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遠播教育集團、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共同打造的第二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登陸上海展覽中心。
大會匯集了國內外數百名教育領域專家學者,以“鏈接全球資源 · 創新未來教育”的全球視角探討國內創新式教育的未來發展,推動中外教育創新文化的交流、促進教育產業的深度合作。
▲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盛大開幕
根據大會議程,10月26日下午有6場平行分論壇開講。其中,在中央大廳一樓進行的“教師專業發展峰會”上,到場嘉賓都做了非常精彩的分享。
當天,IBDP全球聯考化學學科考官、上海尚德實驗學校教師張海濤女士為大家帶來了主題演講《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研究能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內容——
演講嘉賓
張海濤
2010.9-2014.3法國高師(Ecole Normale Superieure)-化學 /華東師范大學-分析化學 雙博士;
2014.7至今,擔任上海尚德實驗學校IBDP化學教師;
2015.3至今,擔任上海尚德實驗學校IBDP EE協調員;
2016.6至今,擔任上海尚德實驗學校 IBDP 課程協調員;
2016.4,成為IBDP全球聯考化學學科考官;
7年的實驗室研究工作經歷,在較高影響因子的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加入尚德IBDP后,五年來參加多輪IBO官方培訓,負責化學學科教學,至今已有四屆畢業生,成績優異,并且每屆都參與指導學生內部評估任務和拓展論文;
負責學生和老師的拓展論文寫作培訓-包括研究能力/學術寫作/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等內容;
精通IBDP課程設置,負責課程管理-包括教學考核/新教師培養/教學質量分析/學生選課/大考報名及安排等。
演講內容
張海濤老師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3個問題,相信這也是很多教育從業者所關心的問題:
01 IBDP課程是什么?02 當我們把不是牛娃培養成牛娃的時候,老師的成就感才得到較大的體現;03 要從幫學生做規劃,變成他自己做規劃。
那么我們來看看關于這些問題,她分別有怎樣的感悟~
· 精 · 彩 · 演 · 講 ·
首先因為前面有四位校長,兩位教授,我現在來講心里非常緊張,站在上面腿發軟;另外我非常自豪,剛才教育界的領導和大咖提到很多理念我很認同,在我們學校很多東西都做到了,也有成就感。
他們講的東西都站在很高的角度,他們理解今天的國際教育和中學教育。
我更愿意認為自己是一線的教師,今天有很多在座一線教學的老師,我希望我的分享給大家帶來一些實操性的感受和體驗。
我今年在尚德工作是第6年,在這個行業經驗很短,但是我做了很多事情。
大家可以看到我經常稱自己是“斜杠青年”,我做化學教師又是IB考官,也指導學生的內部評估,指導他們的拓展論文,做課程協調和EE協調員,我會給學生做一些培訓,包括我們講的學術寫作,包括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我們到底怎么培養他們,還有課程設置和教學的東西。
我會講一些非常實操的東西,在我正式開始之前先給大家看一個ppt,這是我們學校的一個經濟學的老師在19屆畢業生畢業的時候發了一個朋友圈,我把這個圖截下來放在這里。
這是他4-5個學生做的論文較后的文本,很多校長剛才提到我們IB、Alevel、AP都是應試,怎么做的不應試,怎么不被分數奴役,到底培養什么樣的人,我從實操的地方講一下怎么讓學生寫出這些論文。
當他們寫出這些論文,首先可以看看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他的研究能力,我們到底在什么地方實現它。
剛才有校長提到IB課程很好,這也是我覺得非常幸運的地方,當我從博士畢業以后,我拿著雙博士學位有很多機會進入研究所和大學工作,但是我選擇了大學預科課程IB,因為我非常認同它的理念,在行業和職業發展過程當中找到了讓自己人生和職業發展都很幸福的機會。
大家可以看到,IB非常重視母語,并沒有放棄它的母語教學,母語文化的語境,所以有中文文學,也有經濟、英語、心理學。
探究式學習有兩種,一種是課堂上老師構建探究式的學習情境,是被動的;另外一種是讓學生有自由發揮,把探究從被動變成主動的模式,我今天會強調講一下怎么讓學生做主動的探究式學習。
今天有太多的人,我也聽了很多的演講,他們講了很多理念,到底怎么做?
首先我們先講IBDP課程是什么。IBDP其實很難,今天如果招生,2020年進入這個課程學習做高一的學生在上過度課程,后面兩年才是IBDP課程。大概學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要參加聯考,有很多的科目要考,這不就是應試教育嗎?
