍛煉學生的個人能力,找到自己的定位,有的同學喜歡做策劃,有的同學喜歡做技術或者設計方面的工作。
我們還有一些義工活動比如說去養老院去教老人們怎么去使用電子產品;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一些英語知識教給周圍的打工子弟孩子的學校,教給他們英文還有項目式學習;和幼兒園進行大手拉小手的互動活動;把賣出去的錢幫助孤殘院的老奶奶。他們并不是很在意你做幾次,而是你的頻率是多少,他們更愿意錄取一些長時間堅持下來做義工的人。
除了國內的還有國外的義工項目,我之前去到的柬埔寨村落搭建,幫孩子們建立學校的設施,我當時和我同學幫助孩子們建了一個可以乘涼的涼亭,左邊的圖是我們去到村莊和村民們進行調研,困難在哪里,比如說缺水缺電。
較后我想給家長們一些小建議,作為一個學生一個孩子的角度。
▲沈弋童同學精彩演講
首先鼓勵孩子去試錯,每個孩子都會犯一些錯誤,迷失方向三分鐘熱度等等,不斷的試錯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球星喬丹說過一句話,我的一生不斷失敗,但是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
第二個相信相信的力量。我的托福英語不是好,19分到110分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想改變的時候,就相信了自己,付出了努力和行動,也獲得了圓滿的結果,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第三點不要過度執著于學校的排名。美國前一百大學,每一所大學都有教授,一定要適合自己。我現在已經拿到了十個大學的offer,其中有四個英國的還有六個美國的,英國的話有曼徹斯特,美國我現在比較喜歡的USI,是排名35,并不是排名20那么靠前,它很安全生活很便利,這是我申請大學考量的因素,并不單純是排名。
當你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好是較早的時候,當你覺得一切都來不及的時候,其實是你邁開第一步的時機。
達羅捷派學院發展歷史
學校是什么樣的,不僅僅是學校的數據,更不是樓房長的什么樣,我們相信學生的面貌才是學校真實的樣子。我們學校的創始人敬沛女士是90后,是美國達羅中學第一位中學學生,她成為了達羅中學一董。美國達羅中學是位于美國紐約州新黎巴嫩這個地方,在美國擁有150年歷史的創新學校,這里講的創新,并不是說是一所新學校,而是這所學校一直創新。美國達羅中心是零污染排放的學校,擁有青少年商學院的學校。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支持,達羅中學是較具創新課程的學校,敬沛校長認為中國學生有很多和她一樣,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發掘自己潛力的學生,有很多希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勇于挑戰和創新的學生,富有同理心回饋社會的學生,我們把這所學校辦到了中國。
達羅捷派學院課程介紹
達羅捷派學院成立于2017年3月份,正好到現在整整四年的時間,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支持,傳承美國達羅中學美國高中課程。我們開設了數學科學的課程,藝術課程,中國文化素養課程體育課程等等核心課程,這是和美國高中標準一致的,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是非常有優勢的。我們特色是小班制教學,每個班課程人數不會超過15人,學生充分吸收課堂知識,采取走班制,并不是嚴格九年級上九年級的課,十年級上十年級的課,根據不同層次選擇不同學科的內容。我們學分制修滿學分就可以畢業,對于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挑選主要核心課程之外的一些興趣和愛好,我們主課全英文式的教學,提供浸泡式語言環境,還有中國文化素養課,希望中國學生走出國門代表中國國際化人才之前,扎好中國的根基。
我特別想展示我們的理念,我們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認識自己和超越自己的能力,課程挑戰是非常難的。學校滿員只有120人,我們是寄宿制國際化學校,我們課程開設超過了50門。
我們希望能盡量滿足學生對于課外的個人個性化的一個潛力的發掘,我們提供了不同的體育活動社團活動義工活動學術競賽活動還有實習實踐項目。我們學校有一個人參加的高爾夫球特長班,也有全部都是男生的廚藝社團,中國詩歌課程上出版的詩集,進行拍賣捐獻到云南,首次參加的國際國內大獎上獲得很多榮譽。周末假期所有學生便不再工廠工地公司還有實驗室律所等等地方,進行職業發展的探索。我們學校每一個學生的時間表和課程表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學校的學生所有人可以在學校里邊完成所有進入大學之前的準備。
達羅捷派學院項目制學習
我們相信我們在哪里都可以讓改變發生。說到了我們學校的項目制學習,我們學校引用了達羅中學的項目學習,在中國進行了拓展。項目學習大家聽說過,我們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通過團隊合作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學校的學生都做了哪些項目呢?
我們學生不僅為學校設置了美麗舒適的餐廳,供餐公司都是自己制訂的,我們學校有一位創世界學生有籃球,由他們自己設計的籃球隊,從一個人變成候補同學,我們第一場比賽在四年前。去年到校外拓展,居住的山里寒舍,參與了文旅,扶貧空心村項目,設計了人與自然的燈塔圖書館,人與自然和動物親近的山里寵園,得到了中央電視臺海外頻道鄉土中國的報道。
我們更相信學生在不確定的環境也可以擁有確定的能力。這里要講到去年疫情期間我們學生的學習,大家轉為全線網課之后,對于當下的環境和自己的人生安全都是比較焦慮的,我們所有老師通宵達旦修改課程,把整個學期課程內容聚焦在疫情整個社會背景下,怎么認清現狀以及了解發展,更去思考我們學生和學校能為這件事情做什么。剛才沈弋童也講到,她們小組做了一個和國內白酒廠商合作進行野生動物的保護宣傳,有的同學設計了中英文繪本,我們學科課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科學課講述醫療科技創新的發展,我們的歷史課講述了數次人類經歷的流行病對社會文化有什么影響,藝術課進行了古今中外藝術作品和疾病和死亡相關的賞析,了解生與死。
學生一路走來一定能夠得到大學和社會認可,今年是我們第一屆畢業生,我們只有11個畢業生,昨天有51個錄取offer,今天已經收到56個錄取offer。我們這些錄取涵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三個國家,加拿大有在申請,以美國方向為例,進入前50及專業前30綜合大學,升入前30名文理學院,有50%學生拿到了美國大學的獎學金,大概有六位同學拿到了將近300萬人民幣的獎學金。
▲莫單玉女士精彩演講
創新創業上有很大的收獲,學校設計社團為三個公司設計了UI項目,小米商城售賣的指紋鎖也是我們學生專利產品,環保公司設計的垃圾筒,較新的一家公司,我們有滿18歲的學生有自己的公司,民用智能交通工具的公司,一款智能電動滑板車,第一款對國外的民用產品是一款家用機。所以我們更相信在我們的學生離開達羅捷派學院之后進入大學甚至在更長遠的人生道路上他們依然熱愛學習和熱愛生活。不管和在座家長和孩子有沒有緣分一起將來朝夕相處,讓我們一起相信相信的力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