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問題和挑戰時,能夠通過合作去找到解決方案,即便失敗了,也能重新站起來,繼續去尋找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比起單純地解決問題,我們更想看到學生能夠找到許多不同的創造性方法,來解決我們所有人在全球公民身份、數字素養等方面面臨的挑戰。
——摘自Dr. Greg Brunton先生IEIC大會演講
10月17日,第四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在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浦東新區花木路1388號)隆重舉辦。
本次大會以“守望教育初心·成就孩子夢想”為主題,集聚海內外專家、學者,以國際視野探討教育話題,直擊當下教育的痛難點,共話未來教育藍圖!
大會線上線下累計2500萬流量,現場眾多學生和家長慕名而來,與教育大咖、專家學者等面對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討教育困惑,很多家長表示受益匪淺。
在本次大會上,上海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總校長Dr Greg Brunton先生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Supporting Transitions From Primary to Secondary》的演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內容——
Dr.Greg Brunton上海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總校長
大會上,Dr.Greg Brunton先生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3個方面——
1.學校概況;
2.學校IB課程體系;
3.如何從小學過渡初中。
那么關于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Dr.Greg Brunton先生的精彩解讀~
▲Dr.Greg Brunton先生精彩演講
上海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概況
大家好,我是上海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總校長Dr. Greg Brunton,今天我將在這里為大家介紹上海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及學校的課程。
上海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課程貫穿2.5歲到12年級。
我們的愿景是“憑借無可比擬的IB教育課程,西華考驗并激勵著學生。”
很多學校開設有不同學段的IB課程,我們學校致力于提供完整連續的IB課程教學。
學校通過專注于創新、高質量的探究學習和教學,為我們多樣化的社區和學生群體提供教育,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 IBCP課程讓學生接觸職業相關的學習,并建立初步的職業規劃。
此外,我們也關注學生的素質,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不僅接受教育,而且要獲得真正的成長和發展。
我們的課程從2.5歲開始,我們希望每個學生在完成一個階段項目的學習后,都能逐漸培養起領導能力、協作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在面對問題和挑戰時,能夠通過合作去找到解決方案,即便失敗了,也能重新站起來,繼續去尋找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比起單純地解決問題,我們更想看到學生能夠找到許多不同的創造性方法,來解決我們所有人在全球公民身份、數字素養等方面面臨的挑戰。
我們希望學生能通過學校系統性的學習,實現這些目標。
上海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是一所非常特別的學校,因為我們是中國大陸少有的IB國際課程一貫制的學校,學校提供IB所有四個項目(幼兒園及小學階段PYP、中學階段MYP、高中階段DP以及職業發展教育CP)。
我們學校有600多名學生,我們提供從2.5歲開始到12年級的一貫制IB教育。
另外,我們的學校也很具多樣性,我們的學生來自50多個國家,他們在不同的時間來到這里,來到我們的學校,他們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學生組成非常多樣化。
同樣,學校的教職工也是如此,我們的員工來自大約25個國家。學校很重視文化多樣性,我們很珍惜多樣性帶給我們的差異和不同。
再則,我們是一所私立學校,學校建成的目標不是賺很多錢,而是盡可能打造一所好的學校。
圖片來自嘉賓PPT
我們一個班級有多名負責老師、單科教師以及藝術老師。我們有300位學校員工,其中145位是老師,學生能得到很多個性化的關注。
我們支持學生不僅在教室里學習,而且在教室外學習。我們讓學生盡早接觸外部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在沒有明確時間規定的情況下進出,學生們可以在室內和室外進行全面的活動教育。
