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國際教育圈都會更新迭代。
2020年雖然是個特殊的年份,但是國際教育發展的步伐卻沒有停滯,新開的國際學校和分校也是遍地開花。
據小編不完全統計,目前上海16個區已經有130余所國際化學校,遍布上海的各個角落。這些國際化學校不僅有美高、AP、IB、A-Level、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主流國際課程,還有新西蘭、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各式各樣的小眾國際課程。
但在嚴控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背景下,沒有當地戶口的打工子女上學門檻越來越高,來滬打拼不易,孩子上海上學更難。
除了較基本的居住證社保要求,上海幼兒園入學還有額外的“隨遷子女積分打分表”,按父母在本區繳納社保、有住房等條件打分,然后優先安排分數高的外地子女入學。
不同的區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
靜安區較重視家長的上海居住證積分達標,一旦達標就有120分的基礎分,比未達標整整多80分!
五個區中,只有黃浦區非滬籍居住證積分滿了120標準分就不用參與打分,滿標準分值優先一級錄取;
嘉定區由各街鎮根據自己的學位情況劃定積分標準,每個街鎮的打分劃線都不一樣;
奉賢是有減分政策的區,今年開始還會取消加分政策得分的5分!
……
可以看到相對于本地學生來說,外地學生和在上海生活的非滬籍學生的家長都面臨孩子上學難的問題,有不少家長另辟蹊徑,尋找既能讓孩子在上海上學,又能夠讓孩子得到教育。
國際教育,近年來因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日益成熟的教育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尤其是上海的國際學校,近年來一份份亮眼的答卷吸引了眾多家長的目光。
現在不僅僅是本地的家庭選擇上海國際學校,還有更多非滬籍家庭選擇就讀,不再將“高考作為孩子的出路”,限制也沒有公辦學校那么多。
那么非滬家庭上上海的國際學校有沒有什么限制呢?
關于家長們較關心的這個問題,小編幫家長們匯總了一下:
1. 外地中國籍學生,不能考的兩類上海國際學校:
? 公立學校國際部(如:華師大二附中)? 純外籍國際學校(如:惠靈頓、德威)
2. 外地中國籍學生,可以考的兩類上海國際學校:
? 民辦國際學校(如:星河灣、領科)? 中外合辦國際學校(如:七寶德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