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將孩子送往海外求學時,國外的也將目光投向了中國。近年來國際學校在廣東地區發展迅速,并且在2019~2020年還將再增添數所新開學校。
這些學校會選址在哪里?會有什么特色呢?一起來看看吧。
全國國際學校已超1000所,廣東位列第一
據統計,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范圍內國際學校的數量超過1000所,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其中,廣東地區分布著140多所國際學校,位列,江蘇、上海、北京緊隨其后。
2019-2020年廣東還將有11所國際學校開設
2019-2020年計劃在廣東新開辦的部分國際學校,共有11所,其中廣州、深圳各有3所,占據了半壁江山。值得一提的是,這11所國際學校中,有超過一半的學校將于2019年開設,也就是說較早在今年,廣東的學生們就可以體驗到獨居特色的英式教育了。
英式教育有哪些特點?
特點一:游戲教學
英式教育習慣將教學融入到有趣的課程設置中,其中較典型的模式就是融入到游戲中。舉例說明,將班級分為若干小組,模擬在同一市場環境下的不同公司,以爭奪市場、爭奪資源的競爭模式,讓每個人擔任不同的職責。這樣一來,學生就有了經營公司的主觀體驗。
特點二:案例教學
英式教學中的案例教學在商科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比如在課堂上,理論講解完畢之后,會放一段相關的錄像,根據錄像出現的情景,再來結合理論進行分析討論。這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也對理論加深了印象。
特點三:團隊合作能力
英式教育有意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英國公司的招聘模式有著極大的關系。歐美國 家的公司都很看重一個人的團隊協作能力。所以在英式教學里,幾乎每一科都會有小組作業,大家一起進行調查研究,分配任務,寫論文的時候也要彼此交流。但是,這并非是說看重團隊能力就意味著不重視個人獨立能力。團隊任務之外,也會有個人的任務。所以,英式教育是個人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都兼顧的。
特點四:演講技能和發言能力
英式教育里,同學們經常都會跟PowerPoint打交道,因為很多場合中,他們都被要求進行演講。或者有的并非是正式的演講,但也需要上臺闡述。在演講的過程中,老師還會要求身體語言、眼神交流等等方面。此外,英式教育里鼓勵學生上課發言,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從而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總結思考能力。
特點五:調查研究能力
不論是小論文還是畢業論文,都需要大量的實際調查。這些調查需要你實際走訪到特定的地點,查閱大量的書目,參與到真實的環境中。
總的來說,英式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研究能力,而非一味地拘泥于書本知識。它更在乎學生是否能真的學以致用。這也側面反映了英式教育的實用和高效。
英式學校布局內地勢頭猛
在已知曉的2019-2020年即將新開的學校中,廣東和江蘇地區仍然是發展較快的地區。與美式學校相比,英式學校更具有高歌猛進的狀態。統計顯示,中國內地將會有超過25所英國公學的50多個校區。
日前,哈羅國際 (中國)首次在珠海舉辦教育分享會,正式面向社會各界介紹其備受矚目的雙語學校——禮德學校在珠海籌備建設中的兩個校區:珠海唐家灣校區以及珠海橫琴校區,預計學校將于明年9月開學。
已有450年歷史、“英國九大公學”之一的哈羅公學,已先后在曼谷、北京、中國香港和上海成功創立哈羅國際學校。與招收外籍學生的北京、上海的哈羅國際學校不同,即將在明年開學的禮德學校珠海唐家灣校區以及珠海橫琴校區,實際上是民辦性質的國際化學校,中國國籍以及外籍學生都可以招。其中,唐家灣禮德學校主要是提供幼兒園和小學部分的教育,橫琴校區提供中學課程和寄宿服務。
哈羅禮德學校珠海橫琴校區規劃圖。
去年,蘇格蘭較負盛名的私立學校費得斯公學中國校區正式確定落戶廣州增城,預計于今年開辦。
2018年5月,德威教育集團與魯能北京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建設一所十二年制的私立國際學校,新校落址于魯能格拉斯項目園區內。
英國國王學院學校分別與人大附中、南京外國語學校合作建立人大附中杭州學校和無錫南外國王國際學校,并于2018年9月正式開學。
2018年9月,上海浦東新區民辦惠立學校、杭州市蕭山區惠立學校相繼正式開學,兩所學校都屬于惠立教育集團旗下,而惠立教育集團聘請英國惠靈頓公學作為教學顧問,并由惠靈頓(中國)國際教育集團提供管理支持。
諾德安達教育集團旗下的寧波奉化區諾德安達學校也于2018年9月正式開學,10月諾德安達(江寧)雙語學校項目簽約落戶江寧開發區,北京房山區諾德安達學校、佛山諾德安達學校也即將于2019年開學。
在2018年年初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訪華期間,6所英國公學與中國合作伙伴舉行簽約儀式,集中宣布英國學校將中國視為海外拓展的戰略市場。
在2018年簽約的6所英國公學中,新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有兩家,分別是Durham School(杜倫公學)和Reigate Grammar school(萊爵公學)。借機再次發布的品牌為Adcote School(阿德科特學校)和St Bees School(圣比斯公學)。發布新校區的則是Wycombe Abby School(威雅公學)杭州校區、Malvern College(墨爾文學校)成都第二校區。
如何擇校?以學校背景做參考
隨著國際學校以及各種民辦性質的國際化學校的大量出現,提供了多樣化的教育資源,那么家長該如何選擇?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教學環境、理念、課程等條件都差不多,不好做出抉擇,不妨就以學校的背景做參考。
哈羅國際教育研發部副總監孫彥坤表示,隨著越來越多海外進入中國教育市場,未來國際學校的競爭在于本地課程的設置。與直接申請就讀位于倫敦的哈羅公學較大的不同是,在國內就讀珠海的分校除了國際化課程,關于中國文化的課程將占有很大比例,無論是在國內的人脈還是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可能比小小年紀就出國留學要深入得多。既有與英國總部辦學統一的標準,又彌補了中文學習的缺失,發展潛力更多元化。
據前哈羅曼谷校長、現任哈羅國際集團營運總監 Michael Farley介紹,哈羅禮德學校的課程設置是融匯中西兩種文化精粹。在中小學階段,課程以中國九年義務教育大綱為核心,同時融合英國國家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 of England)的精髓和優勢。
亂象頻發,家長和學生更需要三思而后行
2011年,國際學校數量為549所,至2018年,國際學校數量達到1028所,近十年間,國際學校數量成倍增長,可以說國際學校發展已成井噴之勢,期間資本的大量涌入與流動,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亂象。
國際學校從較初的小眾市場演變成一個為大眾所熟知的“高教學質量”的代名詞,也表明了國際學校渴望通過“官方認證”來提升質量的迫切心情。
外籍品牌的涌入、國際學校的快速繁殖、國際課程認證的加速,為中國教育行業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所有內容都在一個平面上時,投資者、學校、家長和孩子的選擇就更要三思而后行了。
本文內容由高考團隊綜合自廣州日報和網絡,侵刪。
★推薦閱讀:
2019開學季國際學校首次聯考來襲,一次考試N個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