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走班實際上真正的有利之處在于,孩子能夠發現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的內驅力,讓我們的孩子還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除了學習以外的其他的一些事項。
我們要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間充滿自信,不斷去朝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去實現,同時不斷完善自我的人格。
——摘自3月13日陳文國媒體采訪
媒體采訪時間:2021年3月13日
媒體采訪地點: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 · 春季峰會 · 上海站 新聞媒體中心
媒體采訪嘉賓:陳文國,上海宏潤博源學校總校長
▲現場媒體采訪
媒體記者:
請您說一說我們學校的教育理念、師資、規劃情況?
陳文國:
非常高興能夠通過遠播平臺,跟大家介紹上海宏潤博源學校的一些具體情況。我們學校本著“為我們的孩子服務”的較基本的教育理念,所有孩子在我們這里都能夠得到真正的關心。
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應該有一套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我們就設計出這樣一套學習課程,讓每個孩子都能夠獲得適合他們的學習課程。有的孩子有的方面比較強一些,有的孩子有的方面比較弱一些,我們給孩子的課程就會有分層,讓他進入到不同的層次的課程學習。
舉個例子,我們的孩子課程設置可以有挑戰性強度大的AP課程,可以有挑戰性一般的A-Level課程,也可以有普通的標準課程。那么這樣組合起來以后,他學習所有的課程都不會感到非常難的,會感覺來游刃有余,這樣孩子就會對學習是越學越有興趣,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分層走班實際上真正的有利之處在于,孩子能夠發現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的內驅力,讓我們的孩子還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除了學習以外的其他的一些事項。
因為我們的孩子實際上不僅僅是學習文化知識,我們更應該關注這個孩子是不是具備完整的人格,是不是具備能力去迎接未來的變化的世界。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間充滿自信,不斷去朝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去實現,同時不斷完善自我的人格。
媒體記者:
如果說接受國際教育,的規劃應該是從什么階段開始?
陳文國:
是從這個九年級就開始,也就是初三。為什么呢?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逐漸形成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階段應該給孩子更多渠道,讓孩子自己去了解參與。
那么具體怎么做呢?我們的孩子可以自己去探索一些這個不同的領域,去尋找不同的大學,及專業領域。
當然作為學校,我們也要充分提供各個方面的情況,讓他全面了解。所以我們學校會開設職業周,請不同行業的專家讓他們做講座,讓孩子了解各個方面。只有在他們充分了解各個方面的情況以后,他們才會去思索未來究竟要做什么。
我們會組織學生到各個場所去參觀,讓孩子實地了解各個不同的領域,具體的情況是怎么樣的。比如,可以到銀行學習,到制造飛機的地方去,甚至有條件的話可以到長興島國產航母的制作現場去。那么孩子親身體驗以后,他就會是思考:我今后要做什么。
往往是某一個點激發了孩子內心的欲望,他才會想著以后要朝這個方向發展。我知道我們有一個孩子對飛機的發動機非常感興趣,所以他平時有時間都是在研究發動機的材料。我想可能若干年以后,我們中國在發動機上面有所突破,可能這個孩子會助一臂之力。
所以,讓我們的孩子通過了解,然后具體去設定自己今后的人生目標。也就是他要明確,我是誰,我將來要做什么,我將怎樣去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激發我們孩子的一種內驅力,明確他要做什么,讓孩子把以前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孩子設定了目標以后,他就會一步一步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所以,我們關于設定目標就是要從九年級開始。以前我在上海中學國際部的時候,我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從九年級開始設定目標。當然現在我在上海宏潤博源學校,我同樣也是讓我們的孩子從九年級就開始去設定他們四年的學習目標。
這個學習目標是一個大的,然后我們把這四年的目標又給他細化,細化成每年具體的一個一個小目標。也就是把我們的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小的目標,讓他不斷去完成小目標。等他回過頭來再一看,會發現我已經完成了這么多目標,離以前設定的目標已經很近了。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自信心更加滿,有可能他就感覺我以前的事的目標是不是可能低了一點?是不是可以在提高一點呢?實際上,我們的孩子就會越來越自信。
所以我們在跟孩子說設定目標的時候,非常明確目標究竟是什么呢?目標實際上就是你要把自己的故事講好,這個故事就是通過你自己做出來的。
在你講故事的過程中間,你需要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讓故事更有感染力。當我們跟他人說起這個故事的時候,會告訴他們這個是我做的,我的體驗是什么。這個時候是從內心發出的聲音,也是較感動人的。
所以我們要從九年級就開始設定目標,讓孩子把整個過程都做出來。對于孩子們來講,我們不僅僅的是一個規劃,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上海宏潤博源學校,沒有去特意的強調我們的規劃。但是我們客觀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我們所有的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礎上跨進了一大步,也就是從普通的孩子能夠進入世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