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走偏門、走捷徑,更不要消極對待國家政策。
全球入學和國內入學所體現出的差異,是高等教育資源的豐富程度所決定的。
——摘自第四屆IEIC·深圳峰會演講 任鴻鴿先生
11月7日,第四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深圳峰會圓滿落幕!本次大會以“守望教育初心·成就孩子夢想”為主題,匯集了眾多教育界大咖、專家學者、學校校長等,以創新化、國際化、專業化視角深度探討各類教育熱門話題,為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教育問題答疑解惑,立足當下,共話未來。
在本次大會上,楓葉教育集團副校監、楓葉研究院院長、楓葉國際學校全球校友聯誼總會副理事長任鴻鴿先生,帶來了主題為《“雙減”時代國際化教育的價值更加凸顯》的演講,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他分享的精彩內容。
任鴻鴿先生
楓葉教育集團副校監
楓葉研究院院長
楓葉國際學校全球校友聯誼總會
副理事長
大會上,任鴻鴿先生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對孩子的教育展開了深度討論:
1.國家政策下,望子成龍家長的“老三板斧”不再靈驗。
2.“雙減”時代望子成龍的家長還能做什么?
3.全球入學VS國內入學,道路選擇不同將體現出質的差異。
▲任鴻鴿先生精彩演講
1 國家政策下,望子成龍家長的“老三板斧”不再靈驗
我們要實現孩子的夢想,而不是自己的夢想,對于家長來講是特別具有挑戰性的,我們都會不自覺把自己的期望付諸在孩子身上。關于前段時間熱播劇《小舍得》,央視評論過這樣一句話:所有的內卷里,教育內卷最殘酷。
望子成龍的家長有“老三板斧”。
第一板斧,有經濟實力的家長送未成年的孩子早早出國,看起來風光,但疫情一來各種弊端都暴露出來,這些站在金字塔尖上、最有經濟實力的家長,遇到孩子問題、未成年留學問題、疫情安全問題等等心里面也是慌的。
第二板斧,是買學區房,既可以送孩子去夢校,又可以坐等學區房升值,當孩子畢業后轉手把學區房賣掉,還可以賺得更多,這是過去二十多年非常好用的方式。然而國家重拳出擊——多校劃片。徹底切割了這條邏輯鏈條,很顯然,如果繼續炒學區房,不得不提醒家長——小心成為接盤俠!
第三板斧,是花重金去課外機構培優補習,尤其是一線城市,補課變成了孩子和家長的標配,然而“雙減”政策的落實,家長哪怕愿意花錢去使這一板斧,但國家把這一板斧直接撤掉,培訓機構關停。
所以現在老三板斧統統都不靈了。
2 “雙減”時代,望子成龍的家長還能做什么?
“雙減”時代望子成龍的家長還能做什么?畢竟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有期望,希望孩子可以出人頭地,實現階級的躍升,至少不要發生階級的倒退。
我希望跟大家交流一個觀點:不要想走偏門、走捷徑,更不要消極對待國家政策。現在有媒體放出消息:機構關停了,我們這里包家教,請的“保姆”是清華北大畢業,或者英語能力非常好等等的條件。但小心這個思路走偏了!只要家長開闊自己的視野,更新自己的觀念,是可以找到一條光明大道的。
先說結論:這條光明大道就是國際化教育。
高考獨木橋是非常窄,競爭激烈的,我們家長這一輩人自己就有經歷過。這條獨木橋究竟窄到什么程度?每一年高考的適齡人口大概2000萬人,其中有48%的學生,差不多1000萬有機會參考高考,大部分人甚至連參加高考的機會都沒有。在參加高考的這一部分人群當中,大概有300萬,即16%的人可以獲得本科的錄取。一本錄取率不到6%,211、985高校錄取率是3%,即100個人中3人錄取。如果想要摘取皇冠上的明珠(比如清華北大),清華北大每年錄取6000多新生,錄取率大概是萬分之三,同齡人當中,每一萬人3人有機會通過高考進入清華北大。世界百強大學中國有五所,它們是清華、北大、中國科技大學、浙大、復旦。這五所大學其每年招收大一新生大概2萬名,如果走高考這個獨木橋進入到一所國內上世界百強大學的高等學府,幾率在同齡人當中是千分之一。
3 全球入學VS國內入學,道路選擇不同將體現出質的差異
以清華、北大作為“高等學府”的標準,然而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排名,這三大排名非常具有影響力,它們分別是: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QS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把這三個排名取平均值得出清華大學平均排名24,北京大學35。在清華大學排名以上的學校,比如加利福尼亞大學,去年楓葉畢業生收到其錄取書246份,多倫多大學211份,墨爾本大學230份。從數據來看,國外百強學校跟清華、北大的錄取數量不是一個量級,甚至相差三位數。每一年高考季也是楓葉學子參加畢業典禮的時候,他們每人手上有3-5份錄取書,這不只是量的差異,而是道路選擇所體現出質的差異。
全球入學和國內入學所體現出的差異,是高等教育資源的豐富程度所決定的。比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熱門的留學目的地國家,其占全球百強大學的三分之二在這四所國家。把百強大學的數量跟其國家人口數進行對比,發現荷蘭人均百強大學擁有率第一,即每250萬不到的荷蘭人就擁有一所百強大學,這個數字在中國大陸是2.78億,好比荷蘭大學的門前有2個人在排隊等待入學,但在中國就有279個人在排隊等待入學。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是荷蘭最好的大學之一,它的國際排名介于北大和復旦之間。有家長認為留學是非常費錢的事情,但阿姆斯特丹大學國際學生的學費折合人民幣6.4萬左右,一般中產家庭都可以負擔得起,而且可以用全英文來完成其專業的學習,取得本科學位。由于疫情,很多家長會關注,疫情之下高中畢業之后是不是先不出國,在國內選擇國際課程項目,比如2+2、3+1,這些通過楓葉可以免高考不出國實現留學,走國內高校、國際項目。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開闊視野、更新觀念,為孩子找到光明大道,并不是只有進入中高考普通高中或是進入職業技術學校兩條路可以走,還有第三條國際化教育道路可以選擇。
任鴻鴿先生以當前時代的教育改革政策作為大背景,用國際化教育錄取率的實際數據作為支撐,幫助家長打開新視野,為孩子今后的成長道路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希望對各位家長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