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學校,每個學生都是我們的驕傲,每個學生都是牛娃,我們鼓勵學生沿著他的強項之路發展。
家校配合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溝通:和學校的溝通,并且保持溝通的暢通,碰到問題解決問題,追求務實。
我們學校會盡大可能地挖掘出孩子的潛能和他們的優勢。我覺得,一個負責任的學校,最根本的一點是要能看到,而且提供一個平臺,讓孩子們展現自己的才華。
——摘自CITD·北京站專訪吳樹珊女士
2022年4月17日,CITD國際化人才培養與學業規劃大會·北京站圓滿舉辦!本次大會由遠播教育集團舉辦,以“立足世界,引領未來”為主題,聚集50+國際化學校,眾多教育大咖、教育學者集聚,大家一起探討教育熱門話題,為孩子的學業規劃之路指引方向!
在本次CITD大會上,我們對清華志清中學副校長兼國際部主任吳樹珊,以“立足世界,引領未來”為話題,進行了專訪,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吳樹珊女士為大家分享的精彩內容。

吳樹珊
清華志清中學副校長兼國際部主任
專訪中,吳樹珊女士提到,教學就是一個學校最重要的部分,要實施個性化教學、發現孩子的優勢,讓孩子在優勢強項上有所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
清華志清培養國際化人才的獨特性,就在于個性化教學。通過雙班主任、雙導師制、挖掘并提供學生發揮才華的平臺、強大的教師團隊,來幫助每個學生能發揮出自己的學習潛力。
1您認為在培養未來人才的過程中,學校和家庭該如何配合協同育人?
這個問題特別好。好多學校都強調家校配合。我想說的是,因為我們學校是高中,我們的學生在這個階段,實際上是他們最美好的階段,也是各種小狀況頻出的階段。我們也特別高興能在這個階段遇到孩子們,這是我們當老師的幸福。
那談到家長的配合呢,我想,先要做一個“支持型的家長”。如今,很多家長都知道,教育要做到通過鼓勵學生,去發現他的優勢,挖掘出他的潛力。在我們學校,每個學生都是我們的驕傲,也沒有什么牛娃普娃之分,每個學生都是牛娃。他的“牛”不一定是在數理化上,也可能在藝術天賦、體育天賦上……我們鼓勵學生沿著他的強項之路發展。同時,學校會個性化地關注到每個學生,比如記住他的名字,我們每個老師,包括我自己都能清楚叫出每個孩子的名字。
我們是一個比較精致而有力量的學校,這一點在我們跟家長的配合當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我們跟每個家長都有一個群。這群里有誰呢?有你孩子的班主任、有我們的學術部主任、有我們的教學老師。那當出現任何狀況、家長想跟我們溝通的時候,都可以在群里說。如果是和我們的學術相關的問題,學術老師會進行回答,諸如此類。
我們除了開家長會,還會和每個家長一對一面談,談談孩子這學期的進步,談談孩子需要不斷提高的地方……我們這個家長會也特別有意思——孩子會參與其中。我們要求學生自己做PPT在家長會上展示。在這個PPT里面,會體現出學生認為的“我在這學期的進步”、“我的困惑”、“我需要再改進的地方”……這種一對一跟家長的溝通特別重要。
所以,我覺得,家校配合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溝通:和學校的溝通,并且保持溝通的暢通,碰到問題解決問題,追求務實。這樣,我們才能夠陪伴學生度過美好的高中生活。

▲吳樹珊女士專訪現場
2請問清華志清在培養國際化人才上有哪些獨特的教育方法和經驗?
我覺得,學校的教學、理念、課程都是一個標配的東西,關鍵還是在于怎么執行。在運營當中、管理當中的細節特別重要——學校沒有小事情。當你發現一些事情或狀況的時候,一定要及早處理。
那么關于我們在教學上面的獨特性,我覺得有一個特色,就是個性化教學。我們所說的個性化,是從實施的角度來體現的:
第 一,我們每個班是配備兩個班主任:一個是學術老師,一個是生活老師。生活老師不是指宿舍老師,他是教副課的老師,比如說中文老師;而學術老師,是負責英語、數理化這些科目。同時,我們也配備了“雙導師制”,讓孩子能夠有機會跟學術老師探討學術問題,包括他在學術上的一些困惑——通過這個體系,我們能夠讓孩子得到個性化的關注。
第二,我們學校會盡大可能地挖掘出孩子的潛能,和他們的優勢。我覺得,一個負責任的學校,最根本的一點是要能看到,而且提供一個平臺,讓孩子們展現自己的才華。
現在的國際化教育,已經從所謂的“生源競爭”完全過渡到“培養的競爭”。如果一個孩子來到學校時,他的托福分數已經到90了,畢業的時候達到100分,那不叫學校有本事。我們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來自于海淀區的重點初中,他可能在英語上的能力沒有那么強,比如入校的時候,托福只有20多分,但到整個班畢業的時候,全班的托福平均分可以到95分,這才是對一個學校在培養學生功底上的考驗。
那么培養又靠什么呢?就是教學。所以,一個學校的教學,是這個學校真正的根本和靈魂。一個好的老師,不僅是學術水平高,而且需要一顆操心的心,要能讓孩子感受到他在工作中的熱情,讓學生們在學校里感到非常舒適。當學生內心舒展了,感到這個環境很公平,他就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學習潛力。
所以,我對我們學校的老師,也是非常自豪的。在我們學校,有兩組人,讓我感覺特別驕傲。一組是我們的學生,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一座金礦,有待于我們去挖掘;還有一組,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82%的老師是研究生畢業,我們還有幾個博士生,數學博士、物理博士……這些老師的學術水平非常高,而且平均年齡在34歲左右,是年輕又有經驗、負責任的老師。這樣的老師,能讓我們達到“個性化關注”的目標,讓孩子得到個性化發展。還有一點,我們的師生比是1:3,這個比例能使孩子有問題時可以隨時找到老師。這個,我覺得可能是在北京市,乃至全國比較難得一見的一個師生比。
我再總結一下,教學就是一個學校最重要的部分,要實施個性化教學、發現孩子的優勢,讓孩子在優勢上強項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謝謝。
CITD國際化人才培養與學業規劃大會·北京站,至此已落下帷幕。來自各地的教育大咖、學者、國際化學校校長以及教育領域的從業者們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教育盛會。
更多活動盛況、采訪報道、嘉賓深度內容分享,小編將陸續整理推送。
在教育的路上,我們從未止步。未來,我們將帶著對教育的初心,繼續前行!
以上就是有關于CITD國際化人才培養與學業規劃大會·北京站的相關介紹,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為了更好地為您提供選校咨詢、生涯規劃、留學、背提、研學服務,點擊下方咨詢入口,遠播老師會及時致電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