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倡導創新,創新往往出現在沖突當中。所以,我們歡迎提出各種不同的想法,不覺得這是不和諧的表現,反而認為這是力量的源泉。
——摘自第六屆IEIC大會 鄭皓亮分享
宏文學校上海校區高中部校長
鄭皓亮 | 第六屆IEIC大會學生成長論壇主題演講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中,教育創新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
教育創新不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而是要求學校、老師和家長在實踐中關注細節,通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為孩子傳遞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幫助他們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更好地成長。
在第六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上,宏文學校上海校區高中部校長鄭皓亮先生發表了主題為《領跑未來的教育》的演講,他以上海宏文學校的育人方式為例,指出教育不能只培養能夠考進大學的孩子,而是在“見微知著”中,培養終身學習的孩子。
*以下內容摘自鄭皓亮先生第六屆IEIC大會分享,為方便閱讀,以第一人稱視角陳述。
如何做好教育日常工作?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見微知著”,為什么想到這個題目?
因為無論教育如何創新,我們都必須把每一天面對學生的每一件小事做好,這些小事對于他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如何做好每一天的教育日常工作,這可能就是教育創新的源泉。
首先,集團對宏文學校的展望是始終秉持公益辦學的定位。教育一定是公益的,是為學生的、穩定的、安全的,這點特別重要。這句話也成為鼓舞整個學校的一劑強心針。
圖 | 鄭皓亮先生 IEIC大會PPT分享
宏文學校是小學、初中、高中一貫制培養體系,而且還有跨學部的活動。
有一定學術素養和研究能力的小學生可以主動申請部分學科前往初中部旁聽,同理我們的初中生也可以參加相關高中部的項目,還有很多專業能力和科學素養很厲害的高中生在小學部、初中部設立大講堂,幫助低年級的孩子去學習兒童哲學、計算機等。
這給了每一個學段的孩子展示、交流、做模范的機會。這些在每一學期、每一學年持續開展的小型活動,也成為了我們幫助每一位學生成長的平臺和項目。
宏文已經培養出第一屆畢業生,今年是第二屆了。升學成績也是非常不錯的,去年有近50%的學生獲得世界前30大學的錄取。
圖 | 鄭皓亮先生 IEIC大會PPT分享
同時,我們和劍橋大學簽署了正式的戰略合作協議,將陸續在設立獎學金、學術活動分享、大學升學指導、夏令營、校友服務等領域開展實質性合作。
當劍橋大學副校長來到宏文學校的時候,他與學生進行了交流。我們問他,劍橋大學到底歡迎什么樣的學生?他說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好奇心”。
所以我特別想提醒一句,現在很多學生在幼兒園的時候可能很有創意,但到了小學、初中之后,學校在培養孩子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時,也千萬不能忘記創新能力的培養。
有些老師可能會說,一定要打好基礎才能培養創新。這不見得,創新和打好基礎是不矛盾的,是一定要同時發生的。很多時候過了小學這個階段,以后再讓孩子創新的機會就不多了。
所以我也希望更多的孩子從小一直保有好奇心,學會提問、善于提問。在宏文學校,每年會進行一次“問題高手”的活動。
如果大家寫過論文,就會發現要是能想到一個好的題目,那么論文實際上就完成了一半。然而,現在我們的孩子包括老師,往往缺乏提出好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一定要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宏文是學生、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家園,很多硬件設施的建設都是基于學生的建議和需求。包括健身房,家長愿意參與并捐了很多設備,和學校一起運作。
在課程上,我們努力給到孩子們更多的選擇機會,從一年級到九年級有國家課程、雙語元素、融合內容,有多次選擇中考和國際不同賽道的機會。到了十年級,學生還有機會選擇A-Level和IB。
學校在各方面都給了學生更多選擇的可能性,這對于他們的成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從學生課表能看出,我們整體的課程推進是緊張而又松馳的。
