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外國語國際高中部共設有五種國際課程體系,分別為Advanced Placement (AP美國大學預修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IBDP國際預科課程)、A-level (普通中等教育考試高級水平課程)、IGCSE (普通中等教育考試課程)、以及多語種課程(日語,法語,德語),以滿足日趨全球化的申請需求。
不僅在國際課程上做到多樣化、個性化,還加入語言能力考試(托福、雅思)和國際化標準考試(SAT、ACT)的備考課程,助力世界申請。歷屆畢業生已收到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國高校大學的錄取。
在緊張且高強度的國際課程學習與全球化統考之余,國際高中部的教師團隊與各學科教研組還整合校內資源,為同學們開設了各種學科拓展活動與探究型學習課程,這其中較令師生們自豪與興奮的就是PBL項目制學習與IB Exhibition展演。
什么是PBL項目制學習?【點擊咨詢學校】
PBL項目制學習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通過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生圍繞問題獨立收集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
因此在項目制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求學生能夠具有自主探究的意識,還要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用于解決現實問題。
哈佛肯尼迪學院的招辦主任曾在一次訪談中總結了藤校錄取的六大標準:“Integrity(人品)、Capability(能力)、Dream&passion(夢想和激情)、Guts(膽量)、Vision&insight(遠見和洞察力)、Leadership(領導力)。”
考慮到國際部生源近年來在不斷優化,除了沖標化、拿高分,孩子們更需要從自己熱愛的領域找到真正的夢想與激情,并真正建立起自主管理與自主探究的意識,5月AP大考后,在充分考慮國際部學情的基礎上,國際部高中AP教研組充分發揮學校優勢,有效地組織并開發了具有國際部特色的PBL課程。
如何指導中學生做好研究性課題?
經過老師們精心地籌備與計劃,每位老師都結合各班的具體學情制定了詳細的PBL的教學計劃,在一學年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老師們擬定了近百個趣味性和現實性兼俱的備選課題,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每個課題充分查閱相關資料,準備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各科AP老師提交的PBL教學計劃
“為了各科項目制學習的產出質量,也為了讓課程組織地更加高效,我們按照項目制學習的不同任務階段,設計了一系列(共七期)師生共講、師生共學講座課程。”遇芳老師信心滿滿的介紹。
PBL學習期間,幾乎每一星期,國際高中AP課程所有師生齊聚南校階梯教室,從文獻閱讀與綜述的方法到數據與實證分析,從規范的學術寫作到科學備戰課題答辯,從博士們和專業老師們的科學引領到優秀學生的經驗分享,大家共同學習科學探究問題的基本方法與重要工具,這一多維豐富的學術類課程,讓同學們提前體驗了大學的學習方式,也激活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老師的指導下“天馬行空”?
在項目制學習中,選題是重中之重,好的選題能夠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動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中的主人。
為了讓真正有想法的孩子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天馬行空”,讓循規蹈矩的孩子有章可循,PBL的課題選擇采取自薦與老師推薦結合的方式,由各科任老師以已經學習過的理論知識為基礎,選擇可以深度拓展或實踐探究的課題,推薦給學生們。
初步敲定選題后,每個課題有一周半的時間進行可行性驗證,并需要完成開題報告和開題答辯,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們通過閱讀文獻、實驗等多種方法,充分驗證自己選題是否可行。在這一階段,每個課題組都要閱讀至少六篇(藤飛部10篇以上)英文專業論文,并完成1000字以上包括文獻綜述在內的英文開題報告,還要接受開題報告“學術不端檢測”的抽查,同學們在體驗了探究學習的樂趣的同時,也體驗了科學研究的艱辛。
如何做到公平細致的考評機制?【點擊咨詢學校】
PBL項目制探究可以采取每位學生獨立探究一個課題的方式,也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共同探究,根據孩子們的具體特點,國際部高中部的孩子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藤飛部的孩子分別選擇一個獨立課題和一個合作探究課題,考慮到小組合作人數過多會出現“搭便車”的現象,小組合作的課題每個小組不能超過四人。
▲個性化的答辯評價細則
PBL這一學習方式沒有現成的評價模式可以參考,即使是大學的論文評分與論文答辯也沒有特別細致的評價標準,為了學生們在這一學習體驗中能夠輸出保質保量的論文成果,針對藤飛和高中部不同的學情,在開題答辯和結題答辯環節制定了非常細致、公平的、且有區別的評價標準。
對各個課題組的論文內容、組織、語言、研究方法、研究結論、論證與進一步研究展望,開題/結題答辯匯報、ppt,以及小組合作、與老師溝通等多個角度進行了全方位的評價。完備細致的評價標準,就像大海中的燈塔,為各個課題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研究成果讓你“眼花繚亂”了嗎?
經過一個半月的精心打磨,AP項目的每一位同學都在各學科老師的帶領之下,成功合作完成了四篇不同學科的較高質量的小論文,藤飛部的每一位同學各完成了一篇獨立課題小論文和一篇合作探究小論文。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實踐、實物等成果,較終,每一個課題的分享都成為了一個微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