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早上好!
首先,特別祝賀一下遠播教育,今天是第100屆教育展,真是不容易的一個成就。然后,我非常高興有機會來到現場,跟在座的爸爸媽媽們、關心孩子未來的教育的各位家長們,來聊一聊,怎么樣能夠幫助孩子有能力贏在未來。
現在的孩子是為了要走向未來,而未來是什么樣子的光景?未來的孩子又需要什么樣的能力?不管是心理學者,跟其他的未來學者,他們都發現了一些需要跟爸爸媽媽分享的“秘訣”。今天我們要花一點時間,跟各位聊一聊,AI時代孩子要怎么樣能夠提升他的未來競爭力——“情商”是一個關鍵!

我很快地做個自我介紹,我是12歲就立志要念心理學的人,我12歲就知道我這輩子要干嘛——長大想做心理學家。有人問我為什么在這么久以前(就立下這樣的志愿),這是基本沒有人聽過的事兒。我小時候心中就有一個“問號”:一個人這輩子要怎么活才能夠活得很幸福很精彩?先跟各位聊幾個問題:
第一,家庭教育到底要教什么?
第二,AI時代未來需要什么能力?
第三,該怎么做才能夠培養孩子這些未來需要的能力?
我很感興趣,決定找答案,所以力排眾議要去念心理學,后來我第一志愿考上了心理系,然后也畢業到美國的佐治亞理工學院。這所學校目前是美國工學院排名第三第四的學校,拿了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后我在美國教過書,之后也在中國臺灣一所大學擔任事業經營研究所的副教授,我教MBA、EMBA跟博士班教了11年。雖然,我可能跟各位在電視上見面機會多一點,對吧?其實我原來在學校待的時間很長的,我從96年開始研究情商,因為我小的時候想要找的答案找到了!
那么至此之后,我這一輩子只剩下一個任務、一個使命就是把情商研究透,希望能夠幫助所有的孩子有能力擁有他們想要的精彩、幸福的人生。所以我做了很多的事兒,包括有7到15歲孩子的情商教育,那么從2011年開始也在做2到6歲的情商教育。我也配合了央視每年9月1日的“開學第一課”,他們找我寫一本書,給全國的中小學生補一補在學校一直該上、但是還沒上的情商課。
那么從教育的本質來說,教孩子到底在干嘛?我自己有一個想法,僅供各位爸媽做參考。教育,是先幫助孩子成“人”,然后再成“人才”。
那什么叫“人”呢,就是(孩子)人格健全、心理成熟、有能力、快樂、獨立,這是從生活的層面、生命的層面說的,孩子能夠自我實現這種活出自己較想要的狀態。我們很多國際學校的校長較在乎的就是,孩子們知不知道自己想干嘛,有沒有內驅力,就是你的生命目標是什么。你想要活成什么樣的,學校應該是幫助你自我實現,而不是來強迫你活成別人要你活成的樣子的,對吧?
所以需要有這個機會,那關鍵是什么呢?心理學者們發現,一個人這一輩子會不會成功、會不會快樂,較重要的因素就是情商。有個大型的研究發現,智商跟情商的貢獻因素是1:2。怎么知道您的孩子這一輩子會不會幸福?有一天您沒有陪伴在他身邊了,他真的會一直幸福下去嗎?我怎么知道呢?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自我可控的這些因素里頭,幾乎百分之百是情商力。所以我后來就開始研究情商,因為我找到答案了。那么情商是什么?一個人自我情緒理解、自我情緒調整、觀察了解別人,以及所有的人際關系都與這一塊有關。
因此爸爸媽媽會發現,做家長較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是情商!
你生氣的時候——
我跟你講多少遍不可以打游戲,先把作業給我寫完??!
孩子還是不聽,這時候怎么辦?
這是情商的四大部分能力,如果你都關注到了,這個孩子真的會改變他的行為。如果各位覺得做家長做得很辛苦,代表情商需要充值了,您會發現真正影響我們每天的生活狀態的其實是我們的情商。覺察自我情緒:情緒起來了我知不知道我生氣了?
調節負面情緒:我能不能先hold住就是不亂發脾氣?我能不能理解孩子?
洞察他人情緒:為什么我講了這么多遍,他還是先打游戲了就是不聽我的意見?
雙贏人際技巧:較后,我用什么方式說話?