圖 | 鄭皓亮先生 IEIC大會PPT分享
一天的整體安排很緊湊,但是從早晨到中午、從下午到晚上,也會給足孩子們留白和思考的時間。
有時緊湊型陪伴會使得孩子們沒有獨立思考的機會,不能鍛煉思維能力。因此,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保持緊湊的學習節奏,同時讓學生們有足夠的可能性去創新。
我們還有一支非常強大的外籍專家團隊以及教師團隊,中外教的比例是1:1.中方管理團隊有一個特點,他們的孩子都在國際學校和雙語學校學習,是國際課程非常堅定的追隨者,因此他們都很了解整個課程體系。
圖 | 鄭皓亮先生 IEIC大會PPT分享
做好“小事”,實現教育創新
我們一直倡導創新,創新往往出現在沖突當中。所以,我們歡迎提出各種不同的想法,不覺得這是不和諧的表現,反而認為這是力量的源泉。
學校也很鼓勵孩子們發聲,在校園里可以看到孩子們和老師非常直接地進行交流。
這種氛圍需要教師們共同創造,只靠校長一個人是不可能的,教育永遠不是一個人的事,每位老師都要把孩子的每一件事當做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同時,我們希望來到宏文的孩子能夠很快地適應學校。無論是“學術歡迎計劃”還是“國際課程銜接營”等,都將給他們非常多的助力。
圖 | 鄭皓亮先生 IEIC大會PPT分享
此外,學校還會抓住很多重要的小事,比如說作業管理。
什么叫作業?作業是用來鞏固知識的。如果一位學生覺得他不需要鞏固知識,已經完全掌握了,不做都可以。學生認為自己要主動寫作業、交作業,那么這個作業任務才有意義。
一定要讓孩子們了解,作業是用來鞏固自己,而不是滿足老師、滿足學校的,這樣的主動性很重要。同時我們對于作業,從布置到批改到二次批改都有一套流程。
有時把一些小事情做好,整個學習氛圍、環境、學生學習的狀態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包括晚自習。晚自習很簡單,做作業、詞匯學習、學術導讀,關鍵在于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去應對。
圖 | 鄭皓亮先生 IEIC大會PPT分享
我再來講一講手機管理,30多年前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擔任勞動委員。每一次出操,班主任都會讓我留在教室里面,幫他檢查一下男同學的書包里有沒有武俠小說。我說好的,女同學的書包就不檢查了。班主任說不行,她們也要檢查,看看有沒有瓊瑤的書。
我想問大家,如果現在你的孩子不玩手機,閱讀金庸和瓊瑤的書,你會說“我的孩子多棒,閱讀優秀經典文化”嗎?
我想到父母小時候喜歡拍煙牌、打彈珠,如果我們的孩子不玩手機,而是拍煙牌和打彈珠,你會說他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嗎?
我們現在不該輕易把孩子的問題歸咎于沉迷某樣東西,孩子真的喜歡玩手機嗎?其實不是這樣的。不要怪手機、小說和煙牌,而是要好好和孩子聊聊,真正了解孩子,打動他的心,讓他想好自己該怎么學習。
因此,在宏文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走近學生,了解學生。
宏文還提供了很多家校溝通的機會,包括家委會、家長下午茶、家長之夜等活動。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溝通不順暢,才會導致信任的不對等,所以在宏文,我們希望有更多溝通的可能性。
圖 | 鄭皓亮先生 IEIC大會PPT分享
如何培養終身學習的孩子?
最后,宏文的目標是不僅要培養能夠考進大學的孩子,更要培養終身學習的孩子。
我有太多優秀的學生在美國硅谷工作,他們告訴我在硅谷有很多印度籍學生提到,不少中國孩子考到了牛校,但沒法畢業,或者畢業以后沒有很好的去處。
因此,我們在高中階段有一整套培養體系,包括給學生提供回到中國的實習機會以及就業機會。
比如構建“一生E檔”記錄體系,通過“PCS個性培養體系”(Personality Cultivation System)幫助每一位學生規劃升學路徑和職業生涯發展目標。
為了給孩子更多可能性,我們還創辦了學生學術展覽、學科拓展與探究、專業實踐、個性化課程等項目,在方方面面給到孩子們所需的資源。
圖 | 鄭皓亮先生 IEIC大會PPT分享
現在宏文有一個特別的2+2中英兩地培養項目,前兩年在宏文校區,還有兩年可以到英國校區——英國國家文理中學進行學習。
最后,我認為最重要的小事是,知道每個孩子的興趣點在哪里,學校給他們搭建最適合的舞臺,這些小事每天都在學校發生著。
我非常慶幸能夠遇到這樣一批優秀的孩子。無需建設太多大型的創新項目,能夠感受到生活的變化,以及生命中有意思的點滴小事,就是最開心的。
希望今后有機會在學校里跟大家做更多的介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