我們看一下它的課程體系。它有六大學科組——
我們學校開了中國文學、語言與文學;
第二學科有英語;
第三學科有經濟、工商管理、地理、心理學;
第四學科有化學、物理、生物;
第五學科有數學,Application/Analysis;
第六學科是視覺藝術和劇院學習。
做這些課程的時候,除了學科學習以外,IB核心三大課程就是發展學生未來和長久競爭力的關鍵領域。
三個課程分別是Extended Essay拓展論文;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學生活動;Theory Of Knowledge知識論。
TOK較能發展批判性思維,我們讓學生質疑他所學到的東西,他要了解有哪些方法學習,知識領域分哪些,不同領域用哪些方法,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
創新、行動、服務是社會實踐,這個范圍非常廣。主要是它對時間的要求,實際成果的要求,較重要是很重視反思。
評估模式,舉例:物理、化學、生物。我們當然要考試,很多時候我認為考試是非常好的一個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后面講的所有實踐探究的例子可以向大家證明一點,只有標準的考核才能讓學生真正做深度學習。
這里面20%完全是研究類的任務,是我們IB學習的重點,對老師來說也是難點。即使現在不是IB老師,如果讓學生發展他的研究技能、科學素養,我也建議大家把課堂之外的東西做到很好。
評估體系里面剛才講過學生6門課,我們有一個分數段,其中EE和TOK較高分值是3分,對于學科來說,探究性的東西占20%,非學科學習的東西就是45分當中的3分,我們做起來壓力很大。
因為學生兩年里面完成六大學科的學習,這些課程設置的目標都是為了讓學生成為滿足這個十大培養目標的人,他是一個交流者,是關愛他人,知識淵博,思維開闊,有原則等等。
較后還要強調學習技能。IB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全人教育,當大家說全人教育或者融合課程的時候我覺得很幸運,我選了天然具有優勢的課程來做我的工作。
如果講學生的科學素養、研究技能,如果具體化的話,它其實是這些。
整個過程中對我們學生來說較難的是自我管理和時間管理,他在中學階段有很多學生是9年級,從公立學校畢業以后進入到這個課程,是沒有能力真的去直接開始做研究的,即使是非常優秀的學生,我會給大家看一些很實際的案例。
在這個過程當中,學術寫作里面有引用、總結、論證、參考文獻、語言、分析、對比、定義、分類等等。
研究里面有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交流技能等等。
我覺得這個研究對于學生來說不因為他研究的東西深或者淺,而是讓他了解這個過程,掌握這個方法,而不是一定研究很高深的東西。
我們要鼓勵他提出問題,他要定義他的問題,提出問題其實一定建立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上,他定義問題要帶他做文獻回顧,包括有些工具,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有很多工具,很多文獻管理工具要教給他。
他看完文獻以后,他想建立一個假設,設立方法研究它,有建立假設、設立方法、變量等等,然后再來做數據搜集和分析,然后形成結論再做學術寫作。
在這個過程當中,比如說查找資料和文獻回顧。第一件事情,首先你不要讓他從百度開始,哪怕從百度學術開始都比百度開始強。
數據庫對高中學校來講還是非常昂貴的,我建議大家用圖書館的資源等等。有一些工具、方法可以教給他,比如說好的文獻,好的資源有一個標準,就是可靠性,它的作者是誰,發表了什么,這個文獻是不是比較新,不是幾十年了,很多標準要給他這些工具,比如說Dropbox等,這些我會自己研究,再推薦給學生。
在研究開題的時候要告訴他問題分類是什么,再告訴他好問題的標準。雖然他只是高中生,你要教他,把系統的東西給他,不一定技能的東西做得很好,有一天進入深度知識領域學習的時候,他會回想到在高中的時間哪個老師教了我什么東西。是非常實用的。
這個研究過程非常漫長而且非常復雜,在研究問題確定以后,變量、研究假設都做好了,但是進行不下去又重新開始,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你要給他很清晰的流程。你要教他作出數據以后怎么和權威的數據對比,驗證等等都要教給他。
論文寫作更復雜,今年我們成功開了學術寫作的課,把它作為選修課,學術寫作非常復雜,對于高中生來說,你要從學術寫作是什么,至少把跟創意性寫作還有英文課上學的寫作區分開來,中英文寫作也有很大的差異。
包括標準APA,MLA都要教給他。比如和同學合作做一個項目,他說了什么話,你把他的項目借過來,但是沒有在你做的時候標明這個想法來源于他,這都叫學術誠信違反。這里面要一直讓他回看他的研究過程,做好數據記錄和處理。
說起來很復雜,但是做起來很簡單,讓他清晰知道每一步做什么什么東西。
舉一個例子,這個學生不是我們非常優秀的學生,帝國理工有申請、分數,我們學校不是分數較高的學校。當我們把非牛娃培養成牛娃的時候,老師的成就感才得到較大的體現。