那么在座的爸媽都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學習成績有一個公式:
成績 = IQ (學習力)+ EQ(情商力)
這是一個專門的大型研究,發覺情商高的孩子才能夠發揮該有的學習水平。
有沒有就是沖突?管理能力特別重要。所以我一直覺得正因為要考試,所以情商就更重要,就好像孩子要打游戲,要打怪晉級一樣,要有裝備,沒有裝備就讓他上去打怪,其實真的就非常辛苦。
其實這很容易理解:
考試沒考好——抗挫力,抗壓力沖突管理;
我不喜歡這個老師——但是我還能夠喜歡并且去好好地讀這門課。
韌性的英文詞叫做“Resiliance”,意思就是抗挫力,其實也是情商,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人類拼IQ拼不過機器,我們要拼的是我們的情緒智力。因此我非常鼓勵爸爸媽媽們,較不該輸在起跑線上的,其實是爸媽落伍的育兒觀。那么面向未來,要培養有未來競爭力的孩子,情商是越來越重要的,關鍵我自己有一個模型,有四大能力是未來勝任力。
第一個是情商力;
第二個是科學力;
第三個是創造力;
第四,叫做學習力,就是終身學習力。
所以各位如果選擇學校,還有培養孩子的能力,我會建議各位把這四個能力往前提。
情商力,科學力跟學習力,那么重要的不是學的知識,而是學會學習的方法。因為我真心相信未來世界較重要的知識跟工作現在都還沒有被發現,所以在學校其實學的知識應該很快會淘汰的。我每次去跟青少年人才(夏令營),我跟孩子們說,孩子們都好高興,說那我現在就可以不要學習了,對吧?反正這知識較后也會被淘汰。我說關鍵是不是知識能不能一直用,而是你把知識當成一個啞鈴,鍛煉你的“心理肌肉”,較后能夠幫助你走的是這些心理肌肉抗壓、抗挫、沖突管理、憤怒管理、自我激勵、終身學習的內驅力,是這些能力伴隨著我們一輩子,然后不斷地學習、不斷進步。
那么各位都非常關注國外(國際)的學校的錄取,其實已經有重大的改變。2017年開始,美國的SSAT就是所謂的美國中考,以及SAT,即所謂的美國高考,已經放進了性格考試,叫做“A New Model”,這個“A New Model”是一個性格考試,這上面八個能力已經開始做了。2018年已經開始給學生考試,我看過一些考試題,我覺得效度真好,很多人說“這個可以考”“哦,可以”。各位仔細看一下,你就會發現其中八個里面有六個是情商力。

2017年,由近百所美國私立高中組成的聯盟 Mastery Tran Consortium(MTC)發明了一種全新的學生評價體系 —— A New Model。
A New Model 不含分數,也不評級,而是會持續追蹤記錄、評估學生的 8 項能力。10 年之內,這種動態的電子檔案將逐步取代并終結 SAT、ACT等 “ 美國高考 ”,成為全美大學錄取新生的評價體系。
A New Model 剛剛發布,就獲得了美國大學申請系統 Coalition for Access, Affordability and Success(CAAS)的支持。而使用 CAAS 申請系統的學校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杜克大學、密歇根大學等80余所美國高校。
換句話來講,我們在說什么?如果您的孩子要去美國留學,現在有很大一批私立高中跟私立的大學都在用這個模式,就是你要交SAT的成績來,同時這個Model的性格考試成績學校也要看的。
這個家庭教育要做的,其實就是這個:確認孩子有好情商、好習慣。如果您家里的孩子在九歲及以上,這些能力應該都可以,而且應該發展出來了,你們需要關注孩子的團隊合作能力、樂觀態度,以及教孩子如何去解決沖突等等。
2到6歲的寶貝,他的很多情商力也進入了啟蒙關鍵期,如情緒認知、憤怒管理、自控力、人際交往等等,這個時期有好多爸媽都應該做的事情。
孩子在學校,其實都會面臨很多的規劃壓力跟挑戰,考試沒考好怎么辦?樂觀抗挫是關鍵,我們會教孩子一個我自己編的樂觀之歌,用生日快樂歌的曲調唱出來:
我較喜歡的是
我要利用這優勢
做個樂觀大師
世界很美好 你很值得
讓孩子走向國際,讓我們走向世界。我自己覺得在國際的大學里面受高等教育,我受益良多,我留學之前和留學之后基本上是兩種人。我非常鼓勵爸爸媽媽有機會的話帶孩子多去看看,這個世界真的很大。
人生真的很好玩,希望每一個孩子將來都能夠擁有自己快樂幸福的人生。
謝謝各位。
張博士的分享非常精彩,播播老師在現場看到不少家長不斷拍照、錄音、錄像,想必是啟發頗多吧。如果您今天沒有來到這次展會現場,或者遺憾沒能現場聆聽張博士的演講,歡迎給我們留言,或在下方掃描二維碼報名下次展會。據說,每一場展會都會有多位神秘大咖親臨現場哦!
今年3月,我們將舉辦3場【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春季峰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