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平和公布了8月14日插班考的信息,消息公布之后,不管有沒有實力的家長,都想讓孩子去感受一下平和的入學考難度,但是光是學籍問題,讓很多的學生失去了報名資格:
民辦轉民辦可以轉嗎?
不要學籍,公辦轉民辦還能轉嗎?
轉入民辦雙語學校之后,學籍怎么辦?
……更多國際學校招生入學問題,點擊咨詢
關于學籍的一系列問題,很多家長都迷糊,播播老師給大家稍微整理一下,一起來看看:
1、什么是學籍?
學籍是從小學開始的,從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實行秋季入學集中注冊制度。因此不管讀的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是在小區附近的幼兒園、或者其他區和城市讀的幼兒園都不會對上小學產生影響。
幼升小的適齡兒童在當年9月實際到校報到后被納入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由學校做好學籍轉接和管理工作,不收取任何費用。
對于就讀國內普通學校的學生來說,只有具備學籍才能參加國內的中高考。
對于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來說,國際學校高中階段會為學生注冊國外學籍。
2、國際學校的學籍是什么樣的?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此類學校的學生需要是外籍身份。
公辦/民辦學校國際部:這類學校學生畢業后可以同時擁有中外雙重學籍。
私立/民辦國際課程學校:這類學校會直接為學生注冊國際學籍,這類學校是沒有國內學籍的。
3、學籍對國際學校學生的影響
如果想申請國外的大學,國內學籍對申請國外大學的學生的影響不大。只要學生能提供合格的申請材料(平時成績單、標化成績)就可以申請。
如果想要同時申請國內大學和國外大學,這種學生就需要選擇為學生頒發雙學籍的學校了。
4、讀國際高中后還能轉回普通高中嗎?
可以轉回,轉接學籍或新建學籍是招生入學的后置程序,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不應將學生之前有無學籍或學籍是否已轉至接收地作為確定入學資格的必要條件,不得以學籍問題為由拒收學生。
但不同性質的高中教學內容相差很大,學生轉回普通高中后一般需要從高一讀起,耽誤了一年時間不說,也難以適應不同的校園環境和教學節奏。
5、小學學籍什么時候可以轉?
在幼升小階段,學籍是動不了的,孩子被錄取到什么學校,一年級的上學期學籍就在這個學校。
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到五年級上學期,這期間孩子的學籍是可以動的,也是大家可以轉學的機會。
6、學籍要怎么轉?
大家可以經常看到說,同區不能轉。實際上,約束的是不能轉入同區的公辦學校。
而對于民辦學校,原則上是孩子參加插班考并且通過了。同時,這個民辦學校又有多余的學籍名額可以給你。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不受限于“同區不能轉”這一點。
特別提出的是,浦東新區不支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之間轉學,不支持政府購買學位與非政府購買學位之間轉學。
7、通過了民辦學校的插班考,但是學校給不了學籍怎么辦?
這種情況,我們首先可以考慮的是先去借讀。
要注意的是,如果一直沒有辦法安排學籍,也不一定會影響將來升初中。
這要看孩子初中是繼續讀民辦,還是要進對口公辦。如果初中還是讀民辦,那么學籍和孩子不在同一個地方的問題就沒什么影響。但如果初中要進入對口公辦的話,那可能需要重新搖號,大概率還是搖不進這個學校,就需要慎重考慮了。
8、哪些地區的公辦初中看學籍?
看學籍的地區有黃浦、靜安、楊浦、長寧、徐匯、虹口。這些中心城區的公辦初中,都是首先錄取學籍在本區的生源。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校對學籍轉入的時間還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徐匯的一些公辦學校要求,至少學籍在徐匯滿一年半(也就是四年級下學期必須在)。
除了以上的中心城區,因為生源超額太嚴重,閔行這兩年也有個別的公辦學校開始看學籍了。
總結來說
公辦轉公辦:同區不可以,跨區據家長反饋可行
民辦轉公辦:部分可行,寶山區明文規定不允許。
公辦轉民辦(純民辦):目前基本無法操作。
公辦轉民辦(政府購買學位的學校):相比較純民辦而言轉學成功可能性較大,但是也需要家長協商好具體細節。
民辦轉民辦:民轉民就比較復雜,分為多種情況,從非購買學位民辦轉入購買學位的民辦仍然可以轉,反之是被禁止的。
如果覺得復雜,那家長們只要記住:通常民辦只出不進。不過很多區都加上了一句“原則上不予轉學”,那在原則之外還是有一些空間的,只是實際操作起來要費一些周折。
以上就是學籍和轉學相關的問題,民辦學校之前的插班考很普遍,但是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畢竟在小初階段,轉學是件很麻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