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挑戰,國際特色學校應當在保持自身教育教學特色的同時,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包括提高教育質量、豐富課程設置、優化資源整合、提高服務效能等等,以此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學校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鄭惠強 第七屆IEIC大會致辭
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原會長
鄭惠強 | 第七屆IEIC大會學生成長論壇致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應邀參加第七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首先,我對大會的順利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近年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致力于聚焦教育積極推進國際交流和創新發展,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在歷屆嘉賓的智慧碰撞和交流互動中,我們看到了教育行業的重大變革、教育形式的重要轉變以及教育與社會齊驅并進的重要成果。可以說,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著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猶如一塊沃土,孕育無數教育思想的種子;更是一個星空,匯聚了教育智者的璀璨。
在當前全球化的浪潮中,教育的國際化正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伴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當今的國際教育發展趨勢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特點。為了促進國際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遵循黨和國家有關教育方針和指導原則。今年年初,教育部頒布了有關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部署,其中幾項核心內容尤為關鍵,很值得我們國際教育工作者關注和重視。
比如,進一步夯實基礎教育基點。著眼人口變化趨勢,加強前瞻性布局,鞏固深化“雙 減”成果為學生全面發展筑牢根基、積蓄后勁。
可以預見,人口負增長必然導致適齡就讀人口減少,進而可能引發學校重新組合甚至歸并。在此背景下,中國基礎教育體系或將面臨轉型,趨向于推行小型化和個性化的教育模式。面對挑戰,國際特色學校應當在保持自身教育教學特色的同時,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包括提高教育質量、豐富課程設置、優化資源整合、提高服務效能等等,以此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學校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又比如,開辟教育數字化新賽道。以智能化賦能教育治理,拓展國際化新空間,引領教育變革持續創新。
當前,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國際教育正在加速向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在國際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在線教育、混合式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的逐漸普及,更是有效提升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對此,國際教育特色學校要勇當排頭兵,率 先開展數字資源庫建設、數字化管理和培訓,打造數字化校園。通過破除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加快教育數字化進程,為學生提供更加靈活與便捷的學習方式、更加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學習體驗。
再比如,堅定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統籌高水平“引進來”和“走出去”,找準參與國際教育治理切入口,不斷增強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國際教育,可以使學生拓寬視野,接觸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觀念和價值觀,增強跨文化交流能力,為未來的國際合作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因此,我們應當積極構建合作交流平臺,促進國際教育的資源共享和配置優化。通過加強與世界高端教育資源的合作,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培養更多的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與此同時,要堅定中國底色,鼓勵學生學習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將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融入國際交流之中,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為增強我國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添磚加瓦。
各位來賓,未來國際教育行業市場將呈現出規模持續增長、數字化轉型加速、課程更加多元化個性化、合作與交流頻繁多樣、政策支持和監管不斷加強等等發展趨勢。這些趨勢,為國際教育行業既帶來嶄新的挑戰,更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讓我們同心協力,為推動國際教育不斷向前發展而共同努力。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