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時代,世界與社會經歷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孩子需要擁有哪些技能與實力,才能贏在未來?
這是許多家長的困惑,也是很多走在前列的國際化學校所探求的答案。
今天小編探訪了一所以藝術和商科為特色的學校,校方將此特色融入劍橋國際課程,致力于培養未來的商業。
如何將短線的規劃目標與長線的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助力孩子贏在未來?那就和小編一起走進立洋復通學府,去尋找答案吧~
學府背景與特色
立洋教育創立于2003年,旨在培養全球性精英人才,為世界輸送商業精英。在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立洋先后服務了10萬余名學子和上萬個家庭,提供了專業化、個性化、定制化的精英教育。
在立洋復通看來,未來的商業較重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結構,而是一個人的格局、品格和能力,他們希望培養的學子擁有快樂、智慧和具有世界格局。
小編發現立洋的特色與優勢很多:個性化教育管家、商科特色課程、精英教育課程(未來和慈善活動)、藝術教育(美術、音樂、戲劇與科技)、科技教育、世界課堂等,都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基礎。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個性化教育管家服務”。
立洋復通的教育管家服務包括了學習管家、規劃管家、心理管家、生活管家、實習就業管家等。
01 學習管家
通過嚴謹專業的評估,采用契約制的學習方式,一人一課表,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特質,針對性地實施導師制,打造較符合學生的個性化學術課程。
02 規劃管家
規劃管家會定制針對每個學生的規劃方案,進行學校申請、夏校申請、文書寫作、背景提升、面試輔導等全方位輔導。
在規劃指導方面,立洋已經深耕國際教育二十余年,每年輔導多名學子進入牛津、劍橋、哥大、賓大、約翰霍普金斯、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芝加哥大學、康奈爾、愛丁堡、多倫多大學、加州大學、巴布森商學院等世界。
03 心理管家
立洋復通的心理管家會在親子關系、學生心理、幸福心理、智慧父母、專業咨詢等方面為學生和家長進行個性化的服務。
此外,立洋復通還設立有獨特的家道學院,特別聘請了國內外優秀的專家團隊,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可能面臨的種種挑戰提供強大助力。
04 生活管家
在立洋復通,生活管家的工作不僅僅是為學生的衣食住行提供服務,而是和培養未來的商界精英這個教育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生活管家會打造立洋的戶外教育、美學教育、餐飲文化、住宿文化和世界課堂等全方位的生活教育場景。
05 實習就業管家
實習就業管家會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職業培訓,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和名企參訪機會等。
學生們還可以通過不同職業的體驗式課程,結合企業參訪、活動等探索型學習場景,盡早做好成熟的職業構建。
這樣全方位的英式教育管家服務,其背后是立洋教育近20年的深耕和積淀。
課程設置:中西交融
在探校之時,立洋的老師們為我們介紹了立洋復通學府的概念,之所以叫“學府”,是因為立洋復通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自己,這里能夠給每個學生“家”的溫暖。
學府的課程設置是采用中國書院制加西方學院制,構建中西交融的課程圖譜。
學府設有多個學院,包括劍橋學院、復通商學院、規劃中心、家道學院等,打造中西融合課程。
西方學院制的劍橋學院構建了以劍橋國際課程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包括語言和數理兩個方面。
這也是立洋教育過去20年深耕的課程領域,已經有了相當的積淀,僅近三年就已經輔導了上百名學子進入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巴布森商學院等。
商科教育是立洋復通較顯著的特色。復通商學院聚焦立洋復通較有特色的商科課程,全方位培養未來在領導力、批判性思維、國際禮儀、慈善公益等方面的基本素養。
在這里,學生可以通過實踐學習、角色扮演等方式,學習納稅、擇業、社區參與和國際貿易等知識,同時建立健康的存儲和投資觀念,理智的消費觀念和信用觀念,培育良好的金融素養。通過投資理財演練、模擬證券交易、校園商業活動等掌握基礎貨幣和理財知識,學會從財務角度進行理性決策。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是帶有翅膀的天使。怎樣讓孩子展翅高飛,是立洋一直想要實現的夢想。
立洋復通學府辦學特色除了商科教育,還有藝術教育。
立洋希望腳踏實地為孩子做真正適合他們的教育,根據學生的個性做規劃規劃指導,幫助他們找到適合的專業及學校。
校園環境
學生的公共活動空間,像是一個小型圖書館:
學府教學樓的走廊,結合本層樓的功能,布置了各種學生作品展示。
而每一層樓都有一處如下右圖所示的offer墻,記錄著過往學生的學習成果及輝煌。
學生活動展演區,也可用于family day的場所:
走進學生的生活區,仿佛進入了一個小型展覽館,學生們課業之余可以在藝術的海洋中遨游:
2020年秋季招生計劃
立洋復通共設置 IGCSE1 / IGCSE2 及 AS-Level / A2-Level 四個年級,具體招生名額:秋季招生150名。
學費:96000元/學期
餐飲費:10000元/學期
百聞不如一見,了解一所學校的方法是實地考察,與校方教師面對面聊聊彼此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