學校小學部有很大、很明亮的空間。小學大多數班級都會有一到兩名老師。學生有機會做很多課外活動,這與中學是一樣的。放學后,學生可以做大約60種不同的活動,從目前來看,足球是我們學校最受歡迎的活動,另外,學生還參與各種各樣的旅行和社區建設。
讓學生參加活動,不僅是為了提升孩子的數學和英語能力,而且是希望孩子能從活動中真正發展他們的社交技能,培養合作能力,發現自己的興趣。
從活動中,學生可以逐漸明白并確定什么是他們真正想做的,未來他們可以選擇什么樣的道路。在中學階段,你就可以從學生的選擇中看到他們想要發展的方向。因此,我們的小學基本上是五個年級,中學從六年級開始。進入中學后,他們開始上更具體的課程,他們會有設計機器人的課程,藝術、音樂、體育和許多不同的課程選擇。
我們還有一個劇院項目,以此訓練學生如何使用所有的聲音設備,同時,也通過劇院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學習劇院是如何運作的,學生還可以從中學習表演藝術和音樂。
這就是學校的一些基本情況。
上海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IB課程體系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分享上海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完整的IB課程體系。
幼兒園小學項目(PYP)(幼兒園托班至5年級)
中學項目(MYP)(6至10年級)
大學預科項目(DP)(11至12年級)
職業教育項目(CP)(11至12年級)
進入我們學校的學生,他們將經歷PYP、MYP、DP以及CP等階段,從小學到中學,學生們的課程設置將有比較大的變化,初中之后,他們將進入項目,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十分嚴格的國際常規課程。
在DP環節,學生們將學習非常有學術性的課程,能夠幫助學生申請全世界范圍內的夢校。在DP的基礎上,我們的學生還有另一個選擇IBCP——職業課程。這是為那些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學生準備的。
比如說,他們對航空領域感興趣,他們可以參加一個與航空類大學合作的項目,IBCP課程實際上是在高中為那些真正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學生完成第一年的大學學業。
幫助學生順利從小學過渡初中
接下來,我會重點為大家介紹我們學校是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從小學過渡初中的。
從小學到初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并且艱難的過程,從PYP項目的五年級向MYP項目的六年級過渡,不僅僅是上升一個年級,而是學習方式、學習要求、課程設置、教師配置等等整體的改變和進階。
從小學階段過渡到中學,為了幫助學生順利過渡,有些課程還會繼續延續下去,但是在要求方面會有一些改變。比如說,在學習方法方面,不僅注重思維技能,而且還會開始注重社交技能、交流溝通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研究技能等等。
另外,小學和中學的教師配置也是不同的。在小學里,一個班級通常有兩個老師,整個班級像家庭一樣相處,老師負責學生的作業,幫助學生解決大部分的校園問題。
但是進入中學后,學生會發現,教師對他們的關注程度沒有小學那么多了,學生和老師都需要更多的獨立時間去處理他們自己的課程或者學習。
另外,小學有大量的“圓圈時間”,就是教師組織孩子們圍坐在教室中央的地毯上,以集體授課的方式帶領孩子們活動,給孩子們講授知識。到了中學,我們依舊保留一些“圓圈時間”,但這些時間不再是為了教學而設置,更多的是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交流的便利機會。
另外,進入中學后,學生的校園生活也變得更加自由。學生會開始走班制,他們允許帶電子設備進學校。
在家庭作業方面也有一些變化,小學時,老師會將作業寫在黑板上,或者給學生們一些作業紙,但是進入中學后,學生就需要自己去下載作業、課表。
通過這些介紹,大家應該能感覺到從小學過渡到中學是一個大工程,因此,在上海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我們以組隊方式幫助小學畢業生順利進入中學的學習,組隊方式是五六年級結對,我們有升學介紹日、一對一結對模擬升學日、與中學生進行問答環節、五年級團建等等環節,我們還會為小學畢業生的家長提供咨詢服務,協助他們順利陪伴學生進入中學。
整個過渡過程需學生、家長、教師、員工、領導的參與,并且至少提前一年開始,考慮到學生的學業、社交和情感需求,并使過渡盡可能順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大量的交流和經驗分析。
這就是西華外籍子女學校及小初過渡的一些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親自到學校看看,謝謝!
在國際化教育領域Dr.Greg Brunton先生有著豐富的教學及管理經驗,他在演講中與大家分享了小學到初中過渡期中的關鍵點,希望能夠給在教育路上充滿困惑的家長提供一些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