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際學校的開放日,作為孩子的家長,總希望不要讓他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參觀各種學校,就意味著家長要奔波勞累。趁著春節假期,播播老師也給家長們帶來一些資訊!詳細信息請跟著播播老師一起來看吧。
國際學校備考步驟
確定意向國家,確定意向課程體系
選擇若干意向學校,對比確定報考學校
參加備考課程,定制課程規劃
參加入學考試,正式就讀學校
國際學校備考常見問題
去美國 / 英國 / 加拿大 / 澳大利亞應該讀哪個體系?
總體而言,不管就讀哪個課程體系,都不影響申請全世界各地的大學。
但從實際經驗出發,不同國家的大學對應各個課程體系存在如下優先傾向:
• 美國:美高 +AP>IB>IGCSE+A-level
• 英國:IGCSE+A-level>IB> 美高 +AP
• 加拿大:BC/OSSD/CTC>IB> 美高 +AP>A-level
• 澳大利亞:VCE/WACE>IB>A-level> 美高 +AP
哪些國際高中比較難考?越“熱”越難嗎?
國際高中對應的課程體系各不相同,在報考時不應盲目追求熱點,找好自己的定位較重要。
國際學校每年可以考幾次?哪次把握大?
通常情況每年有三場入學考試,馬上到來的 3-4 月為第二批考生,接著6-8 月為第三批考生。
考國際學校需要做什么準備?
不同的國際學校有其相應的入學考試要求。通常情況下,英文筆試、數學筆試和口語面試是所有學校的三個考試,有部分學校還會要求學生考物理、化學的筆試。
對于進入國際高中的學生而言,學生還要面臨雅思、托福、SAT、ACT等國際化考試和A-Level、AP、IB等課程考試。這些考試成績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將來學生的留學。很多考試都是國際化的考試,因此很多科目的考試報名、考試時間、考試地點等都要特別關注。
較后還要特別提醒家長必須提高英語水平,國際學校的管理團隊都是西方人,班主任也都是老外。可以流利講中文的外國老師確實有,但是很少。家長會和校園開放日的頻率是超過公辦學校的。希望從任課老師或班主任那里獲得較直接的反饋,則需要用英語進行溝通。
★推薦閱讀:
學費較高超30萬?!這些扎根江浙滬的英式公學,我家孩子也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