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一位IEIC的老朋友——上海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校長姚瑞丹校長。
姚瑞丹
上海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校長
國家教師資格證評審專家成員
上海市普教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專家成員
曾任某國際學校常務副校長、大英語工程總監
上海第一批將國際課程引入傳統高中的開拓者,交大附中國際部和IB課程中心創始人之一,擁有豐富的國際教育管理經驗。同時,姚校長是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曾擔任區英語學科帶頭人,上海市第三期長名教師雙名基地成員。
姚校長所在的上海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是IB課程中的佼佼者,也是2014年上海市教委批準的 “21所國際課程試點學校”之一。
姚校長說,市教委之所以批準“21所”,其實就是希望像交大附中這樣的一些引領基礎教育行業的學校,能夠通過實施國際化教育,來為國內的課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為此,“21所”每年有嚴格的年檢,今年姚校長也領銜也完成了一項高質量的專業課題:《借鑒IBDP三大核心課程,打造交大附中校本課程》,內容就是如何利用TOK、CAS、EE這三大課程的優點,來完善交大附本部的校本拓展課程。
一直以來,交大附中憑借著的規劃率、豐富的教育資源以及多樣的課程選擇而聲名遠揚。自2011年開設IBDP課程以來,更是受到了海外大學的青睞,畢業學生收獲了無數來自海外的offer,僅2018屆IB課程班的學生就收獲了諸如芝加哥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達特茅斯學院等世界的錄取通知書,擁有接近的世界00錄取率。
在如此優異的教學成果下,交大附中IB必然也擁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制勝法寶”。
▲上海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校門
IB課程發展
IBDP(高中階段的IB課程)的一大特點就在于,它有三門能力方面的必修課,即“三大核心課程”——EE(拓展論文)、CAS(課外活動)和TOK(知識論)。這三門課程要求學生具有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關注社會并能開拓創新,這正好可以補足“固守一畝地”的傳統中國教育缺失的營養。
EE(拓展論文)
要求學生畢業時寫出4000字的英語論文,這個要求是相當高的,已經達到了大學本科的學術水準。如果在高中階段學生就獲得了這樣的鍛煉,那今后進入高校之后再做科研就一定得心應手。
CAS(課外活動)
全稱叫做“創意、行動和服務”,要求學生學會服務他人、關愛世界、關愛社會,這就是培養學生的責任心,關注周遭的世界,為較終踏上社會做準備。
TOK(知識論)
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質疑精神,需要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這正是現實生活中需要的能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無法劃清學科界限的,學生必須從一門學科的課程中抽身出來,用更廣闊的視角和更包容的思維去看待和解決。
交大附中引進IB課程后,一方面讓學習這個課程的學生從中得益,另一方面,還把這補足中國教育的“三大核心課程”,借鑒到了交大附中本部的校本課程中去。
作為一個2011年就創辦的“老牌”IB類國際學校,交大附中不僅IB課程的成績喜人,還獲得了多種國際課程的辦學資質。
高比例外教團隊
一支優秀的隊伍,背后必然也有一支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帶領交大附中IB課程的孩子們走向世界。
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著力打造高比例的外籍教學團隊,為學生營造全英文、沉浸式的全英文授課環境,開設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IBDP選修課程和高品質的課外活動,并提供全方位的規劃指導。
IB課程中心全職教師共32人,其中外籍教師23人,中國籍教師9人。英語、數學、物理、生物、商業、經濟、知識論、心理學、音樂、藝術、戲劇學科全部由外教授課,化學學科中包括一名中方雙語教師。中文學科由中方教師授課。
所有任課教師均具備IBO認可的執教資質,并擁有豐富的國際課程教學經驗。教師平均年齡39.1歲,平均教齡12.4年。
個性化的IB課程設置
眾所周知,IB課程作為一門“成熟的國際化課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課程體系為基礎而自成體系,廣泛吸收了當代許多發達國家主流課程體系的優點,涵蓋了其主要的核心內容。因此IB課程體系既具有與世界各國主流教育課程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發展下的獨特性。
所以即使同為IB類課程學校,交大附中的IB課程也自有其特色,充分與國情融合,更能滿足當代學生的實際需求。
學校在高一階段就為想要進入IB課程的孩子創辦預備課程和IGCSE改良課程,讓孩子在高一階段就能充分了解IB課程的魅力,也為之后的學科選擇,提供給孩子更多方向上的指導。
其獨有的中方課程,更是幫助孩子在適應國際課程的前提下不“忘本”,學習到中國歷史沉淀下的文化精髓,這也與交大附中IB育人目標一致。
高品質的學生課外活動
交大附中IB課程的學生,參加的課外活動也更具有人文情懷。與其說這是一門為了“任務”而不得不完成的活動,交大附中IB課程的課外活動更像一場人生體驗,目的只是為了孩子找到更好的自己,做讓自己更快樂的事。
被很多國際學校所詬病的軍訓,在姚校長看來并不是所謂的糟粕,反而是一種能幫助孩子更快融入集體,找到“戰友”,學會合作的一個途徑。
▲軍事拓展活動
交大附中的IB學子們“挺進”安徽大別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扶貧”、“獻愛心”這種帶著居高臨下意味的公益活動,而是帶著同學更深入地走進和了解我們的國家,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感悟不同的人生,也要融入當地,與當地的孩子們建立起聯系,為他們也帶來一些精神上的財富,比如教學英語,分享國際化的知識,讓當地的孩子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培養國際化的視野。
▲金寨學農研學
交大附中IB課程的畢業服飾也極具特色,學校將歷屆畢業生的名字打印在長長的綬帶上,既是一種繼承更是一種傳承。
▲畢業典禮
傲人的規劃成果
姚校長還向我們展示了學校的優秀“成績單”,讓人不禁感嘆,這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吧!
學校歷屆畢業生皆獲得海外排名前100大學錄取,順利在海外大學就讀。
2018年更是包攬英國G5offer,獲得“大滿貫”成就。
每學年,還會有超過150所海外大學的招生官會來訪校,與同學們直接交流。
較后,對于學費有所考量的家長,姚瑞丹校長也提出了兩套方案。
背靠交大附中,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也能共享學校的所有教學資源,與體制內的學生更能在學習上互相合作學習。正如學校所倡導的一樣:在快樂中學習,在優秀中成長!
今年3月即將舉辦的【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春季峰會】上,姚瑞丹校長將會作為主要嘉賓在現場發言,分享主題為《IB課程給我們教育帶來的思考》,各位家長及教育同仁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好機會!
除了姚瑞丹校長,【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春季峰會】還將邀請全國國際學校校長,其中不乏受家長喜愛的本土風向標人物。另外,在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現場還有上百家學校、教育機構,涵蓋國際化學校、早教幼教、語言培訓、備考托雅、職業教育、線上教育、留學咨詢、創新課程、興趣課堂等。讓你不出國,就能在IEIC看盡全球的創新教育!
往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現場照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