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中式教育的執著,是很多年輕父母共通之處,這點連已經身在國外的移民一代也很常見。在家長群和網上論壇內,經常看見華裔父母詢問如何給兒女擇校的問題,也時常見到移民華人帶著子女回滬讀國際小學的例子。關于上海的國際學校,每一所學校的標準都不一樣,只有相對好,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上海平和雙語學校”,來看看這些國際學校怎么樣,您可以隨時撥打:400-8200-288或在線咨詢!
上海平和雙語學校成立于1996年。2003年4月經國際組織論證,正式批準學校的IB項目. 2004年12月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認定為首批“上海市雙語學校”。2005年年底又通過國際及跨地區鑒證組織(CITA)的審查,成為CITA組織成員學校。它被家長們譽為上海較難進的雙語學校之一。
現有約1500學生,其中200多位學生是外籍。它的高中部每年招生140人,其中40人是CTC國際課程,也就是加拿大加安國際學院,簡稱中加班,每年招生兩個班。而IB課程招生4個班,共100人。實際上,IB課程中有大量學生來自本校初中,從外校招進來的學生,僅20人左右。每年入校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
《《《《一站式獲悉上海平和雙語學校招生資訊等信息,400-8200-288或在線咨詢》》》》
學校處于浦東新區新的碧云社區。這里外籍人員很多,環境優美。在學校旁邊,還有兩所只收外籍學生的學校-德威和協和。它的校園比較小,小學初中高中都有。
對于高中生來說,學校給予的自由度超級大。學校里的老師學術水平都很高,而且知識淵博,風趣幽默,與學生保持非常親密的關系。因為學校不以高考為較終目的,所以老師們可以拋開考試,把精力盡可能多地花費在教學本身,更注重課堂的趣味性,更注重知識的寬度。
數理化的教學范圍會比體制內的課程廣很多,但相對淺。文科作業與考試從來沒有機械的抄與默,更多的是分析理解,講出自己獨到的觀點。當然有位平和學生也說道,“國際課程并不是真正的個人素質教育,也不是脫離應試教育苦海的天梯,而是把一種苦,轉為另一種苦”。學IB課程,它的辛苦程度絲毫不壓于體制內學習。
學校里的學生,家境都比較好,由于學校管得嚴,很少出現攀比現象。有三個畫面,可以看出這所學校的學風如何。每年高三畢業時,學長學姐按慣例,把用過的參考書,課本,放在校門口。這一天,高一高二的同學完全顧不得吃飯,一擁而上,撲進書堆里就搶。不是為了省買書錢,要的是學長學姐們在書中做出的寶貴注解。
在自習課上,總有幾個學生,溜出教室,悄悄跑到其它班的教室門口,蹭課聽。只因為喜歡那門課,喜歡那位上課老師。每晚圖書館坐滿了人,全是黑壓壓的人頭在奮筆疾書。這樣的環境里呆久了,也不由自主投身進入努力學習的隊伍里去。“在平和,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什么,想成為什么,目標是什么。所以都奮力向前。”平和的一位同學這樣說。
有些同學來自于體制內學校,高中才考入平和。他們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學校有更大的包容性,給我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自己做想做的事,給了我普通高中無法比擬的生活經歷和眼界。”
當然,后面也有家長在抱怨,“學費每年漲,在這里上了兩年,學費上漲35%。”,同時,還有家長也抱怨,“家長會經常總是安排在工作日的工作時間,不會考慮那些要上班或者難請假的家長。進平和的學生,:爸爸很有錢,媽媽全職在家。全部時間奉獻給學生。”實際上,不僅是平和,進其它國際學校,也大抵如此。
《《《網上檢索千百下不如在線咨詢一下,400-8200-288-或在線咨詢》》》
擇校小點撥:關于其他國際學校之,由美國駐上海大使館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創辦的上海美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SAS),毋庸置疑是外籍學校頭牌。“在上海的國際學校里 waiting list 是較長的。”知乎專欄 SuperMom 的一個受訪者說。原先名為上海美國學校的 SAS,在去年三月份起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要求和所有同類學校一并采用以“上海”開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結尾的命名形式,例如上海日本人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和上海不列顛英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針對華東地區國際學校的介紹說明,江浙滬200+國際學校,各國際學校考試開放日、入學門檻、資訊信息等一站獲悉,盡在遠播國際教育,假如還有什么疑問能夠聯絡我們的在線學業規劃師,一對一為您詳細解疑答惑,遠播國際教育祝您每位學子都能匹配到適合的國際學校,400-8200-288或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