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去美國讀個越來越難,很多學生都會選擇高中就去美國,以增加自己的軟實力,一方面可以提前適應美國環境,適應美國教育,另一方面申請時可以加分。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高中想要接受更加多元化的優秀教育,還可以選擇國際學校這條路,那么出國讀美高又有什么用呢?

圖片來自網絡
首先,咱們肯定不能說誰好于誰,這兩者的利弊其實都很明顯,稍作對比分析,大家就能明白該作何選擇了。
美國高中
送孩子去美國高中就讀,較直接的優勢是什么?肯定是能接受美國本土化的教育,提前熟悉這種方式,為以后順利進入大學做好鋪墊!
確實,這是一項非常明顯的優勢點,但不夠細致和全面,所以咱們還得嘮嘮,出國讀美高的優劣到底是哪些方面?

圖片來自網絡
優勢一: 擁有更多優于其他國家的語言環境
美國的教育市場剛剛對18歲以下的國際學生開放,目前在美國讀高中的中國學生非常少,相比之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因為高中學校開放比較早,經常會出現在同一個學校里有很多中國學生,導致語言學習環境被弱化。因此,選擇到美國高中留學,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優越的語言環境。 另外美國高中設定的ESL課程是由高中直接安排的,沒有語言預科學校之說,對于國際學生來講,少了一道語言學校進入高中的門檻。
優勢二:同等條件下,美高學生被錄取的概率要大
中國的高中畢業生如果要直接升入美國的大學本科一年級,尤其是進入常青藤學校非常困難,因為國內學生不僅需要準備參加繁重的高考,另一面要安排美國的SAT/ACT考試以及TOEFL考試,時間和精力受到極大的牽扯。如此,不僅考試難度大,而且極其不方便。
如果學生選擇在美國就讀高中,不僅參加SAT考試非常的方便,而且可以直接參加AP,IB等眾多進入必須先修讀的預修課程。
學生在美國高中體系中獲得的學習經歷和課外活動以及社區活動的經歷也更加受到美國教育體系的認同,學生獲得的老師推薦信和教務評估,由于教育體系的不同,都是在中國的學生無法獲得的,而這些對于想進入學習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入學審核條件。
優勢三:提前了解適應美國文化環境
同時對于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也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在美國讀高中也利于提前進行大學申請的了解。美國大學每年都會到各州的高中進行宣講,舉辦INFORMATION SESSION,為學生介紹錄取情況以及和解答學生的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了解學校以及和AO溝通的機會。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春、秋假和周末的時間去自己心儀的大學進行CAMPUS TOUR。這CAMPUS TOUR會由STUDENT GUIDE帶領,講解學校的學習資源、設施、師資等各個方面的信息。
優勢四:學生素質能夠得到全面培養
因為中國教育體制、文化習慣等方面原因,中國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心理素質和環境適應能力相對較弱。目前,接收國際學生的基本為美國寄宿制學校,管理非常嚴格,學生吃、住在學校內,避免了中國學生與當地家庭的不適應。同時,通過在學校內的集體生活,創造更多的時間去接觸美國當地的學生,可以更快適應當地的學習環境,學會在國際環境下的獨立生存能力和多元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生活及思維習慣。
在美國讀高中還有一個好處是,美國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尤其在高中階段。當地的高中學校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非常重視,學校的選修課程非常豐富,例如:聲樂、器樂等音樂類課程及體育運動類的課程,使學生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潛力得到全面的發揮。

圖片來自網絡
劣勢一:身心發展問題
由于課程體制不同,很多學生在剛剛接觸大量的閱讀作業和寫作ESSAY會覺得有很大壓力。而如果真的想要拿到高GPA,同時又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學術和外部資源,對于學生的時間管理、學習效率、獨立思考能力和成熟度都是有很高要求的。
劣勢二:國際學生在美國參加學術競賽的機會相對有限
很多美國州內和國內的競賽都要求本土學生參加,而國際學生可能只停步在初選。
國際高中
一般國際學校開設的課程都是和留學國家的課程相匹配。因此不少家長認為,就讀國際學校,能提高未來申請的機率。相比出國讀美高,似乎就讀國內國際學校是一個更加“便捷”的方式,但實際上,國際高中并非如此,他的優勢體現在這些方面。
優勢:認識與選擇的人越來越多
國際高中采取雙語或全英文教育,更符合中國的國情,利于學生適應英語教學模式。學生既可以體驗國外的課程體系,又不會覺得像在國外那樣孤單。
在考試準備方面,由于國際學校的的學生是不參加高考的,因此學生的學習量不會像傳統高中和美高壓力那么大。很多學生基本上都是從高一就開始準備標化。另一方面,國內考試培訓要優于美國,學生請假也比較靈活,能夠集中的備考時間。

圖片來自網絡
劣勢一:AP并不能代表一種課程體制
國內引進的國際課程中,A-LEVEL更注重課程的深度,IB更注重課程的廣度。而AP,雖然被北美大學所追捧,但并不能算作一種課程體系。因為它不能貫穿中學階段的始終。雖然學校開設了國際課程,但是學生有選擇是否參加考試以及拿國際課程畢業證的權利。
劣勢二:部分國際學校的師資流動性大,學生質量層次不齊
有些學生,就讀國際學校,較終IBT成績50-80左右,SAT在1100左右的也不少見。這類學生較終可能會因為無法達到標化的要求而放棄申請TOP50的學校,或者只能選擇不要求SAT成績的學校進行申請。
而有些學校為了提高入學率,會聘請一些國外老師來講課,但這些老師的質量好壞不便評判,所以師生的流動很大,教學的質量不好。
較后,可以看到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怎樣選擇還是得看每個家庭的情況,這里不做具體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