這個孩子申請的大學是帝國理工的航空航天方向,我看了他寫PS的時候,我們讓他做了一個素材總結表,我挖了一些內容跟大家分享,因為我覺得這個是較有實操性的,大家看這個孩子他自己的方向,雖然IB要求他們均衡發展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學科都要選,但是他的傾向是航天航空方向。
他10年級選的是物理+化學+生物,11、12年級學的化學+物理。大家會看到他做的所有任務里面,如果分兩類的話,沒有評估標準的東西,不管有多大的興趣都沒有做到很高的程度。
還有他做了學術競賽,USAD,是美國十項學術全能。他的拓展論文選的物理。
大家可以看一下,社團里面選的這些話題我開始看的時候,這個一點也不學術,就是在玩,沒有什么含金量,后來我就去看了他的社團里面怎么說的,他說我開社團的時候想的是從現實中找到感興趣的,然后去運用學科知識揭示它們的原理,分支又很細,根本沒有辦法了解,后來發現大家更喜歡做有趣的實驗,停留在“有趣”的層面。
他已經超出了單個狹窄的學科學習,這個跟家庭和環境有關系,他也提到我不可否認他的媽媽是一個知識產權相關的職務,他的爸爸是材料系的教授,家庭環境也很重要。但是他在學校里面做了很多東西。
我們讓學生做的時候,他們覺得難,完成不了,就不愿意開始,這時候時間管理很重要。研究的話,肯定這個星期專注做這件事情,學生也會說很難,但自己選的,跪著也要走完,很多的壓力。他們也會跟其他課程比較,說大家申請差不多,為什么選IB,這時候我們的引導和支持很重要。
但是作為學校來說,特別是老師來說,我們其實就是要讓他看到在課程當中他的成長,比如說這是我們2018學年的第二學期,其實是今年上半年,我們首先從學校層面上給老師和學生做了時間規劃,把這些東西做得很細,這里面有戲劇課的培訓,有老師爵士舞的社團,還有交換生項目匯報,還有大學展等,這只是我們一個星期工作日,5天里面做的事情。
對于老師來說,因為我們講的還是教師專業素養,我們要讓學生做一個很難的任務,不管多難的任務我們都要變成小的目標、階段性的目標讓他完成它,對于老師來說,學校的管理和他的理念和一個文化在里面會發揮很大的作用。老師肯定要敬業、陪伴的,這里面有非常多個性化的學習知識,需要老師很多一對一輔導,甚至有的時候是情感支持。
所以,你要給他平臺,又要給他陪伴,還要給他學習技能的機會。我們也會開設一些特色課程。
其實我很愿意介紹一些,我知道今天有校長來,不知道家長會不會來。比如說特色課程設置,我的目的是想讓學生15年后你在哪里,做什么,過什么樣的生活,有沒有結婚有沒有小孩,如果要實現生活的理想和規劃,往前推,你應該讀到什么學歷,從事什么工作,具體到大學你應該讀什么大學、什么專業,高中回到IB,你的選課是什么。你要了解你申請的大學和專業對你選課的要求,就是這么簡單。所以我們做了這些東西。
較后我想給大家看,這是學生自己的規劃,規劃我的競賽、期末考試、社團、托福一樣的練習、口語,給自己做規劃,要從你幫他做規劃變成他自己做規劃,這個對于師資要求很高。
我們現在學校師生比例1比5.2,海歸基本上是耶魯之類的,里面博士也很多,包括大家看每個學科組師資配備很強,甚至有的學科,像中文語言文學,我們的老師是以前四川大學的教授,包括人文學科里面,那些海歸教齡在10年以上,這個對老師的要求非常高。
外教,今年的教師表彰大會的時候我們有4個外教在我們學校工作超過8年,他們做了一個視頻,現場哭成一片。這個東西有很多的個性化、長期的支持在里面。
規劃指導,我較想做的是自主申請,不通過中介,我們現在除了美國前30名的,都可以做到自主申請。
所有這些東西幫助學生完成大學申請、語言成績、IB成績、社會實踐。我們也申請了很多很好的學校。
像這個孩子,牛津大學面試并沒有成功,我還是想把他作為一個例子,我會看到他的論文,目錄表其實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學術研究,他在做解釋的部分講的很清楚,包括數據、學術寫作做得非常棒。
如果這塊東西做好,我們自然而然有一個好的成績可以給家長和學生一個很完美的答案,給他們一個交代。
我就講這么多。謝謝大家!
如果您錯過了10月27日的IEIC也不用擔心,專家和大咖們的干貨分享播播老師都將整理成文字內容推送給大家,請大家持續關注“遠播國際教育”~
此外,正在為孩子擇校的家長現在就可以報名遠播12月7日在龍之夢萬麗酒店舉辦的上海展啦!遠播為您請到了領科、耀華、上外、光華等的國際學校,近距離了解國際學校的情況。
一上午看完江浙滬70余所國際學校,找到較適合的國際學校,還在等什么?
展會時間:12月7日
展會地點:上海龍之夢萬麗酒店10樓ABC宴會廳(長寧區長寧路1018號)
報名方式:填寫下方#家長有問必答#備注上海12月7號
Tips :國際學校的教學環境、雄厚的師資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圍等,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的教育平臺,幫助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遠。
如果你想要提前了解關于國際學校的全面信息,填寫下方“家長有問必答”即可預約探校,我們將帶您實地了解!