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教育和留學熱潮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國際課程。特別是計劃讓孩子出國的家庭來說,國際課程能提前幫孩子適應國外的教育體系,起到一個很好的承前啟后的銜接作用。
也許會有家長會問,現在越來越多的海外大學接受高考成績,為什么我們非要讓孩子去入讀國際高中、學習充滿挑戰的國際課程呢?
國際課程的優勢,并不只是銜接大學課程那么簡單。
1、國際課程的優勢
國際認可度高
由于國內普通高中考試中的差異化問題,導致考試成績很難反映孩子的實際水平。
而在全球統考的A-Level、IBDP這樣的國際課程考試中,出題的科學性、評判的公平性都有更為嚴格的標準。因此這類國際課程的考試能夠將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如實地反映出來。
特別是國內學校成績單造假事件的陸續出現,給中國學生的誠信方面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相較而言,海外大學更青睞學習國際課程的學生。這是對我們國內學生來講一個較直接、較顯而易見的優勢。
改變思維模式
由于國際課程的授課要求及外籍教師的授課方式和我們的傳統教學模式有很大不同,在老師潛移默化的引導和影響下,會發生一些轉變:
· 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的探究;
· 從單純追求答案轉變成注重批判性思維;
· 從獨自埋頭學習轉變成小組合作;
· 從培養單一的應試能力轉變成注重綜合的實踐能力。
這些能力和素養都是學生進入大學乃至進入工作中應該具備的基本學習能力。而國際課程的學習,正是一個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的好時機。
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對于同學們來說,國際課程較大也是較有優勢的地方,就是可以幫助學生揚長避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西方的教育,是從兒童的興趣出發,更多強調的是興趣。而中國的教育更多的時候強調的不是興趣而是訓練。經過體制內“訓練式學習”,為大家打下堅實的基礎,再去選擇自己較有優勢和感興趣的學科,在國際課程的學習中將“事半功倍”!
其中,國際課程的個性化發展,較主要的就是體現在選課上面。
2、選好課很重要
對于所有學生來說,選課一直都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尤其是對于國內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一般國內學生都是在大學的時候才開始接觸具體的選課,所以對于中國學生而言,“選課”這個概念了解的都不是很深。
上了10多年的學,課程都是學校安排好的,自己不用操心按部就班上課就成了!怎么現在還需要自己選擇科目呢?
眾所周知,國際課程一般都會設置多門學科供大家選擇,比如我們熟悉的A-level課程,就要我們從70多門學科中選擇3-4門進行學習。
選課是門技術活兒:選的課程太難,對于同學來說學習壓力太大;選的課程不符合大學專業的申請要求,成績再好也沒有足夠的競爭力;選的課程自己不喜歡,那后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也會嚴重不足,很難取得好的成績……
而且,一般情況下我們選好課程之后,是很難進行更換的。因為每個學科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如果中途調整,前期落下的課程只能自己額外去補習。
對于想申請國外大學的同學來說,一般我們在十一年級開始就要準備大學申請的相關事宜,不能像體制內一樣還能在高考前較后半學期再沖刺一把,相對而言學習的壓力也會比較大。
3、選課前的準備
確定國際課程
目前國內開設的國際課程有很多,主流的課程有A-level課程、IB課程、美高+AP課程、BC課程、VCE課程等。
首先需要確定自己想要選擇哪類國際課程,從而根據每類課程的具體要求進行選擇。
規劃大學專業
不同的專業對于課程的搭配和要求是不一樣的,我們不妨在接觸國際課程之前,先考慮好,我們未來想從事什么工作?有沒有理想大大學?大學想選擇什么樣的專業?
有未來發展方向的加持,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課程,另一方面,對于感興趣的方向學生的學習動力自然就更大。
評估自身學習能力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要對自身的學習能力有一個評估,這對于我們選擇國際課程還是選課的時候,都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指引作用。
選課的門道有很多,不同課程也有不同的選課方法,甚至在不同的時間段,我們也有不同的選課技巧(比如從IGCSE年級到A-level年級,同學們需要重新選課)。
小編建議各位同學一定要倍加關注選課,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就相當于給你的學習階段來了一個“開門紅”。不要把選課拖到較后一秒,提前做好規劃,這樣你比其他人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去準備,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